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ki 已開發國家(或工業化國家、高所得國家、經濟較發達的國家(MEDC)、先進國[3][4])是指相對於其他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國家而言,具有較高生活水準、發達經濟和先進技術基礎設施的主權國家。最常見的評價經濟發展程度的標準是國內生產毛額(GDP)、國民生產毛額(GNP)、人均所得、工業化水準、廣泛的基礎設施數量和一般生活水準。[5]目前國際上對已開發國家的定義依然存在爭議。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人均名目GDP(以2021年為例)達兩萬美元可做為一個最基礎的門檻——與美國於1960年代的發展水準類似。[6] 已開發國家通常擁有更先進的後工業經濟,亦即服務業(第三產業)比工業(第二產業)創造更大的社會財富。該點與開發中國家形成對比,後者通常正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甚至是前工業化或仍然是農業化的國家,其中一些國家可能被定義為最低度開發國家。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截至2015年,已開發經濟體占全球名目GDP的60.8%,若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則為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