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風光不再!上海大蕭條!曾經繁華的南京西路慘不忍睹!上海著名標誌性大酒店 人去樓空!上海頂流批發市場,商鋪月租從最高7萬跌到最低500!實體商舖成排倒閉!|


曾經是中國經濟最繁華的上海,現在卻陷入失業潮、倒閉潮、租金崩跌、消費力低迷的惡性循環。不論是做生意的、打工的、甚至只是來旅遊的,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活力不再。

上海現況:從繁華走向蕭條
最近,很多人都在說——上海,真的混不下去了。
街上滿是「轉租、甩賣、倒閉」的店面,從南京西路到靜安、長寧等中心地段,一排排商店關門。以前最熱鬧的地方,現在人煙稀少,像是空城。

租金暴跌,商場冷清
像七浦路批發市場,店面月租最高曾經飆到7萬,現在居然只剩500元,甚至有人免租只收管理費也沒人租。還有些剛裝潢好的奶茶店、日料店,還沒開張就關門,設備還在,老闆已經虧了數十萬甚至百萬。每天都有店家打電話找人拆裝修、退場。

標誌建築也撐不住了
曾經風光一時的「王朝大酒店」已經停業,門口只剩下一輛等著搬東西的貨車。這家酒店以前可是結婚、宴請的首選,現在只剩下回憶。
南京西路原本是人潮最洶湧的黃金商圈,現在下午六點下班高峰期,街上冷清、商店關門,連星巴克都沒什麼人。

餐飲、娛樂全面慘淡
不少做門窗、餐飲、零售的老闆表示:「已經活不下去了。」價格競爭到離譜,賺不到錢。地鐵、商場、景點、影院都不像以前那樣擠,很多店從來沒這麼冷清過。上海不少曾經熱鬧的太平洋百貨、巴黎春天、正大廣場、伊勢丹等百貨公司也一個個消失了。

工作難找,收入不如預期
不只是做生意的辛苦,上班族也難過。很多人反映,找工作投上百份履歷沒下文。以前以為上海機會多、薪水高,來了才發現月薪上萬根本不是常態。有網友分享,他們公司最盛時有2400人,現在只剩1000多人,很多原本有經驗的員工被裁掉,換成剛畢業的新人,辦公室從三層變一層還沒坐滿。
2025-07-20 8:38 發佈
科技公司很多這兩年都在做bom的去中化,可預見的見底不是底,現在肯定還不是最慘的時候。
反觀台灣股市歷史新高,吃一餐1人要2000多元的餐廳天天爆滿。




CLA45 AMG wrote:
科技公司很多...(恕刪)

小紅書抖音多的是,大陸各種高級餐廳坐無虛席的影片,沒看過嗎?
旅遊時想買還要排隊,都被大陸的大媽掃光了。

CLA45 AMG wrote:
cman44...(恕刪)


賠的時候吃什麽?

被逼著升值流入的熱錢說走就走,散戶能賺多少?現在1000塊買,幾個月後就可能只剩800塊,以為買在歷史天價1160的是外國法人嗎? 倒是出口商倒閉一堆,失業人數創新高,才值得警惕。

散戶就是賺錢抱不住,賠錢的死扛

零和遊戲就不用拿來說嘴了

真的很慘,路上一個人都沒有

根據中國商務部表示,根據世界銀行計算與算法,比較中國與美國的實際購買力(PPP)後發現:

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社零)**以絕對值而言約等於美國的 80%,

但換算成實際購買力後,中國已是美國的 1.6 倍 。

🔍 背後含意分析

1. 人口規模:中國約 14 億人,美國僅約 3.3 億人。即使單人平均消費較低,整體購買力仍因人口優勢被放大,尤其在物美價廉背景下,整體社零額進一步拉高 。

2. 計算方式:

名義值:中國社零 ≈ 美國的 80%;

PPP(購買力平價)修正:考量匯率與各項物價差距後的真正購買力,中國社零實際能購買的商品與服務量,達到美國的 1.6 倍 。

3. 成長動能:中國社零年均增率達 5.5%(2021–2024),並預估2025年達50兆人民幣(約7兆美金),消費穩居全球第二;而美國相較成長率偏低 。

---

✅ 小結

中國在名義總量上尚未超越美國(約8成),但若考慮 PPP 調整後,其實際消費總量已高出 60%。這反映中國龐大人口與國際匯率、物價差異,在全球消費市場中地位不容忽視

蕭條?
其實經濟就是一個泡泡

你可以越吹越大

但一直無限制的膨脹下去就總有破掉的那一天

這就是現實

再多血淋淋的教訓也改變不了甚麼

馬照跑舞照跳

該吹的泡泡還是照樣繼續吹


就像民進黨政府就一天到晚不斷的吹泡泡

但台灣人也很會哭窮

結果泡泡都很難吹到太大

這反而成為了一種不破的相互制衡......


至於台灣人有錢還是窮

我只能說很多人都是花得起錢的窮人......

花不起往往只是林北未願開
CLA45 AMG wrote:
所以中國股市歷史新高...(恕刪)


會相信和拿輪子功的自媒 體來說事的人.都該去檢查一下智力
我早說過,沒有最糟,只有更糟。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