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看不太懂或閱讀速度變慢是個主因,當然潛意識的意識形態作祟也是一大部份。我國中時因為喜愛軍事,每次母親要去大陸時,我就要求幫我帶幾本大陸的軍事雜誌,簡體中文看久了慢慢就習慣了。這幾年發覺各領域比較專業的文章幾乎都是簡體的,讀了幾年突然驚覺,自己讀簡體中文跟正體中文的速度幾乎一樣,沒放心思時,甚至不會注意到這文章是用簡體中文還是正體中文寫的我太太從小不常接觸簡體中文,她就認為雖然讀起來知道個大概,但讀起來很累很慢。
對了補充一點,事實上簡體中文是中華民國政府在大陸時期就在規劃的。因為當時文盲佔社會大多數,中文讀寫系統又比拼音文字的語言困難,為求快速讓全國大半人口脫盲,教育部就規劃了簡體中文字的計畫,只是政策尚未實施就在內戰中敗了。中央政府遷台後百廢待舉,簡體字計畫不在優先項目中;直到對岸開始搞文革,老蔣為求差異化開始高舉中華文藝復興大旗,等同宣告了中華民國政府放棄了簡體中文。中華民國教育部頒布的第一批簡體字表
五毛回一次 wrote:在大陸網站有非常多的...(恕刪) 入境隨俗吧你想太多了並不是每個人都肯花時間去猜簡體字大部份都看的懂也猜的出來有些特殊流行用語! 由於大陸劇火紅, 台灣也跟著流行不要扯到政治都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