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生在大陸考大學的模式

alanhuang543 wrote:
舅舅的女兒 政大法律...(恕刪)

台灣教育水準
T42p wrote:
鬼扯蛋,理工科的大四那來的什麼課程?還大一教材比大四教材。必修課大三就全修完了,大四都是去修一些營養學分,時間拿來準備考研或申請出國。

台大化工 大四必修
程序控制 程序設計實作 化學工程實驗
台大電機 大四必修
電⼯實驗 系認證專題課程

數學、物理系更是一堆擋修


自己本身到大四還在修必修
因為大一必修嚴格到當年只有50%通過率
外加擋修直接就注定大四還會有必修


就算身頂頂大光環
自己都覺得不如20-30年前聯考制度的私校的扎實

營養學分?
難怪台灣基礎教育會輸人
民主外送:接受假民主、特色管理、利益輾人民。
Iamghost1113 wrote:
台大化工 大四必修 ...(恕刪)


我教授那時候就是拿了一本大陸大一的自動控制教材
他說這個教材的深度在台灣要到大四才教
至於覺得不如20-30年前聯考制度的私校扎實主要原因是公立科技大學升格後
吸收不少早期中原,淡江等前段班私大的學生,中端班學生的程度當然落後較差

至於說我鬼扯蛋的帳號已經被我拉黑了,版面清淨多了
fkang2 wrote:
接觸過一些大陸出來的學霸,同事是浙江大學的,一開始還傻傻的認為就是一個掛省名的學校,


浙江大学是抗战时西迁的几所国立大学之一
现在在大陆的排名有说在清北之后第三
不过和上海的交大和复旦打的头破血流,
其实都在伯仲之间

浙江的学霸,如果没去清北,浙大基本都是首选,
Buzz_Cookie

反正我哪一個都上不了。

2023-03-09 20:57
理工科有兴趣的话去读,选了C9高校,那就做好苦读的准备吧,很多学校同时5门挂科未补考通过会被劝退的。
但是读文科的话就轻松很多了,大陆理工科学时是文科的3倍左右,上大学时候我们学理工的苦哈哈的上午下午都有课,有时候晚上也有课,晚上有课的时候作业要写很晚才能完成。学文科的同学就舒服啦,一周也没几节课啊,我记得有个专业叫市场营销,那真是度假模式啊,看经济类考研的试卷,英文正常难度,数学试卷简单的令人发指啊啊啊
共匪一员 wrote:
浙江大学是抗战时西迁的几所国立大学之一
现在在大陆的排名有说在清北之后第三
不过和上海的交大和复旦打的头破血流,
其实都在伯仲之间

浙江的学霸,如果没去清北,浙大基本都是首选,

浙江就苦在只有一所浙大,上不了浙大的,就没啥好学校可上了,档次拉开差距太大,断层了。
各们小伙伴一定要切记,在网上撕逼的最终目的是:气死对方,而不是说服对方!只怼1450,误伤请见谅。
mjh1021 wrote:
浙江就苦在只有一所浙大

说的是,1998年把杭州4个211并成一所新浙大
造成现在整个浙江除了浙大,连一所211都没了

我有不少同学和朋友,当年没考上浙大,毕业的时候意外的获得了浙大文凭
真有錢的去讀哈佛

只要不是白癡
加上肯多捐一點錢給大學
就能入學

匪區清大畢業的
大部份學生
都會想辦法申請留學歐美國家

甚至透過假結婚
為移民鋪路
沒多少人會留在中共國發展

.........................................................
至於台灣清大
只能說學生水準差異就在那邊
匪區是10萬人選一
台灣是1000人選一

不可否認
人口多
天才數量
當然也會比較多

看一些在台灣讀國立大學的中國學生(碩.博士班都有)
並不會每天只想玩

而是認同台灣
反而想辦法往上爬.想盡方法留在台灣
Buzz_Cookie

哈佛一年光學費就將近美金六萬,請問你所謂的 “多捐一點錢給大學就能入學” 是要捐多少才能上?用嘴巴隨便說說上哈佛最簡單。

2023-03-14 2:14
emeryville

跟井蛙沒什麼好說的,他根本不知道台灣捐錢進長春藤的是屬於哪個等級的有錢人。

2023-03-14 4:28
alanhuang543 wrote:
女兒今年高三準備考大...(恕刪)


我到上海工作20年了,過來那年我兒子出生,他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是在這裏讀。

他小學跟初中讀的的是私立學校,但不是國際部,課業算是比較輕鬆的那種。爲什麽選這個學校、爲什麽不讀臺商學校,有我們的考量,在此不表。

在學校成績還行,但是畢竟是比較寬鬆的學校,我們也不是虎爸虎媽,所以他出去跟全上海學生比還是有點差距。後來靠了台生身份加5分,以及選志願的運氣,進了排行中間的市重點高中,但是也因爲如此,他進去時基本上跟同學錄取分數估計有10-15分的差距。

重點高中講究升學,逼得比較緊也比較嚴,我兒子之前過得太鬆,進去就不習慣,加上預期高三要去都港澳台班,所以前兩年基本上就是“躺著”。

高三跟學校溝通好,用全年請假的方式,去報了蘇州的一家港澳台班。但是他的成績也是不理想,補了一年下來,基本就是二本的程度。但是受惠于港澳台聯招的優勢,進了985的山東大學,按照幾個全球大學排行榜來參考,大概就是台灣成大、中山的水平吧。

拉拉雜雜説了這麽多,重點來了。前面説過我兒子本來就不是學霸型的學生,進了山東大學這種各省小學霸考進來的學校,我兒子又跟不上了,每學期都當好幾科,然後他跟我説同學院裏的一些港澳台學長姐也幾乎都是這樣。

大一進去時他跟系上其他五人同在一間寢室,他說其他人都是下課後到圖書館讀到11、12點才回來。我問爲什麽大一這麽拼,他說他們已經在準備考碩士……。我那個不是學霸型的兒子,跟「正常」台灣大學生一樣,都在泡社團。

在大陸這麽多年,我已經聽過很多台灣過來的學生——不論是在這裏考港澳台,還是拿台灣學測成績過來申請——只要是進了比較前排的學校,七八成都是撐得很辛苦,或者根本撐不下去。

所以我奉勸要考港澳台或者台灣拿學測過來讀大學的同學,如果你要讀的學校是前排或者比你正常實力差距較大的話,要有心理准備。
今年港澳台侨报名创新高
往年 四五千人
今年已经七千五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