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香港房地產!!!

嚇死人了....還是香港人的薪水都很高???


2010年人均GDP (美元)
香港:31700
V.S
台灣:18700


土地面積 (平方公里)
香港島:78
香港全域:1104
V.S
台北市:271
新北市:2052
台灣全島:32260


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香港島:18000
香港全域:6380
V.S
台北市:9700
新北市:1900
台灣全島:640



來源:Wikipedia

aaaa2015 wrote:
...收入只有人家一半左右, 房價跟人家差沒多少, 很了不起了!! 不要在那邊看輕自己, 再漲下去台北市就世界第一了?? ...(恕刪)

台北市的人均收入是亞洲第二高,僅次於東京(有資料可查,請自行查證),
依照你的收入論,台北市的房價比香港高似乎是合理的.

eeer wrote:
台北市的人均收入是亞洲第二高,僅次於東京(有資料可查,請自行查證),
...(恕刪)


做這個研究的台經院有解釋主要是因台北市戶籍人口數較少,

因此才會有這麼高的數字,但台北市產值,

乃匯集台北縣市、基隆市、桃園縣等就業人口,

所以實際沒有那麼高!
你指的是這篇吧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6680

他寫的是人均GDP

GDP不等於實際上的收入

去查查看一樣的工作在香港薪水多少 在台北市薪水多少比較實際吧

怎麼這麼看不起台北市的房價呢
去查查看一樣的工作在香港薪水多少 在台北市薪水多少比較實際吧

怎麼這麼看不起台北市的房價呢


我認識一位朋友

當初在香港大學剛畢業

起薪是9400元港幣

我們普遍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大約是在24000~29000台幣之間

所以與GDP的比率感覺上相差不多



純討論薪資這塊

這樣說吧

元朗天水新界有沒有房子給人民住?

一定有阿~ 但為何居民一定要往九龍港島擠?

還不是房地產界的名言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這就與 台北市 VS 大台北 VS 台北周邊 是一樣的


當那些所謂的內地資金觀光收益要進駐台灣時

我相信真正得到大部分利益的 還是大型企業

而我們中小企業商家攤販 只能吃那掉下來的 菜渣肉末


我這就有一間1F+2F 位於觀光客常去的免稅店 正上方

是租給國內糕餅業龍頭之一

當初在談的時候 對方高層就有聊到

租這種地方 賣幾塊餅 能回本嗎? 能賺錢嗎?

怎麼可能會賺錢呢~

想當然爾 人家龍頭來承租這間 連我自己都覺得價格很貴的超大坪數

只是為了打形象廣告

好讓內地的遊客覺得 這間龍頭在台灣是真的市占率第一名

所以他們回去後 能夠做二次間接廣告 讓內地的消費者心安

一切都是為了更大的市場在鋪路 所以才會甘願每個月在我那邊燒錢

聽到這裡

雖然我是既得利益者 但看到台灣人民那種期待陸客的心

心情卻也跟著沉悶了起來

你們真的以吃菜渣肉末為樂嗎? 還是已經準備好 披上助紂為虐的斗篷 讓自己俯瞰那些基層人民?

juser98 wrote:
我認識一位朋友

當初在香港大學剛畢業

起薪是9400元港幣

我們普遍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大約是在24000~29000台幣之間

所以與GDP的比率感覺上相差不多)


這段這樣比有點簡化

香港的大學錄取率很低,不到四成
台灣的大學錄取率是九成以上
以前台灣的大學錄取率低當然平均會高一點,現在廣泛大家都是大學生,薪資就看你之後能力或學校.而非一句大學生

另外香港沒有最低薪資的保障
所以低薪的薪水很低
可以查麥當勞和肯德基的時薪和薪資就知道,跟台灣很接近
總之香港是貧富差距是世界第一
香港是極度信奉資本主義機制的社會
有錢的很有錢,窮的很窮

香港貴在於吃和住,買車買名牌購物等等都沒有稅金
醫療福利等等是比台灣好,公共設施也比台灣好
若能跨過吃和住的門檻,其實香港很好活
只是普通中產階級老百姓,光是被吃和住的門檻就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總之我覺得現在的香港是給富人和高階白領階級生活的城市
但是遍地的大賣場,擺的都是歐美的品牌,看久了實在很膩
別說一般民眾開的店鋪抵不住高漲的店租
連香港的本土財團都無法抗衡歐美國際大財團的進駐
總覺得在這樣下去
香港好像不再是香港
這段這樣比有點簡化

香港的大學錄取率很低,不到四成
台灣的大學錄取率是九成以上


這樣講是沒錯

但既然討論薪資水平

這當然是一種比法

不然影響因素實在太多

想當初我考聯考時總錄取率勉強上6成,照理說普遍起薪應該不錯摟?其實並沒有

大學容易唸或許多少拉低了一點起薪標準,但沒你想像中的多,大環境的因素反而比較重要

況且台灣的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大有人在

就算有工作也有一堆人領過22K

當然也有沒念大學,錢賺飽飽的

那要怎麼比?


所以我覺得比GDP雖然攏統

但至少是一個方式



juser98 wrote:
這樣講是沒錯但這裡既...(恕刪)

Sorry!! 我對不起大家 害這棟樓歪了
其實我只是想講
台北市除了文山北投萬華區外, 每坪開價70-80起跳, 扣掉公設換算成室內實際坪數, 也差不多100萬起跳, 皇翔f4開價300萬公設比35%換算室內實際坪數每坪300/0.65=461萬, 和香港也沒差多少, 台北市很棒的

easthero wrote:
ngokchai 是...(恕刪)


其實我只是覺得討論什麼都好,都應清楚自己對所討論的話題有多了解及正確才發表己見。

世界任何大城市都必定有貧富懸殊及低下階層,所以才衍生出社會福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好,都逃不過有...富有及有...沒有。

要了解香港真的很容易,現今網絡資訊發達,基本在互聯網搜一搜就有相關資訊,起碼台灣都沒網絡封鎖。

要了解香港房地產嗎?只要上網搜尋就有所有香港樓宇的成交紀錄資訊,完全是所有都公開的,而且提供的網站很多,根本不用猜測,以下連結是其中一個。

香港地產資訊成交紀錄

要了解香港的就業市場嗎?網上就有各大大小小的香港職位招聘市場資訊,同樣是隨隨便便就能搜尋得到。

低下階層可以到香港的勞工處求職: 香港勞工處

公務員職位資訊: 政府職位空缺

市場資訊: 求職資訊

經濟好每個人都希望,但反觀香港人現今最關注的並不是經濟要有多好,

正正就是因為經濟好但為市民帶來的得益少更甚是影響香港人生活質素下降,導致香港人更關心民生大於經濟。

自由行: 最大得益是地產商同大商家,香港市民?要面對自由行所帶出的物價高漲問題!
例如:

奶粉300多港元一罐,還沒有自由行前100多港元一罐。

商舖租金A&F出價高達七百萬元,原先月租只有約二百萬元,自由行搶購名牌導致。

衝港生孩子,私營醫院不斷加價,港人購買的醫療保險保額變相縮水,公營醫院因為雙非孕婦佔用本地醫療資源沒有足夠床位給香港本地孕婦,本地孕婦又負擔不起私營可到哪裡生?

租金貴自然什麼都貴,香港人並非針對自由行,而是希望香港政府正視商家賺到盡衍生出的社會民生問題。

香港樓價貴到什麼地步?香港新市鎮將軍澳區新樓盤100平方米不夠發展商價單售1400萬港元,頂層250平方米5000多萬港元

香港將軍澳地理位置大概只等同於台灣新北市的淡水,所以可想而知是在淡水買大安區樓價。

香港人現在比以前更追求公開公正透明,所以真的不用猜測,上網搜就一清二楚,不應輕言豪語,凡事多了解事實之全部。

在現今年青人上網比看書多,網上多一點正確言論對下一代也比較好,香港人今天面對的真的有可能是台灣人將要面對。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