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挤走台积电:中芯国际拿下海思14nm代工订单

spartamimi wrote:
大陸人太多了,多數還是對台積電十分敬意,但認為這也就是台灣最後的優勢

勞駕大哥您列舉一下,臺灣還有跟臺積電類似的,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和領先度的公司。 列出來,讓大家都參拜一下,聞聞香。謝謝!

spartamimi wrote:
隨著習主席要中國人有自信,無腦吹在中國是明顯增加,連知乎也不例外,這幾年中國有集體弱智化趨勢

作爲國家領導人,不應該提倡自己的國民要有自信嗎?
作爲同胞,我也提倡臺灣人要有自信。
無腦吹 在哪裏沒有? 臺灣狼不是一天到晚吹自己 南波灣嗎?
臺灣如果不是集體弱智化,1.11 能選成那個結果? 你們選出來的人,連自己管理的地方叫什麽名字都搞不清,800多萬弱智選了一個更弱智的,不是嗎?

看你講話的維度,不像是一個覺青,但思維深度跟當年我認識的臺灣前輩不一樣。點到爲止。
spartamimi wrote:
大陸人太多了,多數還(恕刪)


論社會弱智化,台灣應該贏中國很遠
自稱獨立國家,但修憲 公投都不敢去做
古來征戰幾人回 wrote:
勞駕大哥您列舉一下,臺灣還有跟臺積電類似的,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和領先度的公司。 列出來,讓大家都參拜一下,聞聞香。謝謝!,(恕刪)


我覺得你的中文理解有問題,大概是太激動了

我是一直認為台積電是目前中國唯一"短時間"無法取代的公司,我在別的帖子也是這麼說的

你和另外樓下那個都犯了一個基本邏輯錯誤,當你要辯護A的問題時,要提出A不是的論據,而不是說B的問題更嚴重

何況這只是針對這個新聞的主觀論述(可以去看看中國網民的一些無腦評論),完全沒有辯的必要
spartamimi wrote:
我覺得你的中文理解有(恕刪)



嘿嘿,我的中文表達能力,至少讓你能看懂我在說什麽,而你的話容易讓人誤會。不過,我對你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有點興趣,也許我可以學習。

你的論述手法很奇特,先把對方抹黑,然後説沒有必要辯論,很强勢的手法。 你的 集體弱智化的立論基礎是什麽?這麽大一個指控,就你的一句話? 當你往別人身上丟泥巴的時候,你居然會期望別人不是把泥巴丟還給你,而是要溫文爾雅的跟你辯論對方該不該被你丟泥巴,甚至是對方毫無反應。

我要好好琢磨一下您這種辯論技巧,也許生活中真的用得到,有時候想太多反而壞事。
spartamimi wrote:
大陸人太多了,多數還是對台積電十分敬意,但認為這也就是台灣最後的優勢
除非是相關產業,多數人根本沒聽過台積電吧!
而且台積電的關鍵人物,大多自認是中國人或在中國出生!
chiashin wrote:
除非是相關產業,多數人根本沒聽過台積電吧!
而且台積電的關鍵人物,大多自認是中國人或在中國出生!

對半導體稍有瞭解的人,基本都知道臺積電很牛。當然,對半導體稍有瞭解的人,佔縂人口的幾成,我就不知道了。
古來征戰幾人回 wrote:
對半導體稍有瞭解的人,基本都知道臺積電很牛。當然,對半導體稍有瞭解的人,佔縂人口的幾成,我就不知道了。
其他國家的人民,不只沒聽過台積電,晶圓代工這個名詞也沒聽過!
其實這好像和傳統習慣有關

以前台灣沒有電子產業, 傳統的認知就是醫生, 老師, 銀行
大學的志願序首選是醫學院, 電子電機甚至還排名到航太, 核工之後
不過那時候電子電機如果不出國, 出路不好...你看看林百里, 溫世仁這些台大電機畢業沒出國, 只能跑去一個叫做三愛的電子小廠就知道了, 我以前的老闆說, 當時交大電子畢業, 最好的出路是去電信局, 台電....私人公司就是大同, 東元, 聲寶, 歌林...

後來台灣要發展電子業, 找國際這些知名公司的華人, 比較奇怪的, 願意回來台灣的好像大部分都是當年出生在中國, 或者是外省第二代, 很多台籍的反而不願意回來....


chiashin wrote:
除非是相關產業,多數(恕刪)
Nelson5 wrote: 大學的志願序首選是醫學院, 電子電機甚至還排名到航太, 核工之後

沒那麼誇張啦
台大電機從1970年以後就是第一志願
航太從來沒有紅過
核工更不要講了
電力公司蓋核電廠的還是以電機為主
講出路的話
在電子業沒有起飛以前
最好的公司叫台塑
那也是要化工系的
不是什麼航太核工
航太有一波熱潮是在越戰期間, 台灣的美軍基地成為衛星維修和補給, 當時台南最大的納稅公司叫做美商亞洲航空,亞洲航空沒有航班, 主要業務就是飛機維護,待遇算是當地最好, 亞航也是現在漢翔的前身, 當時成大航空的畢業生如果沒有出國念書, 工作機會就是國防機構, 華航, 要不然就是到亞航上班(例如台達電的鄭崇華董事長), 美國817公報之後,台灣又掀起了國機國造風, 成大航空剛開始設立的時候, 曾經衝入甲組前10志願, 但是隨著國家的造機計畫擱置, 成大航空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熱門了

民國53年第一次台灣的大學聯合招生, 當時第一志願就是台大物理, 當然主要原因是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 美國提供了很多的獎學金名額給台灣, 當時的順口溜就是...來來來...來台大, 去去去...去美國

李遠哲受了高中老師的影響, 民國54年參加大學聯考的時候填志願考取台大化工系, 後來轉系到化學系, 最後到美國獲得博士學位, 最後成為台灣第一個諾貝爾獎得主, 李遠哲的高中老師也是台大化學系畢業的, 民國35年從福建來台灣考試進入台大化學系, 畢業的時候, 舉目無親, 只能到台灣香料公司上班, 後來朋友介紹才進了新竹中學當老師...

那個年代願意放棄可以出國的機會, 或者已經在國外知名公司上班仍然願意回到台灣的學者都是非常有熱情的, 我一個很尊敬的前輩說當初放棄美國的工作回到台灣, 台灣的薪水不到他在貝爾實驗室的1/4


blockquote>emeryville wrote:
沒那麼誇張啦台大電機(恕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