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wrote:所以中國在不短的時間裡其實兩邊的國際貿易都沒得參加基本上屬於相當封閉的 90年代,兩岸恢復交流,家人返鄉的第一印象是震撼的 !定居雲南/楚雄的叔叔來接機,一身正式的列寧裝 不過今日進步很大,城市已資本化
共匪一员 wrote:确实改革开放前,大陆(恕刪) 有個角度的看法是80年代弄太多福利了然後90年代就支撐不住了債務高國企大重組那其實是個很大的決策然後加入WTO其實也是內部有很多利益衝突事後看覺得中國發展順但其實那個時間點對於到底會怎樣其實不是很清楚的所以我才會覺得加入CPTPP不一定是個壞事中國也不一定做不到如果談判條件是拿時間去換對中國企業來說外來的壓力逼迫國際競爭力不見得是壞事
ai_0301 wrote:這與當年蔣介石搬運黃(恕刪) 當年剛開始想的是打仗所以沒太多心思放在建設直到小蔣開始慢慢有權才真的開始規劃長期的建設直到現在還不少是吃當時的老本可惜他安排的接班人沒接到不然台灣可能不會比新加坡差多少不過新加坡的李家也要逐漸退出了執政太久的疲態還是有些出現了不知道還能不能支撐10年
economic wrote:直到小蔣開始慢慢有權才真的開始規劃長期的建設直到現在還不少是吃當時的老本可惜他安排的接班人沒接到 台灣 50+ club 以上的人有這種認知小蔣接棒,反攻大陸不切實際後,遷台的人才庫得以發揮輔以當時戒嚴時期,精英 + 威權統治可以快速發展國家
除去民粹主義炒作,區域對抗科技無國界,身為 GSA 會員的台灣歡迎全球所有國家俄羅斯,東歐,大陸,越南,印度的華為,阿里巴巴合作 SoC 方案延伸到機械,材料,電動車 ... 各領域大陸短期無法融入西方自由經濟,民主體制社會前os : 共產思維能否融入,也是問號 ?同文同種的台灣是必要的中西緩衝介面3C 供應鏈與關鍵零組件是台灣轉型的心血,價值逐漸浮現沒錯 ! 台灣缺少國際品牌,轉而扮演舉足輕重的幕後功臣 這一點,台灣已遙遙領先另兩個華人地區,新加坡與香港了os : 台灣早期的勞力密集輕工業已傳授,根留大陸了宅爸不可能認同武統和平統一則和婚姻一樣,門當戶對,實力說話 非洲,巴鐵等拜金女看到大陸摩登高樓地貌就想嫁BTW 台灣對金錢沒那麼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