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不能損害群體的利益,那些強調『自由』、『民主』的廢青,就是大大超過這條線,破壞了大我,也無法維護小我。john65537 wrote:在英殖民時期香港有著輝煌的電影事業,回歸後卻逐漸沒落。原因是政治體制? 不像.. (因制度沒變),可能和多元開放的環境有關。
Erichuangtw1980 wrote:那些強調『自由』、『民主』的廢青,就是大大超過這條線,破壞了大我,也無法維護小我。 剛才看到這篇文章,討論菁英政治vs民主政治,西方學者也在檢討民主制度的問題。很值得一讀。
john65537 wrote:的港府端出了立意良好的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卻讓民主自由的港人不滿而遊行抗議,港府無法處理各方人馬的要求,遊行變成打砸燒,長達數月的破壞行動,讓東方之珠面臨準內戰狀態,經濟衰退、治安敗壞。最終是由菁英主義的中方端出一個港版國安法,立刻讓香港恢復平靜,於是經濟復原、治安良好。 哈哈,你們不要腦補我判斷是西方民主制度啊,我也不認可西方弊端橫生的民主制度,真正適合中國的民主制度只會更完善,更適合中國國情,或許都不叫民主制度這個詞
Erichuangtw1980 wrote:剛剛閱讀完,蠻精闢的,把現在民主政治實行上的失能說的蠻清楚的,尤其是比對目前台灣和美國的現況,真是一針見血。 民主政治實行上的失能說?太陽花時說的:代議制失能說?現今不還是代議制!!對大陸人能理解!在陸台人亦能理解!但對台之台人,就無法理解了!人民會自我限縮人權(自由)?誰又能當台灣的菁英?換位置就換了腦袋???除非「腦袋破洞」!做夢!!憲法有保障人民遷徙的自由!請自便!!
Erichuangtw1980 wrote:多元不能損害群體的利(恕刪) 我所說香港的多元,其實是在殖民時期,由多語言、多文化、多民族與國籍...等環境,交融匯集所形成的一種開放多元的氛圍。1970~2000年的港片何其多采多姿、蓬勃發展,回歸以後雖然制度不變,環境氛圍卻逐漸改變了。**僅抒發一己之見,別打我。
john65537 wrote:我所說香港的多元,其...(恕刪) 大環境是中國崛起經濟起飛,以往香港作為買辦角色日漸淡化,旁邊的澳門也轉型成為賭場/洗錢中心。香港的鎂光燈減少了,發展重心北移,看起來就沒有以前活躍。對了,加上香港也開始人口老化,經濟成長停滯,此消彼長就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