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一部中華民國的電影:八佰

29x5x5x2 wrote:
如果你無法指名道姓說(恕刪)


我不需要說明阿。
我不提、政府也一直提醒我。

我的身份證就寫中華民國,簡稱中國或中華。
你的身份證寫台灣國? 還是日本國?
29x5x5x2 wrote:
如果你無法指名道姓說...(恕刪)


中國一詞 典故來自"秦"(口語音)是自皇帝以來
第一位大統一的朝代
漢人名詞則來自漢朝 因為劉邦為第一位平民皇帝

台灣 在古時 其中一個最初名稱是福爾摩沙
主要是日治時期 日本以"台灣"為主 沿用至今

日本人早年將China 翻譯為"支那"
事實上China的音來自"秦"
各位好朋友們
01老鷹哥 歷史觀與我們不同
他們是台灣國 我們是中華民國 建議
1.不要回覆他的內文
2.本樓主題是八佰
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
悦萌说 wrote:
我老家也是梅县客家人
曾姓
后来迁徙到广西玉林
我爷爷好像会说客家话

以前的人若非生活或戰亂所逼,好像很少流動
我外公基本上只聽過他講客家話
我媽說當初他考慮兩個地方發展
都是有客家人的地方
一個是越南,一個是台灣
後來他選擇到台灣,且是台灣苗栗西湖客家村
後來上網查,原來越南也有客家人
越南客家人--艾族
=====================================
雖說他死於1980年左右,但萬一他當初選擇越南不是死於越戰就是還要再逃難一次
hx135cb750 wrote:
以前的人若非生活或戰...(恕刪)


動盪的年代 我們很幸福 可打打嘴砲 不用上戰場
現在美國發動貿易戰 中國壓力甚大
外有列強環繞 美日同盟 內有失業問題 水患等

某種程度來說 個人認為電影後面
黃曉明(蔣委員長使者)的對話 也反應現在

god52101314 wrote:
中國一詞 典故來自"秦"(口語音)是自皇帝以來
第一位大統一的朝代
漢人名詞則來自漢朝 因為劉邦為第一位平民皇帝

台灣 在古時 其中一個最初名稱是福爾摩沙
主要是日治時期 日本以"台灣"為主 沿用至今

日本人早年將China 翻譯為"支那"
事實上China的音來自"秦"
 
古代 印度 越南 日本 韓國 都是自稱中國的
本質上就是無法確定是誰發明的稱呼
只知道大約是何時有人引用
 
支那一詞不是日本的翻譯,是大陸古代就是如此稱
 
唐玄宗曾經寫詩道:
《題梵書》
鶴立蛇形勢未休,
五天文字鬼神愁。
支那弟子無言語,
穿耳胡僧笑點頭。
 
章太炎先生在日本流亡期間,遇有人問及「先生是清國哪省人」,他大義凜然地回道:「余乃支那人,非清國人。」康有為女兒康同壁早年還曾寫過一首豪情萬丈的詩作:「舍衛山河歷劫塵,歷金環殿數三巡,若論女士西遊者,我是支那第一人。」
 
梁啓超於該報第一冊中說明辦報宗旨:「一、維持支那之清議,激發國民之正氣,二、增長支那人之學識,三、交通支那、日本兩國之聲氣,聊其情誼,四、發明東亞學術,以保存亞粹。」
1899年《清議報》中梁啟超就以「在支那人未知有國家,安得有國家思想」一言開啟其對日本人尾崎行雄的文章〈論支那的命運〉做譯釋。
 
章太炎寫過一篇《正疆論》,他說:「以支那與日本較,則吾親支那;以日本與滿洲較,則吾寧親日本。」
 
日本只是尊重大陸人以支那自稱,日本算是禮貌的表現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god52101314 wrote:
01老鷹哥 歷史觀與我們不同
他們是台灣國 我們是中華民國 建議
 
 
誰規定史觀大家要一樣
讀統治者要灌給你的史觀,會變成史癡的
 
祖先在台灣幾十代,為何不能用祖先的觀點?
中華民國也只是台灣400多年歷史中70年,約17%
 
獨立史要唯一只配合某個朝代或政權嗎?
用 日本 大清 日鄭 荷蘭 當時的觀點看歷史會較廣闊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電影中很特別 我記得提到2所學校
淡江大學
聖約翰大學
我才突然發現 原來這些大學
應該是 屬於早年中國的大學 來台復校
hx135cb750 wrote:
1950年,張驚聲、...(恕刪)


開槍的教授 剛好"姓張"
電影場景下 兩邊真的是天堂與地獄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