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習的權力旁落,已經兩個月了,北京遲遲沒動作,結果6月30號,習近平自己主持政治局會議,端出了一個「架空自己」的新安排。
新華社的官方說法很清楚:中央成立「決策意識協調機構」,說是為了重大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簡單講,這就是黨內元老們另起爐灶,開了個新群組,很多事以後不經政治局,直接這個小圈子說了算。
熟悉中共政治語言的人都懂,政治局,曾經是習用來壓服反對派、拍板政策的權力平台,現在被制度性架空。反習派拿到了自己的制度性平台,黨內其實已經是「臨時集體接管」的狀態。
什麼是「決策意識協調機構」?新華社說,這是統籌決策、執行、監督的重要機制。聽起來冠冕堂皇,實際上是把過去三權分開的模式直接合在一起。
以前,決策是政治局會議或常委會定,執行是國務院、中央各部門推,監督靠常委、國辦、中辦,外加領導小組分別檢查。現在不同了,協調機構一出,三權直接集中。政策自己定,命令自己發,執行自己查,查完還能自己換人問責。
政治局只能開開會,國務院變成傳聲筒,中辦、國辦的督察室直接下崗。中共建政以來,第一次把政務運行壓縮進一個外界無法插手的小圈子。這不是統籌,這是奪權。
諷刺的是,這還是習近平自己主持的會議親口宣布的,說白了,他不是「可能被削權」,而是他親自把自己的權力程序化地架空了。
最後,新華社那句「研究了其他事項」特別關鍵。過去政治局每次寫「其他事項」,後面都會補一句,比如「討論國際形勢」或「組織安排」,這次什麼都沒說。
為什麼?因為那些內容,以後根本不歸政治局管了。比如俄羅斯、伊朗、台灣,軍事、外交、經濟節奏,都是協調機構說了算,政治局連唱配角的資格都沒了。連通知你配合演出都免了,直接告訴你——沒你什麼事。
而這場變局的導火索,就是6月29日深夜那封「成紅信」。
成紅,李克強的遺孀,給黨內元老寫信,內容不長,最致命的一句:「克強的死,希望組織給個說法。」
這封信直接撕開了紅牆,說白了,李克強死得不明不白,幕後黑手還坐在台上,大家別再裝聾作啞。
信裡細節觸目驚心:李克強赴上海調研前,習近平親自安排;陪同人員全被換掉;地點習近平指定;李死後,家屬連遺體處理都插不了手。最耐人尋味的是,成紅沒指名道姓,但她用了「安排」這兩個字,黨內誰都懂,這是設計好的。
更關鍵,成紅直接喊話:希望由軍隊成立專案調查組。為什麼不提公安?因為她知道,公安部王小洪就是執行人,整個公安系統是兇手窩點,拍板的正是習近平。
她把希望寄託在軍方,實際上是給軍方送投名狀,說白了:「我知道你們準備好了,這是我表態。」
不止這封信,內部消息同步傳出:軍方已經派人進駐公安部,王小洪主動向軍方交代,並願意在四中全會上公開作證,換取豁免。
底層行動組成員李松爆料,毒殺流程清清楚楚:0.5毫升神經阻斷劑,地點東郊賓館泳池,救護車刻意遲到13分鐘。最驚人的是,李松還活著,軍方已經保護關鍵證人。
整個脈絡很清楚:
- 5月底,溫家寶、李瑞環內部要求徹查李克強死因;
- 6月13日起,李松開始爆料;
- 6月26日,王小洪交代;
- 6月29日,程虹信公開;
- 6月30日,習近平被迫主持政治局會議,宣布協調機構成立。
而真正推動這場權力轉移的,除了李克強之死,還有劉源、劉亞洲兩人的遭遇。
劉源是劉少奇的兒子,曾經在軍中帶頭反腐,幫習近平掃除軍中貪腐大老虎,但最後還是被光榮退休了——卸磨殺驢。
劉亞洲,李先念女婿、國防大學政委,軍中最有思想的將領,2021年失蹤,2023年傳出因「貪腐」被捕,實際原因是他的思想太危險,敢講民主、軍隊國家化、甚至不該打台灣,踩了紅線。
張又俠看明白了,軍中沒所謂自己人,只有工具和敵人。他自己呢?作為軍委副主席,手握實權,威脅比劉源、劉亞洲更大。
結果,二十大後,他的親信李尚福、魏鳳和也遭到清洗。再不動手,張又俠連自己都保不住。
於是他策劃,限制最高層權力:
- 習近平去年7月喝酒後中風;
- 張又俠掌控武警、監控高層;
- 軍方進駐公安部;
- 迫使習同意設立協調機構,集體決策平台重回黨內。
最後說到九三閱兵,這不是簡單的軍事表演,而是對內對外的雙重信號:
對內:軍方換人主場,展示軍權確立;
對外:釋放戰略轉向訊號,暗示願意談判。
最明顯的信號——閱兵發布會異常低調,軍方高層不出面,改由中宣部副部長胡和平主持,軍方只是出流程、出武器,但不給最高層背書。
更爆炸的是,傳出可能邀請川普來觀禮。這根本不是炫耀武力,而是釋放談判意圖,向美國說:有底牌,也願談;向國際社會說:北京換人了,老路不走了。
不管最後邀不邀川普,光是這個傳聞,就已經說明問題。
北京高層嘴上喊反美,實際上,資產、孩子、護照全在美國。說到底,他們真正想守的,是三樣東西:保命、保錢、保傳承。
他們不想打仗,更不想跟世界同歸於盡,但又不敢主動棄武,所以只能搞這種「亮底牌、放信號」的局面。
這場閱兵,本質上就是軍方用實力做保證,用態度釋放善意:大家都別撕破臉,談一談,或許還有台階下。
背後誰在安排、誰在控制、誰在拒絕為習背書,這些動作,已經把答案寫得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