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香港房地產!!!

香港五十年不變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英國跟中國簽下《中英聯合聲明》,訂明香港的主權將於九七年七月一日交回中國,中國元首鄧小平也承諾日後香港將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並享有「高度自治」,「五十年不變」。

目前還剩35年,就要一國一治啦!
真人show 有人在銅鑼湾倾倒大量黄金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v=2947613128030

沒有不好的手機,只有你是否適應它.

k209269 wrote:
茶??你說他一開始給...(恕刪)


絕對不是,香港任何食肆給客人的茶水都能喝,

全都是開水來,只是不少香港人習慣了還會點飲品而不喝供應的那杯茶水,

也有不少人把可以喝的茶水拿來沖洗食具,這只是個人的衛生要求,

而香港茶餐廳所沖泡的茶包括檸檬茶大多數都是由立頓紅茶來的。

夜貓貓 wrote:
樓主都到了香港,卻不...(恕刪)


目前,住宅用地佔香港1100平方公里土地7%,7%土地就已容納700多萬人口,

所以香港只要再開發1%土地也同樣可容納多100萬人口,

香港有約七成半的土地並未開發,包括大片受法例保護,

不容許發展的郊野公園和特殊管制地區,佔土地總面積的比例高達46%,

而主因就是房價多高多貴都有人買,也有人買得起,這也包括炒賣的在內。

gameheven wrote:
香港房價跟租金比例算...(恕刪)


窮的還有政府的公屋住,香港大概有三份一人口是住在政府興建的低租金房屋,

香港都基本已沒有籠屋的存在,就算有也只淨下很少很少,現在衍生出的房屋問題是房,

房是例如把一個100平米的房屋改裝成10所10平方米的房間租出,

大多數香港人已置業或住在政府公屋,還沒有置業也沒住公屋的香港人大多數也還和家人住,

住房或更差的居住環境的大多數只還沒居港七年的新移民或單身失業人事,

而因為要申領香港的房屋福利首要條件還是要居住滿七年才能正式成為永久居民才享有福利,

但同樣很多時香港基於人道立場,當新移民一切都沒有也沒有工作就算還沒成為香港永久居民也只好供住供食供書教學。

Alex_HK wrote:
朋友那個是給你洗餐具...(恕刪)


錯,香港只有酒家茶樓才有刻意給你沸水洗碗筷的意思,但同樣都是沸水能喝能用的,

而茶餐廳從來沒有刻意給客人茶水洗餐具,而是隨你自己喜歡喝不喝,用意本身都是給客人喝的,

只是久而久之不少香港人會拿來過濾餐具成為了部份人的習慣。

香港回歸是97年,在97年前香港樓價已經很高,97前樓價高峰期和現在也差不了多少,

而97前香港都還沒有內地投資客,所以香港大部份住宅房屋還是香港人買的,沒可能買不起,

近年內地在香港炒房產的也只是追捧炒賣豪宅市場,大多數都是豪華新建的樓宇,

樓主照片上述的已經不算天價還只算香港的中價樓,而且大多數都是舊房屋,香港7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房產貸款還款期一般只有15-20年,

而香港房屋佔有6成都超過建成20-30年以上,所以大多數20年以上的樓齡舊樓香港人早已還清購房時的貸款,

沒錯現在整體樓價真的很高,而社會關注的也是認同80年代出生到年青一代是真的很難買得起房屋,

而香港也不只有市區住宅,香港還是有新界區新市鎮的房屋選擇,在新界區樓價一個工薪族有心省錢還是能負荷得到的,但當然要努力工作。
我想...

樓主可能不知道

香港基層人民 最近已經被逼的快發起革命了...

最近新流行的一個梗 [今日香港 明日台灣]

若是有興趣的話

建議去了解當地 過去10年多來 居民的想法

「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

身為台灣人w/香港朋友 我真的開始認真的覺得

[今日的香港 是明日的台灣]

Requiem for a DREAM wrote:
剛從香港自由行回來
...(恕刪)

inneralex wrote:
香港房地產簡單的說是...(恕刪)



請不要單方向思維,香港人每年回內地接近八千萬人次,

內地自由行在香港八年消費香港統計處計算大概消費總額是八百多億港幣,是8年累積計算...

而香港人到內地消費每年是六百多億港幣,是港人一年在內地的消費...

而且內地人在港消費最大得益只是大商家及世界各國知名品牌,

一個比喻...試問台式飲料在香港的加盟店賣出一杯飲品所得最高利潤是總公司還是加盟店?

更何況大商家及品牌名店並不是如加盟店和所在地的你分享利潤。
怎麼樓主數學變這麼差呢?? 有貴很多嗎?? 那是開價吧!! 台北市除了文山北投萬華區外隨便逛一圈, 哪間不是每坪開價70-80起跳, 扣掉公設換算成室內實際坪數, 也差不多100萬起跳, 皇翔f4開價300萬公設比35%換算室內實際坪數每坪300/0.65=461萬, 跟香港有差很多嗎?? 沒差多少了吧?? 大家不要太妄自菲薄了!! 你們收入只有人家一半左右, 房價跟人家差沒多少, 很了不起了!! 不要在那邊看輕自己, 再漲下去台北市就世界第一了??
ngokchai 是內行人喔!
大部分來香港觀光的人只在有限的觀光區或商業區活動,並不容易理解香港城市規劃的邏輯。

不過話說回來,香港走的幾乎是純粹資本主義,台灣有點像是改良的社會主義,兩者社會經濟制度差太多,很多情況台灣人不能接受也是正常。台灣近幾年常提到所謂的M型社會,如果多了解一下香港人的社會模式,會發現真正的M型社會有多恐怖。

其實台港兩地關於房價這檔事情,根本無從比較,兩地制度、環境、人的觀念都差的太多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