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因为七月十号去了南京禄口,经过机场,去了乡村。
单位在七月二十四五日大概,发微信转所有人,进出单位大楼需要绿码。当时我还是绿码,也没在意。
在七月二十六日,周一上班时进大门开始检查,没想到变成了黄码。
单位通知,黄码人员转在家办公,两周后上班。黄码经过三次以上核酸检测间隔72小时以后可以通过各渠道的12345公共平台,申请转绿码。没有申请就是十四天。不过相关核酸检验必须要做。健康码里有记录。期间也有政府部门短信要求去指定地点做核酸检测。
期间,出于自觉很少出小区。除时刻口罩外,也和别人保持两米以上距离。在小区里散步没有任何问题。黄码人员是可以进出的,不过要求是必要的情况,那就是主要指做核酸检测。其实出去也没有意思,什么地方都对黄码不开放。无聊就上网买东西,到小区门口取快递。户外娱乐于是就是在小区内放无人机。
讲实话,自己当时确实也担心,因为所去的乡村另一端确实出现了一例,不过,根据报道,是在七月十日的两周后,也就是七月二十四日发现并带走治疗的。时间上重叠可能不大,相对也安心些。
但是还是要自觉。
十天后,黄码变绿码,根据要求再休息四天正好两周。于是八月九日上班。黄码转绿后,政府相关部门打电话过来进行了确认。
上班第一天,中午,新城市广场美食走起。
老婆是先黄码的,但是很快三四天就变绿码了。大数据不知道是怎么算的。精准度还需要调整。采买的活动由她进行。
小区也有别的黄码人员,采购是自己下单委托物业送上门的。
总得说来,黄码这次确实有力度的变化。我个人不负责任猜测,主要是中央来人,为了体现更加严厉高标准的要求,黄码范围确实是增扩了,比南京市原来的黄码条件要更加宽泛一点了。原来的黄码更接近于确实有接触风险的那种。
一些没进入机场仅仅是经过周边高速的也黄码了。
因为病毒变化了,这样做法是不是更合理,我不是公共卫生专家,不发表意见。
这是城里。
再说乡下。
乡下所在村以及隔壁村,但凡有密切接触,以及次密切接触者,拉去住隔离宾馆了。宾馆不都是在南京。有不少去到周边地市,如镇江什么的。
网传上百辆大巴是确实。很多是家人有在机场工作的家庭。
隔离宾馆条件有好有一般,因为毕竟政令下的太快,先保证都落实来不及更多考虑条件均一。总体上,抱怨有,但是也有肯定政府做法的。多数还算是安排的能接受。满意?哪里都没有家里自在的。看到视频,就是无聊地闷在宾馆。头天还是有些乱,比方早上九点才上到早餐,毕竟忙了一晚上整理收拾行李,不过后来平稳下来就抱怨很少了。因为老婆当地有很多亲戚也加入了很多微信群所以了解一点细节。
老岳丈老岳母所在村封闭了。每家院门加了门磁,进出都有记录控制。并没有那种钢钎焊门什么的。村里有志愿者送米面肉鸡蛋,份量人均管够。据丈母娘电话里说,村里发的肉还真心质量蛮好,是猪的比较好的部位的肉什么也还新鲜。志愿者主要是村干部和社区干部。油食用油据说是村里某富裕户捐赠的。
村民也在比较,不同的村比较发的东西,差的就微信群里抱怨,好的就沾沾自喜。也有群里要求迁户口到隔壁村,因为那边发的东西好。其实,我看也就是调侃,因为发放都是免费的,无非采购的批次不同,东西有参差不齐;志愿者人手不够,送到时间有先后。也有村民确实爱占小便宜,反复要拿,村长就在微信群里大声训诫说是都是数好份数的,少了就得再买,要求大家自觉。
老人家封村期间的娱乐就是看电视。再有就是院子里遛狗。也是两周。据说,两周后可以出户,但一周内不要出村。
南京这波大概快接近尾声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