中共社保新規重擊企業 破產危機或提前爆發

【大紀元2025年08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駱亞採訪報導)中共當局近日宣布將全面實施強制社保新規,禁止企業與員工私下約定放棄社保繳納,更嚴峻的是,官方要求企業補繳歷史欠費,這筆費用對企業更是沉重負擔。專家認為,這項新規或引發中小企業倒閉潮,並警告,中國社保體系破產時間可能提前,制度信任危機日益加劇。
中共社保強制令 波及所有企業
根據中共最高法院司法解釋,自2025年9月1日起,全國範圍內嚴禁任何形式的「自願放棄社保」協議,包括以現金補貼替代社保的做法一律無效。
新規要求所有企業、餐飲店、個體戶必須為員工進行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完整體系的繳納。違規企業不僅需補繳所有欠費,還須承擔每日萬分之五的滯納金。勞動者可據此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經濟補償,未繳工傷保險的企業需全額承擔員工工傷賠償。
中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簡稱「人社部」)數據顯示,全國企業平均需為職工繳納占工資總額38%至45%的「五險一金」。對月薪3,000至5,000元(人民幣,下同)崗位,用人單位每月需額外承擔1,000至2,000元社保成本。
中國社保斷繳危機:4200萬人退出
擁有數百萬粉絲的大陸財經博主「周咬金」在社交平台上說,強制繳納社保,全網震驚:「大家關注最多的問題就兩個:第一為什麼要強制繳納社保?第二這麼多人反對的原因在哪裡?」
「第一養老金的缺口補不上了。」他分析認為,政府強制社保政策背後存在雙重考量。
2025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已突破3億,未來5至10年將迎來年均2500萬人次退休高峰,而同期新增勞動力僅1700萬左右。結構性失衡使「現收現付」養老模式面臨巨大壓力。
中共人社部數據印證制度信任危機:截至2025年3月,全國社保斷繳人數超過4200萬人,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的17.8%。其中25至35歲人群斷繳率高達31.7%,「靈活就業人員」斷繳率為38%。
2025年一季度,超過23%青年群體主動斷繳,較上年同期上升8.6個百分點。
中小企業面臨生死抉擇
其次,「周咬金」說,藉著這次強制繳納社保,政府淘汰落後產能、推動產業升級。他透露,很多小老闆都在說自己會倒閉。因為經營能力有限,社保支出多出的額外成本,可能會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中國經濟持續疲軟背景下,該政策對中小企業尤其是餐飲、零售等勞動密集型行業衝擊巨大。業內估算,嚴格執行強制社保,將導致大量小微企業利潤空間壓縮至不足5%,部分企業或將直接退出市場。
對打工人來說,他認為,現在最擔心的其實不是養老問題,因為現在80後和90後,退休年齡大概率會延遲到65歲附近,網上很多人說,就現在的工作強度和食品安全問題,能不能活到65都是一個巨大疑問。
因此,該博主指出,政策阻力主要源於:年輕群體面臨房貸、育兒等即期壓力,對遠期養老收益缺乏信心;城鄉養老待遇「雙軌制」造成公平性質疑,削弱了制度認同感。
勞資關係被強制重構 企業面臨巨大經營風險
對於此新政策的深層影響,深圳法務顧問吳先生則從法律實務角度分析。他告訴大紀元,過往勞資雙方在社保繳納問題上的「默契平衡」被強制性打破。「原來員工和雇主可以商量不交社保,員工多得錢,雇主少付錢。一種協商和默契。」
「但現在不僅改變用工成本結構,更重新定義勞資權利義務關係。」吳先生說,按3億勞動者年均繳費1.5萬元測算,新政策將產生4萬億至5萬億元資金流動規模,對企業現金流管理和個人可支配收入構成顯著衝擊。
他認為,新政策實質上廢止勞資雙方在用工成本分擔上的協商空間,強制性重構勞動關係框架。這種「一刀切」制度變革雖在合規性上更明確,但消除市場化調節機制,可能導致就業崗位減少和用工關係僵化等負面效應。
「更嚴峻的是,政策要求企業補繳歷史欠費,這筆費用對勞動者動輒數萬元,對企業更是沉重負擔。」
吳先生強調,政府社保欠費追繳手段日趨嚴厲,採用與稅務追繳相同強制措施,不僅要求全額補繳,還處以等額罰款。
這種「雙重處罰」機制使企業面臨巨大經營風險,部分企業甚至因此陷入資金鍊斷裂困境。他說。
企業困境:「銀髮就業」與「倒貼上班」
在強制社保政策出來後,勞動力市場出現異化現象。社交媒體大量湧現企業辭退年輕員工、轉聘退休年齡人員的案例。
上海普陀區一家社區食堂招聘啟事要求男性員工滿60歲、女性滿55歲,僅需「端菜手不抖、走路穩」,引發網絡熱議。

一段廣泛傳播的視頻顯示,法學專業女實習生月薪2,500元,扣除社保後僅剩約700元,日均收入約30元。扣除交通餐飲等基本開銷,幾乎處於「倒貼錢上班」狀態,凸顯強制社保對低收入群體的衝擊。
專家預警:社保體系破產危機 或提前爆發
中國社會科學院此前預測,社保基金或於2030年出現可持續性問題,2035年面臨破產風險。然而,經濟增長放緩、就業市場疲軟等因素可能使這一時間節點提前。
對此,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國臣對大紀元表示,中國社保體系正面臨結構性危機。
王國臣研究顯示,年輕群體大規模退保或拒保,反映了對制度可持續性的深層疑慮。地方政府財政緊張進一步加劇系統脆弱性。
審計報告顯示,部分地區挪用社保資金填補地方債務,嚴重侵蝕制度根基。他說,一旦社保體系提前破產,將對體制內退休群體造成重大衝擊,威脅社會穩定。
責任編輯:孫芸#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8/13/n14573064.htm
----
中國一位法學畢業的女實習生最近在社交平台哭訴,她每月工資為2,500元,但扣除強制繳納的社保後,僅剩約700元。
=> 工資為2500元,社保竟高達1800,難怪不少企業不交社保,應該說這個制度有問題吧
經過GPT解釋社保的計算規則,明顯是繳費基數的問題
社保和公積金不是直接按你的實際工資算,而是按一個 基數區間
基數下限和上限一般是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 60%~300%
比如北京 2024 年的社平工資是 13,272 元
最低基數 = 7,963 元
最高基數 = 39,816 元
如果你工資超過最高基數,只按最高基數算;低於最低基數,按最低基數算。
所以如果領的工資2500元,低於薪水基數以最低基數7963計算,就會可能需要繳到1770的社保,實領700元,社保占薪水的72% (詳見GPT的計算示例)



對於薪水低的企業,打工仔因此「自願放棄社保」選擇不繳社保完全合理,要不需要支出72%社保的工作,哪個打工仔能接受呢?
現在中國社保的制度不檢討,卻要求強制執行繳納社保,這個是要逼薪水本來就低的民眾走上____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