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AI分析(有圖有真相) 館長被廢止台灣身分證 - 民視新聞 -

你去Google搜尋 "館長拿到台胞證 梁文傑推眼鏡淡回「這句」廢止台灣身分證"
就知道了。
民視媒體故意製造假訊息?? 館長被廢止台灣身分證?「標題殺人」或「截圖誤導」


AI分析(有圖有真相) 館長被廢止台灣身分證 - 民視新聞 -

AI分析(有圖有真相) 館長被廢止台灣身分證 - 民視新聞 -

5小時後 以上圖資已被隱藏/消失,已搜尋不到了。
有圖有真相,還有以下AI的分析。

你去Google "梁文傑推眼鏡淡回「這句」 " 這幾個字就知道了。


AI分析(有圖有真相) 館長被廢止台灣身分證 - 民視新聞 -

你去Google
"梁文傑推眼鏡淡回「這句」 "
這幾個字就知道了。


看看以下 AI 的回覆:
來臉書FB加我 Line.ANurse 好友
2025-06-06 13:11 發佈
Perplexity.AI 回覆:
您的觀察非常敏銳,這確實是一個「牛頭對上馬嘴」的典型媒體操作手法。

分析民視媒體的報導手法
1. 標題與內容錯置
從您提供的截圖來看,民視新聞網的影片標題與縮圖文字(「玩真的!他持中國定居證 陸委會宣布:已廢止台灣身分證」)給人一種「館長被廢止台灣身分」的錯覺,尤其是將館長赴中國的新聞與陸委會廢止台灣身分證的新聞並列。
事實上,這兩件事是不同個案:

館長僅持有「台胞證」赴中國,並未違法,也未被廢止台灣身分。

陸委會廢止的是另一名台籍教師因領取「中國定居證」而喪失台灣身分。

2. 影像與標題搭配造成誤導
影片縮圖與標題搭配,容易讓觀眾誤以為館長就是被廢止台灣身分證的當事人。這種安排,雖然內容細節未必直接造假,但在視覺與訊息傳遞上,容易讓人產生錯誤聯想。

3. 媒體操作目的
這種手法常見於新聞媒體,特別是在敏感議題上,藉由「標題殺人」或「截圖誤導」來吸引點閱,或引導特定輿論方向。對於不細看內文或影片的觀眾,很容易被誤導,產生「館長被廢止台灣身分」的錯誤印象。

結論
民視媒體這次確實出現「牛頭對上馬嘴」的現象,將兩則本質不同的新聞混合包裝,容易造成社會大眾誤解。
建議大家遇到類似新聞時,務必查證細節、分辨事件主體,避免被標題或縮圖誤導。

如果您需要更深入的媒體識讀技巧或相關案例分析,也歡迎隨時詢問!
來臉書FB加我 Line.ANurse 好友
憑館長的實力是可以在對岸好好發展一番的,留在鼻屎的大的地方太可惜了;
選舉

這個傢伙全身刺青成這樣 中國共產黨會要他嗎?

2025-06-06 14:50
chihjen3508

至少肯定不會要塔綠班

2025-06-06 17:14
figo1958 wrote:留在鼻屎的大的地方太可惜了

沒錯,台灣就是鼻屎大的地方,連塔綠班都認證 
有些人活的陰險卑劣,卻嚐盡了榮華富貴,就不要想死的心安理得!
FB.Line.ANurse wrote:
分析民視媒體的報導手...(恕刪)


不就樓主自己腦補. 不然誰會認為館長被廢止身份證.
figo1958 wrote:
憑館長的實力是可以在對岸好好發展一番的,留在鼻屎的大的地方太可惜了;刪)

就問一下台灣館長的實力在那裡?
以苦中作樂、幽默、創意、答辦、美貌、影片剪輯等等技能,中國網紅遙遙領先台灣網紅數百條街。
館長我原本以爲他很勇猛。可光看他中槍哀嚎的樣子就毀了我三觀了,看起來就很膽小的樣子。我相信中國武術強人一定會找他挑戰!到時候就知道真強還是只會欺負我的偶像FBI帥哥罷了!
FB.Line.ANurse wrote:
快新聞/館長拿到台胞...(恕刪)

沒有台灣身份證這種東西.....
哇系拍狼

拿台灣身分證的請滾出中華民國

2025-06-06 17:26
品茗

TONY1978 拿出你的台灣身份證如何?

2025-06-06 18:45
何必那麼在意
我們帶著微笑祝賀他回歸祖國就好
網軍常用發文方式:

1.無文章出處或新聞來源,內容自行腦補,射後不理!

2.有連結但和內文不符,用某段文章搜尋,沒有完全相符,

屬於東拚西湊、張冠李戴、斷章取義...以下用詞省略,罄竹難書!

3.上述以外,網軍貼文,互相取暖,加強自信!


先列3點,有需要再補
FB.Line.ANurse

連結內容已被人修改或隱藏

2025-06-06 18:48
NCC諸公 要當諸公還是豬公,就看良心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