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排隊」撤離中國 是什麼嚇跑外國人

外資「排隊」撤離中國 是什麼嚇跑外國人


外資「排隊」撤離中國 是什麼嚇跑外國人
2021年4月8日,武漢市第三屆世界健康博覽會上的西門子電腦斷層掃描儀。示意圖。(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5年08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綜合報導)近期,中國市場的外資撤離潮引發廣泛關注。根據中共商務部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下降15.2%,這一數字顯示外資在華投資的總體趨勢正在發生變化。大陸財經人士表示,「你能看到的知名品牌排隊離開中國」,他認為外資的撤離並非毫無章法,而是「有組織地、逐步地撤離」。


惡性內卷 外資「排隊」撤離中國市場

北京財經博主「忐忑的可樂餅」發表評論說,「你能看到的知名品牌排隊離開中國」,而且他們是「有組織地、逐步地撤離」。

科技企業撤離易解,消費品牌為何也退出?

對於外資撤離,博主分析道,科技類企業因地緣政治、技術競爭等因素撤離尚屬易解,但像星巴克、麥當勞這類純消費品牌也紛紛出走,則引發了人們的疑問。

他認為,這並非因為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力變強,而是因為國內市場的惡性「內卷」已經失控。他以咖啡市場為例,指出消費者不再看重星巴克的品質和口感,而是轉向瑞幸咖啡9.9元的價格,或是蜜雪冰城、餓了麼等平台補貼後的低價甚至免費咖啡,因為「喝完都跟打了雞血一樣,能提神」。

這種「不看品質,只看價格和效果」的競爭模式,讓外資品牌難以盈利。博主形容這場惡性競爭是「國內的企業,真的拿刀子捅自己,硬生生地把外國人嚇跑」,並預測如果這種「內卷」趨勢不變,將會有更多外資消費品牌撤出中國。


外資撤離引發的擔憂:標準下降與市場失序

對於外資撤離,部分輿論曾高舉「愛國主義」大旗,認為這是本土企業的勝利。但博主認為這種論調「不太理性」,他強調外資進入中國時,帶來的先進工藝、生產標準和食品安全標準,對中國經濟發展曾起到積極作用。而現在國內的所謂補貼、惡鬥、內卷,造成外企賺不到錢。

「忐忑的可樂餅」表示,他最擔憂的是,這些外企撤離,中國本土的相關行業標準,特別是食品安全的標準也會隨之下降,「這才是我們最應該警惕的事情。」


多家外資企業調整在華戰略

博主的觀點與現實中多個外資企業的動態相符。以下是今年以來,已確認退出或大規模收縮在華業務的外資名單:

三菱汽車:正式結束在華生產,退出中國市場。主要因銷量下滑難以與本土品牌競爭。

TOTO:衛浴品牌TOTO決定關閉其在上海和北京的兩家工廠,以應對市場變化調整策略。

IBM:持續縮減在中國的業務規模,並傳出關閉部分在華研發中心的消息,反映其全球戰略調整。

微軟(Microsoft)和亞馬遜(Amazon):兩家公司都已大幅縮減在中國的AI研發團隊,這與全球資源配置及市場競爭有關。

上汽大眾(SAIC Volkswagen):宣布關閉其位於南京的工廠,顯示合資車企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壓力。

宜家(IKEA)、松下(Panasonic)與佳能(Canon):這類企業從前幾年就開始關閉在華工廠、將供應鏈轉移至東南亞或回歸本土,其影響仍在持續。


外資撤離中國有跡可循

台灣頗具知名度的財經媒體《今週刊》曾報導,從季度趨勢來看,2021年第一季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FDI)曾達1,072億美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然而,自2022年第二季起,外資流入開始出現急遽下滑,當季FDI僅377.6億美元,較前季驟減逾六成。

若觀察年度數據,中國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外資流入曾長期增長。2002至2015年間,年均FDI達1,930億美元;2016至2021年進一步提升至年均2,215億美元,並於2021年攀至歷史高點3,441億美元。

然而,這波增長自2022年戛然而止。該年FDI降至1,902億美元,年減45%;2023年再大幅下滑至513億美元,年減幅高達73%,創下2003年以來新低;2024年進一步探底至僅186億美元,創自1998年統計以來最低,年減幅高達64%。自2022年至2024年三年間,外資流入總量驟減逾9成。

為挽回外資信心,中共政府自2023年以來密集推出多項吸引外資政策,聚焦於擴大市場准入、優化營商環境及強化投資保障。政策措施包括全面取消製造業外資准入限制、推動高端製造與現代服務業擴大對外開放、簡化投資審批流程、並提供稅收與金融優惠。

同時,官方亦強化與外資企業的對話機制,承諾營造更加公平透明的競爭環境,釋放持續開放的政策訊號。

但是國際投資者的信心尚未明顯回升。地緣政治風險、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等結構性挑戰,仍是外資觀望的主要原因。根據美國商會與歐盟商會的調查結果,部分外企對中國市場的未來展望趨於悲觀,對美中關係緊張及政策方向搖擺深感憂慮。

此外,經濟下行壓力、債務問題及保護主義趨勢影響了投資者情緒。外資企業普遍反映,市場准入限制、數據安全法規、以及對公平競爭環境的疑慮依然存在,也是導致外資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

根據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統計數據,2025年第一季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FDI)淨額僅為147億美元,較2024年第四季的340.6億美元驟減超過五成,單季縮水達194億美元,反映外資對中國投資仍持審慎觀望態度。

責任編輯:孫芸#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8/7/n14569236.htm


----

外資「排隊」撤離中國 是什麼嚇跑外國人

| 年度/來源 | 非法越境遇遇/逮捕人數 |
| ----------------- | ----------- |
| FY 2021(CBP) | 約342 人 |
| FY 2022(CBP) | 約2,200 人 |
| FY 2023(CBP) | 約24,300 人 |
| FY 2024(CBP) | 約38,200 人 |


被嚇跑撤離中國的不是只有外資和外國人,從每年走線到美國的中國籍人士一直在上升也可以看出來,如果中國人自己都覺得生活在中國水深火熱要走線出逃了,那外資「排隊」撤離中國也就只是板上釘釘的結果了
退党、退团、退队,三退抹恶党兽印保平安,善恶报应时才不会随恶党一起遭报,快抓紧时间去退党网站声明三退
2025-08-07 22:22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