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給台人「國民待遇」?國台辦:待公布


kck929 wrote:
你沒辦過舊的台胞證...(恕刪)


哈哈,真的啊!

舊的是紙本

我根本懶得看

新的卡式我才看的

謝謝大家告訴我

千年之夢 wrote:
看看香港被收回中國之後的慘樣~經濟衰退、人民不安

東方之珠早已變色

大概50年之內都沒有任何外國人想要當中國國民了
香港衰退是因為該地區為貿易型經濟,在中國大陸開放前要跟中國大陸做生意大多數要經過香港,在開放後香港的經貿地位優勢已然不存。

第一波的台商要到廈門都還要經過香港轉機,當年開放小三通時香港內部就不斷討論將來兩岸直航全面開放時,台商減少到大陸的中轉所帶來的衝擊。

台灣島內還有電子業和傳統農業支撐出口,香港現今除了金融優勢外,其他產業看不出有什麼令人期待的地方,如果現在香港不回歸而中國大陸直接開放,不知道會不會比今天更慘。

不過香港人在東南亞對中國大陸貿易還可暫時扮演溝通橋樑,畢竟能說普通話、英文,還有中國最大的方言粵語,還是有一定的優勢。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bublegun wrote:
什麼是國民待遇

一種東東是進口貨

一種東東是,以產品進入當地市場

... ...

喔,舉例︰

一種是從美國搬 Tesla 來賣,一種是在本地生產 Tesla 來賣?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絕代蝴蝶 wrote:
香港衰退是因為該地區為貿易型經濟,在中國大陸開放前要跟中國大陸做生意大多數要經過香港,在開放後香港的經貿地位優勢已然不存。

第一波的台商要到廈門都還要經過香港轉機,當年開放小三通時香港內部就不斷討論將來兩岸直航全面開放時,台商減少到大陸的中轉所帶來的衝擊。

台灣島內還有電子業和傳統農業支撐出口,香港現今除了金融優勢外,其他產業看不出有什麼令人期待的地方,如果現在香港不回歸而中國大陸直接開放,不知道會不會比今天更慘。

不過香港人在東南亞對中國大陸貿易還可暫時扮演溝通橋樑,畢竟能說普通話、英文,還有中國最大的方言粵語,還是有一定的優勢。..(恕刪)


給你100分,甚麼叫做理性討論反駁這個就是了

不過香港經濟衰退還是不爭的事實,36樓不知道在激憤甚麼?不只經濟衰退連移民台灣人數都變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民署統計,雨傘運動發生時的2014年,共有港澳居民697人移民台灣;2015年則有891人移居台灣;去年發生旺角衝突後,共有1273名港澳居民移居台灣,是繼早年香港「移民潮」後,相隔16年再有年過千名港人移民台灣。

根據香港《東方日報》報導,移民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許大衛表示,近年查詢移民台灣數字急升,以往1個月只有約10宗查詢,2016年則急升至每月平均30宗。他指出,台灣投資移民門檻較低,加上物價平穩,文化、語言亦與香港相近,申請移民至台灣的程序最快3個月便可辦妥,因此吸引不少港人定居、創業。

香港城市大學專業持續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分析,自2014年佔領行動及「旺角暴亂」後,香港社會撕裂變得「非黑即白」,港人對政治失去希望,政治關係愈來愈混亂;加上香港政府未能處理房屋價格過高及民生等問題,社會問題愈來愈多,令港人萌生退意,寧願到台灣來發展,選擇「遠離是非地」。





建議申請台胞證或入境中國時,自由選擇是否接受國民待遇,而不是強迫硬塞,
或許可以算是一種民意調查,半年一年後大概就知道結果了,

然後最好能公佈藍綠橘白獨等各色政客名嘴藝人接受狀況,在台灣一定喊不要,
但真的去的時候會怎樣,可能會很有趣 !!

每天漲停板 wrote:
中國有什麼社會福利...(恕刪)


說真的,不政治化喔, 依我的經驗, 中國的勞動法真的比台灣勞基法落實多了

一旦告上法院, 只要企業違法,所要賠償給勞工的費用比台灣高太多了

當初勞資雙方有爭議, 有簽勞動合同,資方單方面想解約不給付資遣費和違約金,

當場直接表明上法院說,......就爭取到應有的賠償補貼




felixaubrey wrote:
那个千年之梦不是不懂...(恕刪)

新加坡也剩幾年好光景了。
引用新聞:
中國三大重工企業集團將斥資120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5824億,在泰國南部興建克拉運河,引發國際關注。克拉運河位於泰國南部,靠近馬來西亞邊境,後總長約100公里,接通暹羅灣與印度洋,使得國際海運線就不必繞過新加坡,穿過麻六甲海峽,可縮短1200公里航程。
引用新聞:
另一條路線~~中國投資100億美元(約3174億台幣)在巴基斯坦建設的瓜達爾港(Gwadar Port)啟用,港口開通後為巴基斯坦帶來巨大的利益,中國也能大幅降低對麻六甲海峽的依賴,影響亞洲經貿布局。開通後中國與中東往來的商船不用再透過麻六甲海峽,從瓜達爾港出發運輸成本較為便宜。

以上都說明了 新加坡不在是航運往歐亞中東必經之地。

其實用不什麼高深學問也知道,
香港基本是靠金融及貿易起家,
我小時候就知到,好東西、精品、奢侈品都是要到香港去買,
但現在有什麼是台灣買不到,要到香港才買得到?
大陸上海、廣州金融業興起後,香港的金融重鎮地位逐漸下滑,

97年的香港與99年的澳門,同樣是回歸,
為什麼很多香港的問題、澳門卻沒有,
台灣的民眾可以好好想想

狗子2008 wrote:
其實用不什麼高深學...(恕刪)

其實不會想的就是不會想,只要朗朗上口「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有心人就達到目的了,愚民化真的對台灣未來傷害很大。

狗子2008 wrote:
97年的香港與99年的澳門,同樣是回歸,
為什麼很多香港的問題、澳門卻沒有,...(恕刪)


澳門人口很少啦,要養活這麼少的人口是很容易的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