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目前大宗进口原材料价格暴涨(天然气,煤,化工材料等等)
2.国内企业收到大量的海外订单,产能进一步扩大,出现产能过剩,出口价格竞相杀价持续走低。
目前大宗商品和出口价格的定价权都在国际资本手上,人家赚得盆满钵满,你却累死累活并且耗费大量资源才赚一点点
3.一旦国外疫情收尾,全球产能恢复,订单量缩减。
国内企业一边积压大量成品库存,一边是积压高价原材料,中间是已经扩张的生产线。一旦到这个局面国内企业就更难生存下去。
减产的好处:
1.由中国夺取定价权(包括原材料和出口商品)
减产之后,对原料的需求就下降,原材料的价格也会跟着下降(成功例子:铁矿石价格)
减产之后,出口商品的产能下来了,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去了
2.对着深陷通胀的鹰酱再骑脸输出一波通胀,火上浇油
3.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布局碳中和
代价:
国内大量的中小型企业日子不好过
建议:
1.不要盲目扩张,不要盲目乐观
2.不要囤积居奇,尤其是原材料
3.备货计划要慎重,不赊账,保持稳定的现金流
4.熬下去,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