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土地出讓收入創十年新低,預算赤字擴至3.3萬億元

澳門力報|25/06/2025


內地土地出讓收入創十年新低,預算赤字擴至3.3萬億元
內地土地出讓收入跌至十年來最低水平。(網絡圖片)

隨著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內地土地出讓收入跌至十年來最低水平,令政府財政壓力加劇。彭博社根據中國財政部6月20日公布的數據計算顯示,5月土地出讓收入按年下跌14.6%,僅得1,941億元(人民幣,下同),為自2015年5月以來最低。

土地收入佔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比重,該項目下滑導致前五個月中國政府總收入為11.2萬億元,與此同時,政府為支撐經濟復蘇而加快支出步伐,總支出上升至14.5萬億元,預算赤字因而擴大至3.3萬億元。

報導指出,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已成為中國經濟主要拖累,加上美國近期提高中國商品出口關稅,令經濟前景更趨複雜。高盛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立升表示,預期今年土地收入將再下滑5%至10%,並認為房地產建設與投資活動尚未見底,政府未來或需進一步加大財政與政策支持力度。



個人感想:2020年8月前,中共對房產開發商監管不足,開發商能大量舉債開發,向銀行借貸買地,一個建案尚未銷售完、回收資金,又投錢買更多地、借更多債來開發新建案,一年內可能就有數個項目在進行。2020年8月,中共忽然推出「三道紅線」打房政策,限制開發商融資、強力監管房產行業,導致許多開發商無法符合新規,資金鏈斷裂,紛紛爆雷破產。恆大就是在隔年的2021年7月爆雷的,碧桂園和融創也在2022年陸續出現債務危機。大陸房地產市場之所以變成如今這樣,中共的激進打房政策難辭其咎。
2025-06-25 21:50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