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

兩岸統一的優缺點分析

ant1964 wrote:
本人以往是黨外時代....(恕刪)


问了一下豆包,列出的好处如下:

一、经济发展迎来全新格局,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1. 融入更大市场,释放经济潜力
大陆拥有 14 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和持续升级的消费需求。统一后,台湾可全面融入大陆经济体系,享受零关税、低壁垒等便利,台湾的高科技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等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可依托大陆的市场需求和制造能力实现产业链协同升级,农产品可更便捷地进入大陆市场,解决销售瓶颈。
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降低发展成本
两岸将在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实现深度对接,比如修建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实现电力、天然气等资源高效互补。这将大幅降低台湾企业的物流成本和运营成本,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同时让台湾民众享受到更便捷的跨区域出行和生活服务。
3. 民生保障全面升级,共享发展成果
统一后,台湾民众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将获得更多便利。例如,两岸学历互认更加顺畅,台湾学子可更方便地就读大陆高校并就业;医保、社保体系互联互通,台湾民众在大陆生活、工作的保障更完善;大陆的脱贫攻坚经验、乡村振兴模式也可助力台湾改善基层民生,缩小贫富差距。

二、安全环境彻底改善,告别 “棋子” 命运
1. 摆脱外部势力干涉,实现真正安全
长期以来,台湾被某些外部势力视为 “遏制中国发展的棋子”,导致台海局势紧张,台湾民众的安全始终面临潜在风险。统一后,台湾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彻底摆脱外部势力的军事威胁和政治操弄,不再有 “被卷入战争” 的担忧,获得稳定的发展环境。
2. 内部社会更加稳定,聚焦发展议题
两岸统一后,困扰台湾的 “统独” 争议将彻底消除,政治内耗大幅减少,台湾社会可集中精力解决经济民生问题,比如改善住房、就业、青年发展等实际议题,避免资源浪费在无谓的政治纷争中。

三、国际空间显著拓展,提升台湾的全球参与度
1. 以中国一部分的身份参与国际事务
统一后,台湾将以 “中国台湾地区” 的身份,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组织和活动。例如,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中,台湾可依托大陆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参与更多涉及经济、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为台湾民众争取更多权益。
2. 共享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资源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统一后,台湾民众可共享中国的外交资源、国际援助、海外保护等,例如在海外遇到困难时,能得到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及时保护,如同大陆公民一样享受 “祖国后盾” 的安全感。

四、文化认同深度融合,传承民族荣光
1.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增强民族自信
两岸同属中华文化圈,统一后,台湾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将与大陆的多元文化进一步交融,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台湾民众将更深刻地理解自身的民族根源,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再受 “去中国化” 教育的误导。
2. 共享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
中国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科技的崛起,更是文化、文明的复兴。统一后,台湾同胞将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参与到这一伟大进程中,在科技突破、文化输出、国际舞台等领域贡献力量,与大陆同胞共同书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实现 “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的尊严与荣耀。
懷托摩 wrote:
问了一下豆包,列出的...(恕刪)


我好奇的是有多少人相信
你都信嗎?
你覺得這樣的論述經得起實際的狀況的挑戰嗎?
你覺得實際的正確率有多高?
或者換個方式好了
隨便抓一個
實際可能的狀況會是你貼的那樣嗎?(你自己想不要亂查這類有固定立場出處的資料)
economic wrote:
我好奇的是有多少人相...(恕刪)


没错,我没那么乐观,但我还是认为,两岸终将统一,现在只是时间问题,不以个人好恶而转移。
我个人更倾向于井水不犯河水,哪怕老死不相往来也好。唯一觉得应统一的理由,就是可以让整天造谣抹黑中国的闭嘴,图个耳根子清静。

如果您认为两岸统一对台湾没啥好处,或说都是坏处,不妨罗列一下您认为的坏处/缺点都有哪些,以供讨论交流。
懷托摩 wrote:
没错,我没那么乐观,...(恕刪)


這我說過了阿
統一那是實力問題
我早就說了當中國壓倒美國
讓美國介入不了台灣
那台灣面臨統一基本就是個現實

至於優劣點
這沒啥好說的
台灣太大人口太多
不是澳門那樣小地方又人少
中國拿不出啥好處的
我很早就拿香港和澳門當對照
連香港民眾基本的住房和交通這種你本來認為是中國強項的在香港都實現不了改善
那何況是台灣

台灣整體狀況我前面說過了
這複雜狀況很多很難處理
統一大概海底交通這類簡易的實現機率大
但那對台灣的實際幫助不會多大的
這個可以參照港珠澳大橋
那個對大多數的香港民眾有明顯幫助?

實際過程中當然有操作空間
但我不覺得北京會真的去做
拿台灣現在被美國逼迫來說好了
北京從實際操作面上也可以選擇對美強硬說那是中國內政
美國要對台灣那得先透過中國
只要對台灣不合理的要求
那中國會納入對美談判與制裁
用這樣的操作獲取一些台灣民眾的支持(這會有效果的)
但實際上我完全不覺得北京會這樣思考
賴在賣台給美國那是事實
北京有實際作為保護自己未來的利益順便收取一些台灣民眾支持嗎?
這是個可能的政策選項之一不算沒有合理性吧
但實際狀況呢?

現實我只會說等著看變化吧
台灣內部對賴不滿與刻意不跟中國接觸有意見幾乎能當夠多人支持的主流
那後面就大機率在民意驅動下與中國接觸的增加機率很大(不是現在 可能幾年後)
改善關係機率不小
但那跟要統一還很大的距離
台灣是個島
需要國際化
要國際化但排除中國那是DPP亂搞的
可怎樣與中國開放往來不是那樣簡單的事
會非常複雜
economic wrote:
這我說過了阿統一那是...(恕刪)


在几十年去中洗脑下,台湾人认同感已发生质变,统一会产生许多问题。
个人认为,对中国大陆来说,台湾是个负资产,统一后只会倒贴,之所以不放弃统一,只是要完成历史使命。
還想統一有何好處?

只要沒有那些黨派拖累

沒有美國吸血

電價能降下來

物價能平穩

大陸的好產品能自由流入

不讓爛財團把台灣圈養起來

汙染能好好治理

基礎建設能好好落實

不要一堆蚊子館

國家政策稍微傾斜一點

讓人人能安居樂業

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還想台灣變成烏托邦嗎?

現實一點吧

知足常樂
從歷史上看,凡是操弄貨币貶值來試圖欺騙财富的國家,最終也必将被财富所抛棄。
懷托摩 wrote:
在几十年去中洗脑下,...(恕刪)


只要沒有太大的死傷仇恨
統一相當機率就跟香港差不多
甚至狀況可能比香港好一點
畢竟香港很多狀況實在是太難搞了
而台灣畢竟已經開始人口老化減少
未來台灣沒那樣多人的
且相當機率台灣未來會跟日本一樣缺乏勞動力
如果能有些中國來的補充反而可以緩解
且有些實際上的改善是可以做到的
例如台灣電網與中國連接
降低台灣電價成本與低碳化和綠電的儲存技術
台灣如果內部真的有高的認同要推動車輛的電動化
這是可以給台灣民眾帶來福利的
台灣相關車業的就業大概30萬人
但趨勢就是未來沒那麼多人存在
所以這30萬的就業在未來不是必要的
只要在相對充分就業的經濟學框架下規劃
不是沒有可操作性的
但有可操作性那是一回事
實際上怎樣選擇和執行
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台灣健保體系中國是否會參考我保留看法
這真的非常壓榨醫療相關人員換來的
雖說中國式社會主義應該更注重分配
但這相對的政府財政負擔會很大
中國不一定有條件做到
葵日月 wrote:
還想統一有何好處?只...(恕刪)


中國低價產品會打垮台灣自己也有生產的利益衝突很難調整的
拿農產品來說好了
中國進口可以壓低價格可以讓大多數台灣人降低生活負擔
但台灣農民呢?
這跟台灣內部自己的農業政策有關
沒有一定對或者一定錯
而是一種選擇
RR
RR

這種論述,就是當今汽車/電子,乃至農漁產品,台灣人宰起自己人毫不手軟的底氣...要我們繼續承受貴又爛的商品只為你們能繼續吸血,那我只能舉雙手歡迎對岸各種商業把你們輾死。

2025-08-07 15:10
RR
RR

此處"你們"指那些壟斷不進步的台灣產業,不是針對你

2025-08-07 15:11
economic wrote:
中國低價產品會打垮台...(恕刪)


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不要小看台灣農民

他們可以走向精緻化高級化

尋找到差異化的利基

如果做不到

那就是靠政府補助的拖累

早點轉型做別的工作也好

世界是競爭的

也是靠著競爭向前進步的



其他產業一樣

比如扶不起的台產汽車

就讓他倒阿

汽車從業人員可以跳槽到比亞迪,長城等企業

痛的只是被慣壞的資本家
從歷史上看,凡是操弄貨币貶值來試圖欺騙财富的國家,最終也必将被财富所抛棄。
葵日月 wrote:
econom...(恕刪)


不用呀,如果,全世界沒有國界
種田的就去適合種田的地方
做機械的就去機械的聚落
全世界不需要有任何族群而起的障礙
不用做的效率的生產,不會把資源,財富用在無謂的對抗
所以
兩岸統一,各自可以到他們適合的地方去
資源與人力的運用會更有效率
  • 7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