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大陸行反映了台灣平民大眾的本性:務實、慕強、草根色彩的「民族主義」

文字來源:王炳忠YouTube頻道

館長今日參訪四行倉庫,表達了對中國遭受列強欺凌深有體會,也坦承自己理解了爲何大陸要積極提升軍力,並感嘆兩岸都是同根同源的自己人,實在不應相互殘殺。

其實館長表現出的,就是台灣不少人都還擁有的「民族主義」。這種「民族主義」既素樸也複雜,那就是在面對大陸對台武嚇時,他們會因爲不懂兩岸之間的法理歷史連結,而展現「你中國怎可侵門踏戶」的姿態。但當美國向台灣索討「保護費」,他們也會對美國的剝削忿恨不平,聽不下去民進黨所謂「脫中入北」、「脫中入美」的說辭,進而痛罵美國就是流氓,在全世界各地製造戰亂。

你可以說這種「民族主義」仍是「台獨」,或至少是把「中國」和「台灣」當成兩個國家的「兩國論」。但是,他們這種人骨子裏的那份「保衛家園」、「捍衛尊嚴」的意識,卻也是中國底層人民最素樸的鄉土情懷。我碰過參加過「太陽花」的台青,如今變成挺柯文哲的「小草」,他就向我承認自己曾罵過我,現在也能聽進我的一些主張,甚至比我更了解他口中所謂「中國」的流行文化。

他說,認真講起來,我們和「中國」確實是一家的,我們祖先也是「中國」來的。如果真要在美國和中國之間選邊,他會選擇中國,畢竟是自己人。這種認識和表達,就類似館長如今的說法,你可以說他仍不具備明確的中國認同,但卻也可以是廣義的,或尚待教育的潛在「統」。

當年館長辱罵我和我的家人,我一狀告上法院,也因此認真研究了他的背景。他從小父親就過世,他甚至對自己父系的祖籍完全不瞭解。這就像是台灣近百餘年來的遭遇,因祖國弱亂而被拋棄,在日本殖民下也曾反抗,最後不得不接受現實,甚至以躋身日本「皇民化」之流爲尚。即便台灣光復,又因國共內戰,在國民黨長期「反共」和後來民進黨「去中化」的洗腦下,形成錯亂的國家認同,以及務實安逸、投機逐利、格局不大卻又極好面子的心理。

無論是傳統國民黨的「老藍男」,或者以臺灣本省人爲主的廣大臺灣群眾,或多或少都有對大陸歧視的自大心理。但比起「老藍男」有複雜的民族認同和「反共」成見,年輕一代雖少了歷史情感,卻也更把務實、投機、慕強的性格發揮到淋漓盡致。於是一個中心思想真空的台灣社會,與其說真把「抗中保台」上升到一種要爲之犧牲的信仰,不如說更偏向短線、淺碟、速成、功利化的思維,所以才有「網紅」竟能高度影響政治的現象,以及「小草」揮別民進黨,掙脫台獨信息繭房的風潮。

講得比較赤裸的話,那就是過去台獨有一種自我解嘲的說法,說台灣就像一個女人,和不同的「政權」上床,最後這些「政權」都成了台灣「多元文化」的一部分。這種說法固然是為了否定中國,硬要「去中國化」而扯出來的論述,但其實也反映出台灣被長期殖民(日本政治殖民、美國文化殖民)之下,已形成一種服從強者,承認「霸權征服」的心態。

我昨天的文章提到,當兩岸之間不再談感情,只剩下利益的「交流」、實力的「較量」,那最後必然是「條件可以就給併購」、「對方夠強那就投降」。可嘆兩岸本來就是一家人,何以要搞到「征服」的這一步?我長年倡導統一,恰恰是希望台灣人還原中國本色,統一不過是結束內戰,大家在國際上合力振興中華,台灣人可以很有尊嚴,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而非淪爲「被征服」的結局。

曾經狂罵大陸、羞辱統派的館長,內心其實仍有素樸的情感認知——「兩岸都是自己人」、「我們終歸是同一個歷史脈絡」。即便他一時半會,仍習慣稱大陸爲「中國」,稱回台叫「回國」,但他這份「自己人」的認知,加上對大陸實力的認識,已足夠讓民進黨的「抗中保台」遭遇瓶頸,讓兩岸的對立不至於惡化成「民族仇恨」,更讓不少沒有太多意識形態包袱的「小草」,比「老藍男」更快解放思想,接受變局的到來。
2025-06-15 6:47 發佈
視頻版
評:炳忠真是大器,不計前嫌,是做大事的人。
館長不過是看網紅到大陸可以吃流量
所以自己也趕著吃一波而已
到了大陸因為人民友善款待
館長的個性也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這種很簡單的邏輯
自己日子也是很悠哉富裕
怎麼捨得隨便打仗就丟掉現有的生活

說實話館長最後的發言我感覺他是怕了
本來就想吃波流量而已
結果流量太大了
變成了政治角力的事件
結果他現在想辦法找靠山
說他對中天有多愧疚
場面話而已
想辦法要國民黨派的人保他罷了
jason360

但事實就是他在大流量之前就讓中天跟了,出發前就決定(其實我一開始看直播發現有中天以為只是暫時性採訪沒想到是全程跟,是有加分啦)表示這部分不是場面話。還是有作為的

2025-06-15 7:33
台灣人該覺醒了,誰才是真正自己人,你本可以擁有廣大的國土、幾十億的同胞血親,你是可以自傲於這個星球,再也不用看人鼻息委屈求全任人宰割…因為有強大的同胞可以給你依靠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