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都在吹中國汽車產業將超過日本?

中國汽車比不上人家國外啦
你們自主研發哪一個形號的發動機享譽全球了?
中國主要是想搞電車這塊
電車應該比汽車簡單
用的是馬達不是發動機變速箱
主要是要搞好電池這一塊
QQ哥 wrote:
中國主要是想搞電車這塊
電車應該比汽車簡單
用的是馬達不是發動機變速箱
主要是要搞好電池這一塊

扬长避短
欧美日汽车搞了一百多年了,搞不过也正常
专利技术护城河已深不可测
电动车,大家起步时间都差不多
中国大陆就有机会出头
就像当年德军与其强攻马奇诺防线,不如绕道比利时直插巴黎
各们小伙伴一定要切记,在网上撕逼的最终目的是:气死对方,而不是说服对方!只怼1450,误伤请见谅。
不單單是電車,在互聯網產業上日本也是落後了,加上這兩年貿易逆差不斷在擴大,可以說已經是日落西山了。
mjh1021 wrote:
扬长避短欧美日汽车搞(恕刪)

不過我認為電動車難度低
你技術上要贏別人不太可能
你只能價格賣的比別人便宜
出口可能也不太行
他國也會有保護國內產業
你們只能靠國內市場
bulldog2005

給你們的資料看完了嗎?還在吹?全球出口電動汽車最大的國家是誰?

2022-06-28 18:24
QQ哥 wrote:
不過我認為電動車難度低
你技術上要贏別人不太可能
你只能價格賣的比別人便宜
出口可能也不太行
他國也會有保護國內產業
你們只能靠國內市場

相对汽油车难度可能是低一些
正是这样,大家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然后比拼的就是生产能力和供应链了,这正是中国的强项
至于价格,同等级的国产车还真的没有比特斯拉便宜
我在蔚来ES6和ModelY上纠结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选了比较便宜的ModelY,补贴完28万多人民币
当然,也有不喜欢换电的模式的因素,有家充,不想为蔚来的换电站买单
至于市场,如果都只吃本国市场,那中国车还是妥妥的第一
新能源车是未来,但我的观点还是电车与氢能源各有优势和劣势,胜负未定,鹿死谁手还需要时间检验
各们小伙伴一定要切记,在网上撕逼的最终目的是:气死对方,而不是说服对方!只怼1450,误伤请见谅。
bulldog2005

28萬...你賺到了。我買了快30萬。還在漲價中...

2022-06-28 18:25
QQ哥 wrote:
不過我認為電動車難度(恕刪)


那會
電池馬達晶片三項作到有市場性
難度會低嗎?
QQ哥 wrote:
不過我認為電動車難度低
你技術上要贏別人不太可能
你只能價格賣的比別人便宜
出口可能也不太行
他國也會有保護國內產業
你們只能靠國內市場




用三電拼出來一臺車,門檻不高,甚至家用領域做到不錯的傳統駕駛體驗現在也已經不是什麼問題。我開2020版Kuga 250ST的陸版銳際ST,今年開過比亞迪宋plus DMI,綜合體驗至少是相當,科技配置和享受配置上甚至更高。
甚至日本車企的驕傲混動技術已經也不是什麼門檻,比亞迪深耕20年推出的DMI技術已經在綜合油耗和動力/靜音表現上贏過兩田車型,DMI車型去年到今年的爆賣就說明問題。而且為了和比亞迪競爭,吉利長城長安奇瑞各家的新一代混動技術都已經推出。

用車聯網和全車智能化系統達成高水準體驗,這個就有門檻了,不但對車企水準有要求,要還需要政府和企業的系統化協作。

理想已經開放預售的新版L9出廠就按照Level4級自動駕駛進行硬件配置。實際上軟件的刷新和投用只待法律法規放行。日本在這方面就落後太多。

國內市場有何不可,畢竟規模都已經比美國市場大,足夠給數家自主車企提供銷售和技術進步的空間。何況每年的汽車出口增量數據擺在那裡,1950年代歐美對日本車也是類似現在對中國車的評價,然後沒多久…
PTT滲透完換01
中國會把電動車搞的跟手機一樣
最後一定在低階內捲到沒利潤
中國搞電動車的模式跟手機很像
共匪一员

这个一定会,也许还会卷到全世界,例子多了,慢慢看吧

2022-06-28 14:01
吹牛、謊言與胡說八道

內地三寶
王当当

这三点倒是和民退党有87%像,你说呢,塔绿班

2022-06-29 18:03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