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看完影片真相,誰還能譴責開槍的港警?!

exia1086 wrote:
全世界除了極權國家外...(恕刪)


你要不要看看英國怎麼面對北愛爾蘭的抗爭!
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香港老百姓並沒有威脅到警察生命安全
警察卻血腥鎮壓對無辜的老百姓開槍
必須給予最嚴厲的譴責
嗯...白賊話....換人...
xupoz wrote:
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香港老百姓並沒有威脅到警察生命安全
警察卻血腥鎮壓對無辜的老百姓開槍
必須給予最嚴厲的譴責...(恕刪)
xupoz wrote:
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恕刪)

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香港警察並沒有威脅到老百姓生命安全
老百姓卻血腥鎮壓對無辜警察,甚至丟擲汽油彈
必須給予最嚴厲的譴責

cdx wrote:
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恕刪)

你PO的影片很清楚啊
黑衣群眾並沒有威脅到該員警的生命安全
也沒出現砸車等暴力行為
但該員警下車後作勢拔槍的動作
這已經是很挑釁的動作了
在雙方情緒都很緊繃的狀況下
就容易出現失控的行為


套一句星爺的電影片段
引用來源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thenewslens.com/amparticle/13663

英國和中國管治的不同
作為商業帝國,英帝國管治的目標之一,是以最少的資源做最多的事,這樣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英國人相當在意維持殖民地原來的狀態,在管治上盡量貼近當地文化,以減低要出動軍警鎮壓的機會與成本,具體操作包括:

給予在地殖民地總督最終權定權(The man on the spot should be left with the last word.);
不傾向主動開展大刀闊斧的改革(prefer reaction to action);
重視建立「軟實力」,相對而言對主權沒有那麼執着。
英帝國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她沒有港人耳熟能詳的那種「中央政府」。英國是海洋國家,比大陸國家更少講中央集權。也因此,19世紀英帝國如日方中時,英國本土湧現了各種思潮,影響了英帝國的政策,社會力量例如傳教士也參與了構建帝國的過程,增加了英帝國「人性」的一面。例如由英國聖公會派遣到香港傳教、曾出任聖公會港澳教區會督的何明華(Ronald Owen Hall,1895-1975),不但對香港社會福利有相當大的貢獻,也是積極參與香港管治的代表人物。
方偉 wrote:
引用來源https:...(恕刪)

以前英國管制下的香港人民可是是被壓迫過得苦不堪言,

英國真正開始改善香港是到六七抗議後,

當時香港總督派兵鎮壓可是鬧出三十幾條人命。

不過年輕一輩的通常不會記得那之前的生活~

就跟台灣人民只記得被執政者美化過的日據時代生活形象一樣。
亞利安星人 wrote:
以前英國管制下的香港...(恕刪)


是阿,所以英國統治下,港人一樣也有抗議不滿的時候。

是誰說沒有的呢?
亞利安星人 wrote:
以前英國管制下的香港...(恕刪)


了不起,中共跟五十年前的殖民政權開始比較起來了
你那邊還來的及研究怎麼登月
真是奇葩阿
你開車在路上
遇到一大群裝備份子
拿鐵鎚的拿鐵鎚
拿棍棒的拿棍棒
外加汽油彈等
然後圍住你大小聲
要你下車
我想你下車應該是跪地求饒吧

警察是直接拔出槍對準人
還是再跟人說他有槍
若他直接拔槍瞄準人
被打也算了

影片一開始是大小聲都無視了阿


surfboy777 wrote:
你PO的影片很清楚啊...(恕刪)</blockquot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