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

中國大蕭條,電視機輸美六月減少99%五月減少71%,台灣爽吃肥單,7月出口567億美元,成長42%連續三個月打破歷史單月最高紀錄.中國3159台汽車太平洋起火毀損,中國新車庫存350萬台

watching-guy wrote:
關稅受災戶,...(恕刪)

爽吃一個月,哭喪三年半。

川普對台灣全面加徵20%關税,對半導體加徵100%關税,幾月幾號開始收?
watching-guy
watching-guy 樓主

比中國的疊加55%低, 台灣就可持續搶走中國的輸美訂單.多生產一項就多替代一項, 中國讓位, 台灣吃飽, 三年半不用哭哭, 至於IC,台積電與環球晶可免稅,其實就已經七成免稅,聯電說他也可以申請免稅

2025-08-13 11:00
nerdwannabe

台灣廠商說 不接單是等死 接單是找死, 還吃到飽哩? [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5-08-13 13:02
watching-guy wrote:
只要比中國的疊加55%低, 台灣就可持續搶走中國的訂單來擴大出口. 中國讓位, 台灣吃飽

大錯特錯,這輪之前的關税與訂單之間已經達成平衡。

而這輪關税戰過後,美國加徵大陸10%,日韓15%,台灣20%,所以台灣相對大陸的關税優勢是减少了10%,即在美國市場上台灣貨相比大陸貨的競争力是大大降低了。

台灣出口的主要競争對手就是韓日大陸,這輪關税比韓日多了5%,比大陸多了10%,肯定會嚴重衝擊台灣對美出口。
統派小粉紅期待落空, 極度失望, 因為他們整天期待"川普關稅"是美國人支付, 美國物價一定大漲, iphone一支要10萬元,

沒想到, 美國人可以從其他國家買到足夠的產品來替代中國製造的產品, 只要漲價個位數百分比就夠反映成本了.

美國公布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年增率僅2.7%, 沒有超過警戒線. 標普與那斯達克創歷史新高, 費城半導體指數漲3%, 道瓊也漲483點

美國物價沒有大幅上升, 美國應感謝東北亞與東南亞供應鏈及時彌補中國供貨缺口

中國海關公布, 中國七月輸美產品金額下降22%, 這顯示"其他國家產品"能替代"中國製造產品", , 台灣七月輸美金額成長63%, 確實有搶走中國的生意.

而且取代"中國製造"的生產活動, 正在快速推進中. 每多開出一座工廠, 就多替代中國一座工廠. 且已經運作中的工廠, 則是不停加班, 努力擴大生產工時.

=================

美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7%大致持平,市場對於降息期待升溫,推升美股大漲,道瓊上漲483點,漲幅1.10%,收在44,458點。標準普爾500上漲1.13%。科技股為主的那史達克1.39%,和標普雙雙達到歷史新高。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2.99%。
nerdwannabe

知道甚麼叫做 庫存貨嗎? 關稅前庫存沒有額外關稅 還能夠維持原價, 庫存賣完就漲價啦

2025-08-13 13:03
watching-guy wrote:
中國海關公布, 中國七月輸美產品金額下降22%, 這顯示"其他國家產品"能替代"中國製造產品"

可惜這只是七月的事。

之後美國對其他國家與地區的關税也加上來了,而且加幅比對中國加的更高,中國被加幅度反而是最低那檔10%。

所以不是其他國家產品"能替代"中國製造產品,接下來反而是中國製造產品"能替代"其他國家與地區產品。
watching-guy
watching-guy 樓主

中國是55%再疊加. 沒有人比中國更高. 因此中國無法在輸美產品搶回訂單, 而且若普丁不停火, 中國可能再被加次級關稅25%, 然後還要取消貿易最惠國待遇, 然後90天後還要宣布對等關稅稅率

2025-08-13 11:50
殲二十

watching-guy大錯特錯,這輪之前的關税與訂單之間已經達成平衡。而這輪關税戰過後,美國加徵大陸10%,日韓15%,台灣20%,所以台灣相對大陸的關税優勢是减少了10%,即在美國市場上台灣貨相比大陸貨的競争力是大大降低了。

2025-08-13 11:52
殲二十 wrote:
所以不是其他國家產品"能替代"中國製造產品,接下來反而是中國製造產品"能替代"其他國家與地區產品。


走掉就是走掉了, 人去樓空, 晚景淒涼, 老牛沒嫩草吃, 到處蟑螂蚊子蒼蠅, 產業空洞化, 內需通縮

勸你不要整天做白日夢了, 因為中國現在出現工資一小時9元, 比柬埔寨還低, 跟緬甸差不多. 老闆累了, 不想玩了.
殲二十

你怎敢如此唱衰美國?川普就要逼走掉了的製造商重返美國,令空洞化的産業再度實心,MAGA![打氣]

2025-08-13 12:00
watching-guy wrote:
美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7%大致持平


cpi升 2.7%,沃爾瑪標價升60%,看你選那個數字喜歡而已,反正數字不好看可以換人造
殲二十 wrote:
可惜這只是七月的事。...(恕刪)


我有個朋友, 做汽車精密零件的, 他工廠在新北, 從去年七月到今年七月, 不到一年的時間, 產量擴充超過10倍, 一廠變三廠, 一班變三班, 六日也要生產. 縱使有了十倍產量了, 訂單依舊排到年底做不完. 美國宣布台灣關稅20%後也沒有一個買主取消訂單. 並且他現在都接不可撤銷的訂單. 還有, 他因應美元貶值, 新廠貸款改為美元, 未來他收到的貨款, 若匯率不好, 可留下用來償還貸款, 匯損的問題就解決大半了.

中國丟失的訂單, 轉來台灣的, 確實是很多. 而且目前的條件下, 不太可能回去中國了. 因為沒有比較有利.

而且他們說不會七月之後就沒有訂單. 理由也很簡單, 買主現在必須霸佔中國以外的工廠產能, 尤其是有信用口碑與生產經驗豐富的廠, 這非常重要, 所以沒有人願意取消訂單.

他說, 日本南韓就算是稅低一點, 但是沒有產能可賣啊, 因為日本韓國這種零件廠, 運去美國給自家車廠就不夠用了, 完全不接美歐買主的訂單啊.
殲二十 wrote:
錯特錯,這輪之前的關税與訂單之間已經達成平衡


呵呵, 事實證明你講錯了, 美國iphone的平衡, 就是遷廠離開中國.

美國現在交貨的iphone, 僅有25%是中國製造, 印度有40%, 越南有35%, 而且庫克跟川普也談好了, ipone的稅率由投資6000億美元來彌補, 因此印度製造的iphone也不會有關稅的影響.

不只是iphone, 包括耳機, 筆電, 手錶, 非中國製造的比重也上升很多到一半以上, 甚至即將推出的新款appleTV, 全球的供貨都將全數在越南製造.

三星, Google 的產品, 也大多數都離開中國製造了, SONY, Yamaha, Pansonic, Dell, HP, 羅技, TOTO, 也正在努力提高非中國製的比重
watching-guy wrote:
知道甚麼叫做 庫存貨嗎? 關稅前庫存沒有額外關稅 還能夠維持原價, 庫存賣完就漲價啦


知道甚麼叫做 庫存貨嗎? 關稅前庫存沒有額外關稅 還能夠維持原價, 庫存賣完就漲價啦




五月跟七月的價格比較, 很明顯的上漲勒


看看前後的價格標籤







至於漲價2.7%, 這要歸功於下跌的能源價格, 食物 車子 房子 醫療都上漲超過2.9%勒


watching-guy wrote:
而且他因應美元貶值, 新廠貸款改為美元, 未來他收到的貨款, 若匯率不好, 可留下用來償還貸款, 匯損的問題就解決大半了.



所以美元貸款的利率是多少啊?

4.5%, 7% 8%?!

watching-guy
watching-guy 樓主

中國貸款利率超高, 中國人就不敢蓋工廠了嗎? 反正他就匯率高於報價就換回台幣, 低於報價就留用還貸款, 留用還是會有機會回升到高於報價可以賣掉, 因此就沒有什麼匯損了.

2025-08-13 13:26
  • 6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