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请问各位,贵岛有没有检测出过“伪阳性”?

我实在不太明白“伪阳性”是什么意思,用错试剂了吗?

中国的新冠患者中有一类“无症状感染者”(同样当做新冠感染者流程处理)在疫情简报中是单列的,这是不是你们陈老板说的“伪阳性”?

我google了半天,除了台湾,就只有日本有在2019年1-3月份的500人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样中,检测出了2名阳性,加藤大臣说“可能是伪阳性”之外,没有相关伪阳性的说法。
日本官方的依据是“2019年1-3月,新冠病毒还没流行。”但是,这个主观认为,没有科学依据支撑。
现在哪两个阳性血样已被毁,成了无头案。

请问贵岛有没有检测出过“伪阳性”?
“伪阳性”又是怎么定义法?
是像日本哪样19年12月之前的就算“伪阳性”,还是核酸检测为阳性但无症状?
2021-01-30 18:27 發佈
本島檢查最常看到的是陰性,主要是島上有結界,出了島再檢查就不一定了
提出這種問題時,究竟知道如何使用 Google 查詢嗎?看得懂繁體中文嗎?
我不在意使用簡中與否
比較在意問題內,文化素質。

依照本人理解,所謂偽陽性
基本上是錯誤資訊。偽陽性反應
的近似語是弱陽性。也就是有
病毒反應,但不足於定義的
病毒感染力。用數字來說,
經過反覆培養的CT次數決定。

之所以稱錯誤資訊,理由也在
經過感染,是否病毒會在人體
自癒作用下,消失其病毒感染力?
按照目前發生的傳染性疾病定義
不太可能因為個體能力,阻斷
不讓病毒感染,甚至被感染治癒後,
並不保證不會再受感染。

造成檢驗出現錯誤資訊的原因
有很多,不一一列出,只要知道
是試驗沒有得出正確結果即可。
Brian 168 wrote:
我不在意使用簡中與否(恕刪)


所谓假阳性只会存在抗体检测的情况吧,哪是因为有流感等其他抗体。

核酸检测也会出现伪阳性? 机率不大吧,大陆几千万几千万的测也没听说过。
Brian 168 wrote:
我不在意使用簡中與否
比較在意問題內,文化素質。

依照本人理解,所謂偽陽性
基本上是錯誤資訊。

你確定偽陽性是錯誤資訊!?
你是一定要逆時鐘逆到底嗎!?
你這樣不怕被查水錶嗎?!



十里快哉风 wrote:
所谓假阳性只会存在抗(恕刪)

兩岸之間用語是不是一樣
我不太確定,根據看到台灣新聞,
稱為偽陽性(稱假陽性較少)者
多用於抗體抗原快篩。這些檢查
方法,我無法確定各國是否一致。
推測類似但可能不同。因此產生
因為採樣及測試結果不符,確實
有可能。

至於使用核酸檢測(PCR),其實
PCR也有不同方式例如RT-PCR。
不過算是目前最為準確,但耗費
時間的方法。
正常來說,核酸培養應該沒有例外。
不過本人不是醫學專業,不能清楚
實際狀況。
L01NM wrote:
你確定偽陽性是錯誤資(恕刪)


偽陽性,本來就是非感染狀態。
請問你官方對偽陽性定義,
是感染者/非感染者 哪一種?

本人有提到,測試手法 判定
任何一種檢驗可能影響的因素?
使用快篩,在非感染者(應出現一條)
身上,因為有經過其他檢驗或流感…
檢查出抗體抗原,出現感染者(兩條)
的快篩結果,這會是正確資訊?
Brian 168 wrote:
兩岸之間用語是不是一(恕刪)


预防性筛检不能只查抗体吧,我说的核酸检查应该是你说的PCR,大陆一般都是用这个检查,当发现有症状且核酸检测为阴性时,才辅以抗体检测。

我做国家医保系统接口程序服务的,最近经常接触疾控中心,像河北省疫情红区的普筛都是把人隔离在家十五天,共做三次核酸检测,隔七天一次,一般是在医生到住宅小区,不准使用小区建筑,院里支起帐篷,志愿者组织民众每十个人一组下来采样,十人混采,放到一个盒子里,如果这十个人的采样出现阳性,就会把这十个人连带家属带到医院隔离,然后再采检每个人。

看他们的照片居然有用叉车把一箱箱的样品运到检测中心,这么大的量,我还没听到过有假阳性。
全世界的國家都只怕偽陰性,只有政治防疫的國家才會廣告有偽陽性的存在。若從台灣輸出國外60幾例的數字合理推測,台灣高CT低病毒量的感染者有不少。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