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民國24年曾推行過簡體字 大部分與今大陸採用的簡化字相同

漢字自古就存在異體字現象,也就是一個字有多個字形,簡體字大多都是歷史上廣泛採用的筆畫較少的異體字,而並非中共發明創造的。

其實馬英九的識繁書簡的倡議非常好,可惜台灣被意識形態支配,看到簡體就如臨大敵,可悲。
民國24年曾推行過簡體字 大部分與今大陸採用的簡化字相同

民國24年曾推行過簡體字 大部分與今大陸採用的簡化字相同

民國24年曾推行過簡體字 大部分與今大陸採用的簡化字相同

民國24年曾推行過簡體字 大部分與今大陸採用的簡化字相同

民國24年曾推行過簡體字 大部分與今大陸採用的簡化字相同
2023-05-04 15:43 發佈
a_Hanja_fan wrote:
簡體字大多都是歷史上廣泛採用的筆畫較少的異體字,而並非中共發明創造的。

其實馬英九的識繁書簡的倡議非常好,可惜台灣被意識形態支配,看到簡體就如臨大敵


前面沒錯但後面不對吧 ?

你圖裡其實很多簡字日常書寫時常寫到

尤其是過去電腦化還不普遍的時候
a_Hanja_fan
a_Hanja_fan 樓主

民進黨側翼經常攻擊別人用簡體字,但是他們自己用就沒問題。[大笑][大笑][大笑]

2023-05-04 22:02
我認為現在的簡體字,應該把簡化的“部首”恢復,整個字體看起來才會好看。
譬如說:言,金,食,糸,見,貝等等。
a_Hanja_fan
a_Hanja_fan 樓主

tnkk01 一對一簡化是比較合理的選擇,不過俗體字是不講道理的,下里巴人用的字,主打的就是方便快捷,不會寫的部件要嘛用又乂這種符號代替,要嘛找一個簡單的同音字代替。現代漢語以多音節詞為主,合併的實際影響不大。

2023-05-04 22:01
a_Hanja_fan
a_Hanja_fan 樓主

部首這些採用的是行書或草書字形,好看不好看見仁見智了。

2023-05-04 22:04
意識形態支配下,大家反而真的去學對岸的簡體字
肅清台灣終戰的日本狗
a_Hanja_fan wrote:
民國24年曾推行過簡體字 大部分與今大陸採用的簡化字相同


國民黨政府沒有推行過簡體字,因為在國會就被擋掉了,但準備推行的工作都完成的差不多了,只是從未執行。而這些推行計畫被共產政府接續執行為第一階段簡體字,後面還有台灣人大多看不懂的第二階段簡體字集和亂搞連大陸人都看不下去而推行失敗的第三階段字集。

國民黨政府推行簡體化當年是激進前衛的思維,因為54運動後知識分子主張全盤西化,認為繁體中文是阻礙中國進步的主因,棄之唯恐不及,期望能將中文拉丁化/拼音化,快速進入西方文明行列。中文簡體化的進程,遺留下來的就是注音符號,將中文拼音化。對岸到60年代還在使用注音符號,之後才棄用改為漢語拼音,而台灣則是沿用至今。
a_Hanja_fan
a_Hanja_fan 樓主

因為第一批簡化字主要是歷史上就有的俗體字或是行書草書字體,有根可循。第二批完全是來亂的,這些亂來的簡化字根本沒有生存的土壤,也根本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注音符號/拼音主要是用來輔助國語漢字讀音教學的。

2023-05-04 22:08
a_Hanja_fan wrote:
漢字自古就存在異體字...(恕刪)


漢字原本就有簡体字,這沒差!這種簡體字只是不能在官方文件或考試時使用。

但「漢字」簡化成「漢朝」人都看不懂的「汉字」就不應該了!




大陸的叫做「滿清官話」口語字,以「滿清官話」取其音,串前串後連出來的,推行普通話/國語之後才能用。

而原本的「漢字」可對應上百種漢語,也包含滿族皇室講漢語的「滿清官話」。
ria.ru dzen.ru 瀏覽器全頁翻譯沒被歐美改編的俄文吧!
tnkk01

汉圣邓仅双,同字根完全不同音。這種為簡而簡的簡體字就是來亂的

2023-05-04 19:34
a_Hanja_fan
a_Hanja_fan 樓主

秦朝人看不懂你的繁體,商朝人也看不懂秦朝的小篆。這能說明什麼問題嗎?語言文字本來就是不斷發展的。比如“斷”這個字,寫成“断”為何不行?你今天用漢字一定會追溯每一個字的構字初心嗎?還不是當一個符號用。

2023-05-04 22:29
我說白了,
簡體字破壞六書原則,
造成字音脫勾,
根本達不到掃盲的目的。
和強制節育一樣,
都是時代的侷限性釀造的悲劇型政策。
a_Hanja_fan
a_Hanja_fan 樓主

俗體字本來就不講道理,下里巴人用的,主打的就是一個方便快捷。

2023-05-04 21:58
tnkk01 wrote:
我說白了,簡體字破壞...(恕刪)


復興中華文化,先從漢字開始
當日本都還在還寫“漢字”時,漢字宗主國改為“汉字”就是亂來。
a_Hanja_fan
a_Hanja_fan 樓主

你不知道的是,“㵄”才是漢的小篆寫法喔。你寫的漢對於秦朝人來說也是“亂來”。[大笑][大笑][大笑]

2023-05-04 22:25
RentHA

我們學的是漢字,不是秦篆,不是甲骨文,也不是滿文、不是藏文蒙文,不是侗文…。漢朝以前是靠一張嘴可瞎編的「神話」,漢朝以後才叫「文化」。

2023-05-04 22:37
RentHA wrote:
漢字原本就有簡体字,...(恕刪)


應當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語言文字的變遷。你寫的繁體字,秦朝人也未必看得懂。就拿得這個字來說,本字是三部分組成:彳、貝、寸,指在路口拾起貝(通貨),但是楷書將“貝”省略為“旦”,也讓人看不懂構字本意。
colinucc wrote:
復興中華文化,先從漢...(恕刪)


你少來搞笑了。

日本當用漢字只有1800而已,搞得日本用漢字比中國多一樣。

而且你不知道日本簡化的也很多吧,一個弁字=“辯”、“瓣”、“辨”。
Audrey103

簡體字醜陋粗俗 又不符六書原則 跟本來亂的

2023-05-07 22:17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