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子 wrote:目前已知的:1.华为...(恕刪) 可是摘同學中國至今仍然無法生產這片膜耶、而且有專利所以你的2-3項無法達成。問清楚這是什麼了嗎?你已經輸了2次了。再提醒一次它是水銀色的跟波長有關係、如果你連這個都無法理解、那你真的不適合討論DUV,EUV 及其他什麼V的。MASK 也是100%要靠日本進口.
如果先進製程晶片相關產品是「王冠上的明珠」,成熟製程晶片相關產品就是「王冠」,當前大陸工信部推廣的本土ArF與KrF,就是王冠,可不是什麼過氣的工業製品。這就能解釋,為何ASML頻頻放話批評美國技術圍堵中國,從第一品牌的角度看,美國完全是在「資敵」,刺激中國自主的同時,還讓中方有光明正大的理由,政策性要求本土晶片廠購買本土光刻機,甚至藉此推廣到其他企圖發展晶片業的友岸國家。面向普羅大眾,若要相對客觀地闡述半導體產業發展,只講技術不講市場的報導或評論,就算是業內人士也純屬外行,談產業要先以生意眼光看,然後才去看技術,因為技術靠研發,而研發靠營收。政府補貼不可能永遠持續。
這就是制裁的威力余承東:制裁某種意義是壞事變好事2024年09月20日 15:45 快科技快科技9月20日消息,在今天央視新聞直播的華為Mate XT三摺疊新機首批交付儀式上,余承東談到了半導體行業全球一體化分工格局或被打破的問題。余承東表示,以前他是非常相信全球化分工的,但是受一些政客的限制后,原本全球化的分工就沒辦法實施了。余承東稱,過去給全球的合作夥伴都可以帶來很多的生意,但面臨制裁后很多東西無法獲得,這樣的話只能培養中國產業。“實際上對中國產業和核心科技能力的提升來說,某種意義上這是'壞事變好事'了,我們把很多'卡脖子'的科技能力都自己掌握、自己搞定,這樣其實也是提升了綜合國力。” 余承東說道。同時余承東還透露,華為在手機裡面大量使用了國產技術、國產製造、國產設備和國產零部件,其實也是帶動了中國電子工業的迅速崛起。
john65537 wrote:如果先進製程晶片相關...(恕刪) 這是SMEE 的產品、由SMIFPOD 看是所謂12吋Wafer 機器。這是ASML的DUV 這是Canon 的產品這是Nikon 近似的產品你沒有發現SMEE 機器尺寸比例特別奇怪嗎?為什麼那麼小台?機器裏面是躲一個人在傳送Wafer嗎?莫非又是光刻機遙遙領先?光學和傳送機構是無法任意縮小的。
不吃菜菜小娃 wrote:這是SMEE 的產品...(恕刪) ...了解了設備先進程度,我們還需了解大陸官方所謂「推廣」的意義。官方「推廣」意味著此一技術已經可以量產,並可在國際接受市場考驗。此外,這並不代表大陸沒有突破到ArFi技術,只是還沒到推廣階段。從技術的眼光看,這是從零到一的進展,也就是最難的一關被突破了,此後的發展就是「升級」階段,理論上會比「無中生有」快速得多。因此之故,有些不入流的台媒嘲笑大陸光刻機還落後ASML15年,我也笑了,但笑的是台灣本土光刻機連一台都沒有,卻要笑人家有本土技術能力的。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40922003016-262110?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