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 wrote:主動權又不在台灣身上你吹甚麼牛逼啊 怎么就不在你们身上啊,当年你们硬要加个10年期不就是想10年后能断么?这不10年到了,可以引用这条款了啊,这时又哭哭啼啼喊话求老共不要断是什么意思?
棒球迷 wrote:1.年初幾乎整整第一(恕刪) GDP可以由三個面向來計算:1. 生產面(產業面)2. 分配面3. 支出面這邊只拿最多人使用的支出面來說明,公式如下:GDP = C + I + G + ( EX – IM )C為民間消費、I為投資支出、G為政府消費、EX為出口,最後一個IM為進口。沒灌水,但政府消費也是會增加GDP。
何患無 wrote:GDP可以由三個面向(恕刪) 內需帶動GDP成長 有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失業率東歐長期經濟不振 就是失業率高 人人若都沒穩定的收入 如何拉動內需??中國內部人士都知道 去年中國真實的失業率高達20%以上 全國少說有1.2億或1.5億的人沒穩定的工作和工資這麼多人沒工作沒收入, 內需成長也很有限吧?? 當年金融海嘯 台灣的失業率按非官方的統計,最高也不過8 9%左右,馬政府也是發什麼消費券 想盡辦法拉動內需 還不是逃不過當年經濟負成長的困境, 中國去年天災人禍內憂外患一堆, 真實失業率比當年金融海嘯的台灣高上很多很多, 這2.3%的經濟成長率 要讓人相信沒有水分 難喔 畢竟這不符合科學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