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醫保局公告腦機接口公定價

https://mp.weixin.qq.com/s/j1p_ptBAes_5cfHqzINRWQ

湖北省醫保局公告腦機接口公定價

2025年3月31日,

湖北省医保局发布

全国首个

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

标志着这一前沿科技

正式步入民生领域

为无数患者带来了

希望与曙光

我省率先对接落实政策

3月中旬,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价格单独立项,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等价格项目,脑机接口医疗收费将有规可依。这意味着,一旦脑机接口技术成熟,快速进入临床应用的服务收费路径已经铺好。


湖北省医保局迅速对接《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落实“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价格项目并制定政府指导价,项目价格为全省最高限价,不得上浮,下浮不限。此举为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政策保障,促进了高水平医疗创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和临床应用。


何为“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连接的通路。大脑在思维活动时产生脑电波,脑机接口则通过识别脑电波特征直接读取大脑意图,将其转化为计算机指令,实现人与机器或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联通,创造让瘫痪者行走、让失语者“说话”、让盲人“复明”等奇迹。


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分为非侵入式和侵入式两类,其中,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是在头皮表面使用电极、传感器等设备,获取大脑活动信息。虽然获取信号的质量水平相对较低,但具有易操作、安全性高等特点。

未来展望:

科技之光,照亮生命之路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不断发展,逐步拓展其应用边界,不仅在神经功能缺陷譬如偏瘫、失语患者治疗方面,更在帕金森、癫痫、抑郁症等功能性神经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在优势。


随着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在我省的率先落实,湖北省医保局将持续支持医疗创新,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发展,让临床研究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2025-04-06 19:50 發佈
哇操
這是恐怖片嗎?
看了整個網頁的描述
完全沒跟你說有什麼實際效果
只說這個接口潛力無窮
妥妥割韭菜當實驗品

導正思想觀念的一種技術?

新竹人路過 !
謝謝樓主每天提供精神糧食給台灣人,他們最愛這味 !
好奇基因相同的中國粉紅,也愛這味嗎 ?

Dismiss & carry on !
https://www-bbc-com.cdn.ampproject.org/v/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j4nj0q1n71o/trad.amp?amp_gsa=1&amp_js_v=a9&usqp=mq331AQIUAKwASCAAgM%3D#amp_tf=%E4%BE%86%E6%BA%90%EF%BC%9A%251%24s&aoh=17440146442240&referrer=https%3A%2F%2Fwww.google.com&ampshare=https%3A%2F%2Fwww.bbc.com%2Fzhongwen%2Farticles%2Fcj4nj0q1n71o%2Ftrad

「人腦晶片」植入一年後,癱瘓病人過得怎麼樣?

諾蘭坐在輪椅上,輪椅裝有一根可用吹氣操作的管子。他身穿綠色襯衫、白色夾克,頭戴灰色棒球帽;頭髮修剪整齊,留著些許鬍渣。
Article information

Author, 拉拉·萊溫頓(Lara Lewington)、莉芙·麥克馬洪(Liv McMahon)、湯姆·格肯(Tom Gerken)
Role, BBC新聞

2025年3月24日

對諾蘭·阿博(Noland Arbaugh)來說,腦中植入一枚能將思想轉化為電腦指令的晶片,已不再是科幻小說,而是真實發生的事。

2024年1月,在癱瘓八年之後,這位30歲的男子成為美國神經科技和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神經連結)首位植入該裝置的人。

這並非世上首枚此類晶片——也有其他公司研發並植入了類似裝置——但由於Neuralink的創辦人是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使得諾蘭的案例格外受到關注。

不過諾蘭說,重點不在他自己,也不在馬斯克,而是科學本身。

他告訴BBC,他知道自己參與這項實驗有風險,但「無論好壞,我都能幫上忙」。

「如果一切順利,那我就能幫助Neuralink的發展,」他說,「即使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我也知道他們能從中學到東西。」
「沒有掌控,沒有隱私」

來自亞利桑那州的諾蘭,在2016年一次潛水事故中癱瘓,肩膀以下失去活動能力。

他的傷勢嚴重到讓他擔心自己再也無法學習、工作,甚至無法打電動游戲。

「你完全無法掌控,也沒有任何隱私,真的很難熬,」他說。

「你必須學會依賴別人做所有事。」

Neuralink的晶片則有望讓他部分重拾過去的自主能力,因為它讓他能用意念控制電腦。

這種技術稱為「腦機介面」(BCI),原理是偵測人類思考移動時產生的微弱電信號,並將之轉譯為數位指令,例如移動螢幕上的游標。

這是個複雜的領域,科學家已研究了數十年。

馬斯克的加入,無疑讓這項技術以及諾蘭本人成為媒體焦點。

這也幫助Neuralink吸引大量投資,同時也引發關於這種高度侵入性手術的安全性和意義的質疑。

當諾蘭的晶片植入手術公布後,專家們稱之為「重大里程碑」,但也警告需時間進行全面評估,尤其是在馬斯克擅長「為自己公司製造話題」的背景下。

馬斯克當時在公開場合對此反應低調,只在社群媒體上簡短寫道:「初步結果顯示,神經元電位反應值得期待。」

但據諾蘭說,這位億萬富翁在手術前後都有與他交談,實際上要樂觀得多。

「我想他和我一樣,對於能開始這項計畫感到興奮,」他說。

儘管如此,他仍強調Neuralink的意義遠不止於馬斯克個人,他自己也不把它當成「馬斯克的裝置」。

考慮到馬斯克在美國政壇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有爭議,世界其他國家是否也這麼認為,還有待觀察。

但有一點無庸置疑:這個裝置對諾蘭的生活已產生巨大影響。
「這根本不可能吧」
諾蘭躺在病床上,他和家人們都笑容滿面,神情十分開心。
圖像加註文字,諾蘭的母親(左)、父親和表親在他手術後陪伴他在醫院。

諾蘭說,手術甦醒後,他一開始就能透過想像動手指來控制螢幕上的游標。

「老實說,我完全不知道該有什麼期待——聽起來太像科幻小說了,」他說。

但當他看到自己的神經元在螢幕上產生反應,身旁圍繞著激動的Neuralink員工時,他說「那一刻我真的意識到」,自己可以單靠意念控制電腦。

更棒的是,隨著時間推移,他對晶片的使用能力越來越強,現在甚至能下棋和玩電動遊戲。

他說,「我從小就是玩遊戲長大的,」但成為癱瘓患者後,這是他「不得不放棄的東西」。

「現在我又能打敗朋友,這根本不可能,但它發生了。」

諾蘭是這項技術如何改變人生的有力見證人,但它也存在隱憂。

「主要問題之一是隱私,」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神經科學教授阿尼爾·塞斯(Anil Seth)說。

「如果我們輸出大腦活動數據……那我們就不只是讓別人知道我們做了什麼,甚至可能讓人窺探我們的想法、信念與感受,」他對BBC表示。

「一旦大腦的內在世界被存取,那個人就沒有任何隱私可言了。」

不過,這些都不是諾蘭所擔心的。他反而希望晶片能有更多功能。

他告訴BBC,他希望未來能用這個裝置來控制輪椅,甚至是某種未來感的人形機器人。

目前的技術尚未達到那個程度,它的使用過程也並非完全順利。

曾經,晶片與大腦的連線出現問題,使他完全失去對電腦的控制。

「說真的,那真的是讓我很沮喪。」他說。

「我不知道我是否還能再用Neuralink(的晶片)。」

後來工程師透過調整軟體修復並改善了連線,但這次事件凸顯了專家們長期對該技術限制性的擔憂。
龐大商機

Neuralink並非唯一一家試圖把數位科技植入人腦的公司。

例如腦機接口初創公司Synchron,其推出的Stentrode裝置旨在幫助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且植入過程比Neuralink更不具侵入性。

它無需開顱手術,而是經由頸部的頸靜脈植入,再沿血管送達大腦。

如同Neuralink,這個裝置最終也是連接到大腦的運動區。

「它能辨識一個人有沒有在想著點擊手指,」技術總監瑞奇·班納吉(Riki Bannerjee)說。

「通過偵測這種差異,就能創建出我們稱之為『數位運動輸出』的訊號。」

這些訊號接著會轉為電腦指令,目前已有10位使用者。

其中一位名叫馬克(Mark)的使用者(他不願公開姓氏)告訴BBC,他是全球首位能用此裝置搭配蘋果Vision Pro混合實境頭戴式電子裝置的人。

馬克說,這讓他得以「虛擬旅行」到遙遠地點——從在澳洲的瀑布中漫步,到漫遊新西蘭的山巒。

「我可以看到未來這項技術真正改變癱瘓者或其他患者生活的可能,」他說。

不過對諾蘭而言,Neuralink晶片仍有一個限制——他同意參與一項為期六年的研究,安裝期限到了之後,前路就變得不太明朗。

無論未來如何,他相信自己的經驗可能只是這項技術潛力的冰山一角。

「我們對大腦的了解仍是少之又少,而這讓我們得以學習得更多,」他說。

雅絲敏·摩根-格里菲斯(Yasmin Morgan-Griffiths)亦有參與本報導。
相關主題內容
BigMac4Diet

關於對應意外造成脊髓斷裂的半身不遂,腦機接口手術在瑞士已經有多起試驗性手術發表。讓完全癱瘓的病患,利用搭接的電路越過斷裂神經重新控制下肢,達到能自行站立行走的程度,雖然仍步履蹣跚,但是結果很驚人。

2025-04-07 18:24
小弟才疏學淺不能理解這是什麼


只是想到脖子後面裝了一個USB 口

然後可以幫手機充電,或是眼睛內投影,音樂直送腦神經

是這樣意思嗎?
BigMac4Diet

神經網路控制方法是電訊號傳遞,如果有外傷遭成脊椎斷裂,則神經訊號傳遞就中斷了,身體一部分會癱瘓。腦機接口是把電極片貼到大腦,引出訊號讓電腦分析,理解生理控制邏輯,初期主要應用這些訊號控制設備如義肢等。

2025-04-07 18:29
接近馬斯克Neuralink 首個受試者Noland 訓練60 小時後,在增強型使用者介面下的表現4.6 BPS

~~~~~~~~~

https://m.ithome.com/html/845974.htm

我國腦機介面新突破:19 歲病患實現《王者榮耀》《黑神話:悟空》精準腦控操作

2025-04-17 15:30 IT之家-汪淼

IT之家4 月17 日消息,根據腦虎科技今日消息,在天橋腦科學研究院(TCCI)的支持下,腦虎科技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陶虎/ 週志濤研究員團隊,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開展的高精度實時運動解碼臨床試驗再獲重要突破——一名19 歲右側額葉

透過累積19.87 小時的Center-out、WebGrid 等經典典範訓練,受試者實現了對經典遊戲《吃豆人》、《戰車大戰》和大型複雜遊戲《王者榮耀》、《黑神話:悟空》的精準腦控操作。



不僅如此,基於腦虎科技自主研發的XessOS 腦機操作系統,受試者可透過意念流暢地上網和操作各種App(嗶哩嗶哩等)、控制智慧輪椅和智慧家庭設備(燈光、窗簾等),顯著提升運動功能障礙群的自主生活能力。

研究團隊基於256 通道柔性腦機接口,透過擷取局部場電位訊號(LFP),將其與螢幕遊標運動軌跡即時映射,形成視覺回饋閉環控制機制,進而透過XessOS 腦機作業系統實現對外部設備的精準操控。



在訓練過程中,採用經典的Center-out 實驗範式校準解碼模型:透過位置-速度卡爾曼濾波演算法,將256 通道皮質腦電訊號(ECoG)即時解碼為遊標速度指令,使受試者快速掌握閉環神經光標的控制能力。隨著訓練時長增加,運動想像控制的精準度與速度顯著提升。

為進一步強化腦控能力,引入WebGrid 範式,要求受試者透過運動想像將遊標移動至指定目標方格。透過逐步增加網格複雜度,受試者的腦電控制能力持續優化。在解碼器效能達到穩定後,可透過XessOs 系統擴充至多場景應用。

XessOS 是腦虎科技自主研發的腦機作業系統,其核心在於高通量腦電訊號即時運動解碼演算法和開放式外掛程式( plug-in)架構。

本系統整合即時腦電訊號解碼與互動增強雙引擎,透過毫秒特徵提取及運動意圖解析,轉換為電腦控制指令。搭載深度學習模型與訓練範式,可依據使用者腦電特徵實現每日自我優化,攻克神經訊號漂移難題。



經過累積19.87 小時的訓練,受試者在增強型使用者介面下遊標腦控表現達4.07 位元/ 秒(IT之家注:接近馬斯克Neuralink 首個受試者Noland 訓練60 小時後,在增強型使用者介面下的表現4.6 BPS)。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研究員週志濤介紹:“這個反應速度逐步接近正常人使用傳統滑鼠的操作水平,有力驗證了腦機接口技術在複雜場景應用中的可行性,為運動障礙患者的功能重建提供了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臨床試驗過程,受試者狀態良好,全程表現優異。試驗結束後,華山醫院醫師團隊藉由腦虎科技自研的256 通道柔性腦機介面精準定位癲癇病灶,成功實施病灶切除手術,使受試者運動功能區得以完整保護,恢復後的受試者未遺留任何功能障礙。

目前絕大多數腦機介面都拖了一根金屬“辮子”—— 電源線和數據線,用來連接腦機接口和數據處理設備,“我們下一代無線版本的腦機接口產品已完成研發設計,”腦虎科技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陶虎透露,“預計今年會開展相關臨床試驗。”

此次突破性進展,相關工作得到天橋腦科學研究院(TCCI)的支持,並獲得上海市科委戰略前沿腦機接口專項項目、上海市經信委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先導產業創新發展項目、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等項目,以及中國神經科學學會腦機產業與互動分會、上海市未來市未來腦機中心健康協會的支援機構支援機構。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連結(包括不限於超連結、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於傳遞更多訊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責任編輯:汪淼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