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商務部網站11日消息,今年以來,以人民幣計(下同),1-8月進出口、出口、進口金額分別為24.78、13.56、11.22兆元,創歷史同期新高。8月當月,進出口、出口、進口金額分別為3.43、1.9、1.53兆元,創單月新高。呈現出增速仍維持較高水準、貿易結構持續優化提升、外貿創新發展能力逐步增強等特點。
商務部分析主要特點如下:
一是增速仍維持在較高水準。
1-8月,進出口延續了去年第4季以來高增長勢頭。從同比看,進出口、出口、進口分別增長23.7%、23.2%、24.4%,均為10年來同期最高水準。從兩年平均增速看,進出口、出口、進口分別增長10.8%、11.2%、10.3%,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
二是貿易結構持續優化提升。
與新興市場合作更加緊密,對新興市場出口占比提高1個百分點至49.8%,拉高整體出口增速12.5個百分點。出口繼續向價值鏈高端攀升,機電產品出口增長23.8%,占比提升0.3個百分點至58.8%。手機、電腦、汽車出口分別增長9.2%、12.7%、111.1%。
民營主體競爭力不斷增強,出口增速高於整體5.1個百分點,占比提升2.2個百分點至57.1%,拉高整體出口增速15.5個百分點。貿易自主發展能力提升,一般貿易出口增長26.3%,占比提升1.5個百分點至61.2%。
三是外貿創新發展能力逐步增強。
大陸商務部會同各地方、各部門認真落實《關於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推動各類業態融合發展,外貿功能集成聯動。
各部門累計出台近200項改革措施,持續為新業態新模式鬆綁賦能。1-6月,跨境電商出口增長44.1%。1-7月,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出口增長41.6%。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超1500家,海外倉數量超1900個、面積超1350萬平方米,建成保稅維修項目約130個。
四是對國民經濟發展貢獻突出。有力拉動經濟增長。
上半年,出口增量占GDP增量的比重達27.9%,創10年來新高。積極擴大進口,服務大陸國內大循環,有力保障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工貿易梯度轉移取得積極成效,上半年中西部地區加工貿易出口占比較去年同期提高2.5個百分點至27%,一批電腦、智慧手機、半導體等加工貿易產業集群在中西部抱團發展。穩崗就業作用凸顯。
1-8月新增備案登記的外貿經營者12.73萬家,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帶動一大批小微主體成為新型外貿經營者,拓寬了社會靈活就業管道。貢獻稅收收入。前7個月,進出口環節稅收1.2兆元,占大陸稅收收入的10.2%。
2020年中國出口百強出爐 前10大有6家來自台灣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719fin006/
兩岸關係持續低迷,但台商依舊是中國對外創匯的重要角色,根據新公布的2020年中國外貿出口百強企業中,前10名的台商中就占了6位,光鴻海集團就有9家公司入列出口百強,而廣達、和碩等集團的大陸子公司,也都貢獻至少300億美元(約新台幣8,500億元),遠高過大陸本土企業的創匯成績。
翻開中國去年對外創匯百強名單,前5大中就有3家鴻海集團旗下公司,排名第一的是鴻富錦精密電子(鄭州廠),出口額達316.4億美元(約新台幣8,900億元),如果加上排名第四的深圳富士康公司的150.5億美元(約新台幣4,200億元),以及排名第五的鴻富錦精密電子(成都廠)的146.1億美元(約新台幣4,100億元),3家公司出口額達613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7,000億元),就占了中國百強創匯企業4,60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元)的13.32%。
除了躋身前5大的鴻富錦鄭州,深圳富士康,鴻富錦成都之外,鴻海集團還有鴻富錦太原,深圳富桂,鴻富錦煙台,鴻富錦天津,深圳富泰宏, 鴻富錦武漢等,共計有9家進榜創匯百強,總出口額達827.2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3,000億元)。
不只鴻海集團,百強創匯企業中還有包括廣達、和碩、仁寶、緯創在內的台灣電子五哥,其中廣達集團的達豐(上海)創匯金額達171.5億美元(約新台幣4,800億元)排名第二,和碩集團旗下的昌碩(上海)出口金額127.1億美元(約新台幣3,600億元)排名第七、名碩電腦(蘇州)以124.7億美元(約新台幣3,500億元)排名第九,等於前10大中國創匯企業中,就有6家是台商。
至於中國企業入榜前10大創匯企業的則有華為、中石化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其中華為終端以159.7億美元(約新台幣4,500億元)排名第三,另外深圳華為也以127.1億美元(約新台幣3,600億元)排名第八。
不過,2020年中國外貿進出口金額達2.755兆美元(約新台幣77兆元),出口創匯百強金額雖達4,60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元),顯示中國外貿不僅靠大型企業創匯,還有更多中小型企業撐起一片天,根據統計中國對外貿易企業至少有500萬家之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