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一词自西周就有之,但“中国”一名主要作为统一的中央王朝统治领域的泛称或正统王朝通称,基本上涵盖了地理、民族和文化意义 ,官方文件则不会使用“中国”一词。
这类似于我们称呼德国,不论他是德意志帝国还是第三帝国还是现在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到了元代,忽必烈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以公文书对外称自己所统治的领土和国家就是“中国”的皇帝。
自称大元为历代中原王朝的继承政权,各元朝统治者亦以历代中原王朝的继承者以及“中国”、“区夏”和“华夏”自居:
“上天眷命大蒙古国皇帝奉书日本国王: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况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区夏。遐方异域,畏威怀德者,不可悉数。……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
“仰惟祖宗应天抚运,肇启疆宇, 华夏一统。”
“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
“尔国朝觐中国、其来尚矣、今朕欲尔国之来朝、非以逼汝也、但欲垂名于后耳。”。
从此确立“中国”这个专有名词的法律地位。
这个概念也被明清继承,虽然国号称“明”或“清”,但对外仍自称“中国”。比如朱元璋的讨元檄文,全文900余字,“中国”一词就出现了10次。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