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一再質疑輝達晶片安全性?環球時報這樣說...
2025-08-12 08:43 聯合報/ 大陸中心/即時報導
輝達晶片安全性近期一再遭到中國大陸質疑。大陸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日前就輝達H20安全風險約談輝達。盡管輝達一再強調H20晶片「沒有後門」,但《環球時報》12日指出,美國政府部門有多種技術途徑為晶片設置「後門」,甚至可能連廠商自己都不知道,對此中國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報導稱,今年5月,美國議員提出名為《晶片安全法》的提案,要求所有高端人工智慧(AI)GPU和AI晶片,必須在180天內設置「位置追蹤」技術,以確保這些晶片不會流入特定國家,尤其是中國大陸。
支持這一提案的美國國會議員福斯特(Bill Foster)更鼓吹,對於未獲得出口許可的晶片,將遠程阻止其啟動,從而解決AI晶片違反美國出口管制政策、大規模走私的問題。有美國AI領域專家透露,輝達算力晶片「追蹤定位」「遠程關閉」技術已成熟。
環球時報指出,這引發外界對「中國特供版」H20晶片可能存在「後門」漏洞的廣泛猜測。
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研究員劉欣然表示,盡管輝達公司否認H20晶片具備「追蹤定位」和「遠程關閉」功能,但由於該晶片的大部分設計細節仍處於高度保密狀態,且關鍵驅動與固件具有閉源特性,進一步增加了晶片級「後門」檢測的難度,因此在短時間內難以進行有效的逆向驗證。
環球時報表示,所謂硬體「後門」是一種被故意植入到硬體設備中的惡意電路或代碼,它允許攻擊者繞過正常的安全機制,獲取對設備的未授權訪問。
大陸資訊公司360集團創辦人周鴻禕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從技術層面而言,給晶片增加「後門」,無論是從硬體還是軟體層面都具備高度可行性。
例如此前就有晶片廠商為主CPU增加了一個小CPU,用於控制和監視主CPU的工作狀態。這種小CPU自帶微型操作系統,具備通信功能,能根據廠商預置軟體執行特定任務。
二、會簽約,賣方不得抵制用途,監控及控制,以中共國的立場,這可能會召致違法被中共國起訴判刑。
三、如果是美國政府主事,以中共國目前的實力可以對美國政府起訴,敢不敢而已。
另外、
我們用的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筆電,依美國政府的要求,應該都有後門。
真正的大魔頭就是美國

hl4su3a8cl3 wrote:
中共黨媒提出的沒有根據
有根據,
根據英偉達提供的自辯聲明,搞30幾年了。
美國科技實力就是強。
英偉達在隨後的自辯聲明中提到,晶元沒有「後門」,他們還專門提到了「Clipper晶片」 事件。
1992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面向美國的商務人士推出了一款硬體設備,它可以對電話的語音傳輸進行加密,確保資訊安全。
這引發了美國政府的不滿。 很快,他們就要求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在這個設備中換入一款新的微晶元——“Clipper晶元”。 它採用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加密演算法,由美國政府指定的承包商生產,包含一個“加密後門”。
這個「加密後門」,讓美國政府可以“解碼”設備上的通信資訊。
“Clipper晶片”推出後,受到各方的抵制,不到三年這個專案就宣告終止。 而美國政府也吸取了教訓,對於“加密後門”這種事,開始只做不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