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

在中國生活三個月的雜感

Sinking wrote:
比較三地飲食 ( 美中台)習慣及安全程度


社會秩序 最終還是要靠法律來規範制約
美中台 三地 的食品安全法 就可看出來

美國有逞罰性條款 稍有違規 就可以罰到你脫褲子破產倒閉
(所以才有麥當勞咖啡燙手賠償 還有薯條是否素食賠償 都是台灣跟中國無法想像的數字)
美國的罰款 用意 讓不良店家販售黑心食品的 成本 最大化
你賺100萬 但是如果抓到有問題 罰款可能是三五千萬


台灣中國 你真的吃出問題頂多賠你醫藥費 還必須出示證明才可以
下午拉肚子很難證明是午餐便當還是早餐的冰奶茶
你賺100萬 如果消費者吃出問題可能賠個三五千醫療費~ (只要不出人命)
頂新假油 最終消費者得到賠償金額也是變成笑話?? (跟頂新獲利相比)
頂新免罰、正義油品「只賠」40萬、每人3千元
笑話都看過 假鞋買一賠三 收到快遞直接寄四雙給你
假酒買一賠十 也很簡單 假茅台利潤絕對賺2~30倍以上 抓到不痛不癢
犯罪成本這麼低 誰不搞黑心呢?



美國食品標示基本不敢造假
台灣食品標示能乎弄就乎弄 (未來食品 改產地 改保存期限的還是很多)
大陸食品標示僅共參考


歐美日 大廠 很多百年企業 公司名稱就是創始人的名字
如德國嬰兒食品HIPP
把創始人老闆的名字 綁定在商品上
在道德上來說不太會去亂搞

台灣 大陸
盡可能的把公司 跟 老闆 隔離
甚至用人頭開公司 亂搞一通之後 反正公司名聲做爛做倒閉
也跟幕後老闆無關
2024年都快過完了,怎麼這種吹中國政府的文章還是在吹基建?
基建早就被吹到爛了,爛尾樓不說,從上海到沿海小城市,一個輕颱就淹大水,
如果基建這麼好?怎麼還有那麼多中國人想潤出國?

要罵民進黨政府沒問題,不過你自己都待不下去那個國家,
還好意思吹中國基建?
JOE
JOE

10多年前基建是香餑餑,疫情之後,大陸也是幾乎沒有人要接政府工程了,收不到款~買疫苗不給錢 醫院醫保不給錢 基建也是 然後惡性循環 收不到款 更加的偷工減料

2024-11-05 19:24
楼主以后还回来住吗?
JOE wrote:
台灣 大陸
盡可能的把公司 跟 老闆 隔離
甚至用人頭開公司 亂搞一通之後 反正公司名聲做爛做倒閉
也跟幕後老闆無關



呃呃呃 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用人頭公司亂搞這套 就是美國開始玩的
不然怎麼那麼多海外公司

另外逞罰性條款 稍有違規 就可以罰到你脫褲子破產倒閉
這個算是對一半 因為這種案例是及其罕見 所以才會這麼紅 到列入教科書
最後也不是新聞說的賠了幾百萬美金

薯條事件 就值得討論 因為這個就是關乎企業誠信 想想吧 這麼大的公司 標榜植物油 穆斯林及素食友善
結果薯條油出事 這個是不小心嗎?

然後你說

社會秩序 最終還是要靠法律來規範制約
美中台 三地 的食品安全法 就可看出來

美國食品標示基本不敢造假
台灣食品標示能乎弄就乎弄 (未來食品 改產地 改保存期限的還是很多)
大陸食品標示僅共參考


這個我同意 但是我不認同

我同意
社會秩序 最終還是要靠法律來規範制約
美中台 三地 的食品安全法 就可看出來


但是我不認同
美國食品標示基本不敢造假
台灣食品標示能乎弄就乎弄 (未來食品 改產地 改保存期限的還是很多)
大陸食品標示僅共參考


這麼說吧
美國食品業幾乎沒有小廠空間 就算有也是末端
所以即使食品標示很完整 但是只要一出事 都很大條
內容物不符 只是基本操作
而罰則都雷大雨小 集體訴訟又如何 最後還不是大多都象徵性賠一下就沒了
真被罰大的 頂多就是申請破產 然後左手收購
這個也是為什麼食品業在美國(洲) 越來越同質及集團化

台灣呢 你也說了 不多說 我怕被出草

大陸相對是目前法律最嚴 但是林大什麼鳥都有 這是事實
真的什麼鬼都有
但是相對的一些有心的公司 建立起來的制度跟品質是有看頭的 (台商企業就有好幾家)
規模也是嚇死人 (其中就有一家在台灣沒有上市 但是規模很可觀 打算在香港或新加坡上市)
類似的大陸公司也不少

這樣還會認為大陸食品標示僅共參考嗎?
只是需要選擇不要買錯而已 XD

最後關於食品 其實最重要的點 是添加物這一塊
對比美中台對這塊的規範後 會發現新大陸
JOE
JOE

narcissus_tulip 你知道那是死了多少人才這樣的?其他食品事件餿水油甚麼的沒看到重罰的~

2024-11-05 22:22
GuatingChua

@JOE 張口就來,懶得回文打你臉。真不要臉。

2024-11-06 19:39
SPITFIRE02 wrote:
台灣人的心術不正



另外你可能也不知道 中國很多生意 正是建立在 "雙方互不信任"的基礎上面
馬雲還沒有被搞之前 阿里/淘寶 可以說打遍中國無敵手
但是 淘寶網真正能夠起來的 關鍵 在"支付寶"
沒有支付寶的淘寶 跟當年 yahoo拍賣 ebay 沒啥兩樣
因為付了錢你不知道收不收的到貨 是不是假貨
馬雲打通了財政部的關節之後允許了金流服務
第三方擔保 買方賣方互不信任的狀況 可以信任第三方
這才做起來的

台灣現在民間商業往來仍有使用支票本票
大陸非常少見 芭樂票太多了
早年銀行匯款水單都不信 要看到自己帳戶上餘額增加才發貨

2005~2015這幾年 信用卡也是推廣期 但是使用率不像台灣
大部分還是使用銀行可以直接扣款的現金卡 你帳戶沒錢根本無法消費
後面電子支付 也是減少了偽鈔風險 以及政府對人民的監管


你如果大陸生活三個月 不知道有沒有使用當地手機
大陸手機月費 不像台灣是先使用後付款的 每個月通話費先用了下個月帳單來在繳
大陸一定要先充值 先預付預繳,你不充值完全沒法使用
你有想過為什麼嗎? 就這麼點話費還信不過消費者??
大陸這麼大的電信公司 中國電信· 中國移動 · 中國聯通 擺明了不信任 中國人民 ????
然後你說 台灣人的心術不正???


人與人之間互不信任,或許不是壞事
預付也好充值也好第三方也好,見仁見智 我也不敢說是壞事

但是想想為何會有這種現象 跟結果
就是因為 一旦你相信人了 很可能被騙的傾家蕩產
而且發生率還不低

食安是吧
拿最近油罐車事件來說
中儲糧也只能甩鍋為個案
背後的問題是
中儲糧是國家企業 所有權是[全中國人]
而非私人企業 阿里巴巴之於馬雲
這是90年代中國很常探討名詞:所有人缺位
簡單說就是無責任系統

發生問題
沒有主管老闆領導官員出來扛責任
兒是無限粉飾太平
不行就無限甩鍋
TONY1978 wrote:
食安是吧拿最近油罐車...(恕刪)


你说的油罐车事件后续:


运输企业负有管理责任,依据《食品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给予行政处罚;
车主负有主要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司机负有直接责任,应以行为犯论处,依据《刑法》有关条款追究刑事责任;
购买企业作为委托运输方负有相应责任,应依据《食品安全法》给予行政处罚;
生产企业通过销售合同约定将运输和交付环节责任全部由买方承担,违反《食品安全法》有关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保证食品安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的规定,应给予行政处罚。
  涉事地区人民政府责成相关行政部门,

对河北邢台卓然联合运输车队法定代表人倪某某、河北邢台皓源物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澹台某某、河北邢台金谷仓物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某某,罐车冀E5476W实际车主高某群、罐车冀E6365Z实际车主刘某某等5人依法查处,对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对涉事司机要某某、张某某,依法刑事立案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对参与开具罐车清洗虚假票据的河北邢台金谷仓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某某、河北石家庄民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某某、罐车冀E5476W实际车主的三哥高某修等3人,依法处以10日拘留的行政处罚。
  依法对涉事7家企业给予行政处罚:

对河北邢台卓然联合运输车队,依法收缴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处罚没款合计约168万元;
对河北邢台皓源物流有限公司,依法收缴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处罚没款合计约151万元;
对河北邢台金谷仓物流有限公司,依法处罚没款合计约192万元;
对陕西勉县新力油脂有限公司,依法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约30万元;
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百胜隆粮油有限公司,依法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约26万元;
对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依法处罚款约286万元;
对河北三河汇福粮油集团精炼植物油有限公司依法处罚款约251万元。
  涉事地区河北邢台是问题罐车所在地,对罐车运输失管失察,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负有领导责任,相关监管部门人员负有责任,由地方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规追责问责。对调查过程中地方发现的公职人员可能存在的失职渎职不作为问题,由当地纪检监察机关介入调查。
hakama99

对参与开具罐车清洗虚假票据依法处以10日拘留??

2024-11-07 13:23
共匪一员 wrote:
你说的油罐车事件后续:


你覺得這樣幾個罰款就能杜絕了嗎?

查稅都可以倒查30年
查各食品安全就只針對單一車次 單一案件去做罰款?
這台車過去一年幹過幾次? 這家運輸公司過去一年總共幾台車這樣搞?
全中國其他家運輸公司都沒問題??? 查不查?

喔喔 查了 這麼嚴重依定要全國徹查
結果呢
全國只有這兩台車被抓到的有問題,沒抓到的都沒問題

国务院食安办通报对媒体反映的“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乱象问题”调查处置情况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全链条清理排查,从各地清查情况看,截至目前,未发现其他同类问题

新浪網2005年就報導了有這種情況~
罐车清洗难防交叉污染拉完危险化学品后又拉食品
到目前為止20年了 越來越嚴重

政府說要查要嚴防,卻又下架查物流的APP
油罐車混油|平台下架軌跡查詢 胡錫進批:損害官方公信力 原文網址: 油罐車混油|平台下架軌跡查詢 胡錫進批:損害官方公信力

只有"車子"有問題嗎? 不止~~~還有船
中国再爆水路食用油化工油混运

後續怎預防也沒出台政策
油罐車是真的洗洗乾淨 就可以載運食物? 去哪洗 給誰洗 洗乾淨的標準在哪?

還是網友說的 "為何不敢規定專車專用" ?


有中國網友在微博上如此評論:
「自己查自己,完全沒有說服力,有誰會主動承認問題?」
「今天,如果哪個油企敢站出來保證:『我們的油是專車運輸。』哪個油企就能脫穎而出。 但是,誰站出來了? 沒有!一家都沒有。 說明什麽呢?」


中國油罐車事件:從混裝食用油的食安風暴,延燒成國企與外資的商戰之亂



樓主可以再多回中國多住三個月 或是乾脆移民
多感受一下中國的好
不要再跟"邪惡的台灣人" 一起~~


  • 5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