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畢節大方縣烏鴉洞探險


長輩已逝,宅爸無意間在微信看到的視頻,稍加編輯後上傳 YT,供後世參考
1949 窮困偏鄉轉進台灣的一座跳板
依據當年貴州人口數,宅爸能生於台灣的機率是百萬分之一
2024-10-09 18:27 發佈

畢節鄉親回覆
這座1939 蔣介石建立的航空引擎工廠曾經當作抗日景點收門票參觀,現已荒廢封閉

p.s
大后方的四川&雲南建廠條件皆優於貴州,但不耐日機轟炸


可以把它想成 1940年代貴州版的 tsmc
大時代考驗下,政府有需求,但仰賴海歸派精英領導,才能築夢成真的西方文明之一

BigMac4Diet

記得以前看過的資料,二戰後,還在中國大陸的國民政府曾跟英國談過勞斯萊斯渦輪噴射引擎技術移轉。

2024-10-09 23:59
ai_0301
ai_0301 樓主

戰後經費緊縮,不了了之

2024-10-10 16:29

圖文摘要

蔣介石毛澤東同樣重視該工廠並題字的一面牆 !


補充 : 1965 中蘇交惡,毛澤東將軍需工廠遷至三線,以防核打擊
故影片中出現若干1960後生產的中製機具,並非抗日時代 KMT 購買的機具

1949年11月25日,解放军十六军四十七师解放大定县城 (后改名大方縣),接管了航发厂。
当时厂方留下员工400余人、机器和各种物资400余吨。
最终到达台湾的机器设备大约只有五成,抵台官兵员工约占全厂三分之一

1952年9月,毕节专区师范学校迁来羊场坝,次年4月份,因毕师几个学生用油毡作火把
进乌鸦洞游玩,不慎引起火灾,大火将二楼部分木质地板烧毁。 
註 : 先父即該校畢業生,大概 1946 畢業,加入 AEF,明智地選擇來台灣 !

用白話文解釋一下 AEF 的緣由
1) tsmc 最先進的16A 晶圓廠欲蓋在花蓮 - 佳山基地內
交通發達,資源豐富的四川盆地 & 有滇緬補給線的雲南皆難以躲避日軍的轟炸
vs 台灣西部平原無天險可守
2) 文盲佔大宗的貴州偏鄉,需召募專科以上畢業生培養組裝航空引擎
當地念過小學,識字的都不多了,竟然指定專科以上 ?
3) 1940 貴州偏鄉的何種家庭可以供給 & 培養文化人 ?

常識 : 1941/12 - 1945/01 日軍完全切斷中國對外的海陸補給線,盟國物資只能靠空運
常識衍生理解題
1) 1944 盟軍在歐亞戰場全面反攻軸心國 vs 中國戰區 KMT 無力發起大規模反攻
四川盆地號召十萬青年十萬軍 ? 缺乏糧草,武器.彈藥 .....etc
參考緬甸境內的新一軍,從印度補給,打得日軍節節敗退
2) 1950 朝鮮戰爭,美軍奉令不得越境摧毀蘇聯補給線
PLA 補給援援不絕,可以對抗聯合國部隊
越戰 ............... 道理一樣

建廠條件差到不行 & 建廠難度高到破表 !!!
因為 AEF 建於畢節,日後誕生了宅爸 ............. 真是天意 & 奇蹟

海陸補給線被日軍切斷,貴州建廠難度有多高 ?
參考 1945 中印公路通車,補給車隊翻山越嶺終於抵達昆明
vs 韓戰時,蘇聯在東北補給走得是鐵路+平原
知識分子小常識 : 發動反攻戰役的補給線需靠鐵路,中印公路運量難比鐵路
四川的 KMT 只能小打小鬧,騷擾日軍 vs 緬甸的孫立人可以玩大的

牆內西瓜視頻找到未封閉前的介紹短片,沒啥流量
AEF 後裔宅爸側錄上傳 Youtube 供世人參考

大力發展觀光有成的貴州省,這塊稀有罕見的洞穴確荒廢了 ?
牆內有好事者發視頻,也缺乏流量關注

宅爸推敲幾個原因
1)它並非解放軍的戰史里程碑,與共產黨完全無關 !
2)洞穴內太多國府期間的人物照與標語
全數移除 ? 沒有國府影子,根本不知 1939-1949 在此幹啥 ?
3)觀光收益不大,遊客喜愛欣賞戶外美景,逛山洞 ? 壓迫感甚大
除非是上古生物棲息地,比較有吸引力



宅爸繼續深耕 ......
民國27年(1938年),貴州省政府決定在畢節中學的基礎上成立省立畢節師範學校
校址在畢節文廟內, 註 : 當時先父12歲,才上初中

1938-1945 抗日期間,如同西南聯大
虽然地处边远、校舍简陋,但特定的历史背景,赋予了这所学校教育救国的理想。
从全国各所大学流亡到毕节的师生,用他们的爱国激情为年轻的毕节师范学校注入了浓厚
的大学精神。
此時偏鄉學校反而聚集了來自全國的青年才俊 ! 實力超強
各位知道新竹實驗高中吧 ? 它不只是新竹本地人的資優孩子

1945 抗戰勝利,全國青年才俊陸續返鄉,如張忠謀從重慶的南開中學回到上海念高中
1946 先父20歲,畢業於師範學校,隨後進入需才恐急的 AEF
1949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畢節,同年12月,中共畢節地委接管學校,
先父在祖父鼓勵下,隻身隨 AEF 撤往台灣

此後回歸偏鄉本質 ....... 屬於三線本科學校
省立畢節師範學校被畢節地委更名為貴州省畢節師範學校
1952年,學校從畢節縣城遷往大定縣羊場壩(今大方縣羊場) - AEF 所在地
1961年,畢節師範學校合併了1958年遷入畢節的貴州省民族師範學校
1966年,該校從大方縣羊場壩遷回畢節,校舍在縣城東郊
文革開始啦 !!!
1975年,貴州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停辦畢節師範學校,並在其基礎上改辦畢節五七師範大學
文革結束 !
1981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貴陽師範學院畢節專科班升格為
畢節師範專科學校,脫離師範學院建制,由貴州省教委領導
1992年6月2日,國家教委批准該校改名為畢節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05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正式批准畢節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畢節教育學院合併
組建本科層次的畢節學院
2014年5月23日,畢節學院改名為「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