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台湾同学,有etc账单的截图吗?

frank_qu wrote:
大陆的门架也是车牌识....现在的问题不光是billing问题,是后台实时的行程数据用户看不到,而且上路以前无法模拟路径计算。....(恕刪)


你說的這些問題,其實就是billing的問題。

1. "后台实时的行程数据用户看不到",行程數據蒐集進入後台才看得到,而進入後台在跨系統裡面是各公司(我猜各省是各自獨立的營運個體)帳務交換,也就是如果跨省(跨公司),則必須等到各自結算後才能交換數據,這樣的交換極可能是批次作業。要做到資料即時交換,必須先建一個跨省的清算平台(這跟收費拆帳的方法有關)。而且交換數據並不代表是直接交換原始數據,那會有個資法(隱私法,不曉得對岸怎麼稱呼)的問題,必須在法律規範下交換資料。

由ETC單位放出來的過路里程數據,代表收費帳務已經確立,而不會是就蒐集到的資料直接公布,這二者在資料性質上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受到的法律規範也不相同。

2. "上路以前无法模拟路径计算",路徑計算應該不難,有三方做個app就可以了,跟收費系統本身沒啥關係,不過只能參考。台灣的導航app一般也會提供過路費試算。只要etc收費的計費公式公開出來就可以做到。
BigMac4Diet wrote:
你說的這些問題,其實(恕刪)

第一,总的数据平台一定存在的,过去也存在的,而且是实时的,否则上高速换条匝道,马上就下去,已经跨了2个运营公司了,出口怎么扣人工卡的钱?大陆还有老的用户是用储值卡etc,也是当场扣掉的。
不让用户知道显然不合理。
第二,高德地图刚刚推出etc试算。但是拥有etc门架官方数据的却不推出,显然是把消费者的知情权不放在眼里。
我申請的是支付寶etc
跑完高速都要等好幾天才會出記錄(2020/1月的都還沒出來)
銀行扣款就是按記錄來扣款 (出記錄後大約2-3天扣款)

去年12月份的 我自己有另外記錄核對 都沒有問題

etc跑高速 花多少錢 心理沒底 想查還查不到
現在被吐嘈的 不光只有etc
新的收費規定實行後 走人工收費的 也有多收 金額差很多的現象
有些怕被亂扣扯不清 就是辦了etc但故意走人工車道上下高速
不過因為沒有全程拔卡 中間龍門架還是被扣費(重複扣費)
我每次上高速公路,三天後會收到email,告知被扣多少錢!
詳細資料要自己上網查詢!

這只是軟體要不要做的問題!

台灣ETC剛上路時,誤扣率也比較高,大約經過一個月的調教才穩定!
frank_qu wrote:
第一,总的数据平台一定存在的,过去也存在的,而且是实时的,否则上高速换条匝道,马上就下去,已经跨了2个运营公司了,出口怎么扣人工卡的钱?大陆还有老的用户是用储值卡etc,也是当场扣掉的。
不让用户知道显然不合理。
第二,高德地图刚刚推出etc试算。但是拥有etc门架官方数据的却不推出,显然是把消费者的知情权不放在眼里。(恕刪)


1. 數據存在是無庸置疑,跨2家營運公司資料要整合就有整合方法的問題,這跟扣款沒有太大關係,在沒有清算公司處理的狀況下,各自扣款就可以,但總不能各家各發帳單給你。相較於台灣ETC特許一家營運的這種狀況,是最單純的。

儲值卡ETC的扣款及時,因為在車機/門架彼此確認通過後就會直接更新晶片數據,扣款動作跟資料後送是獨立的,但是對於定價優惠變化可能難以對應(彈性定價是ETC的優點),估計未來會轉向網路儲值比較好處理。前面說過,如果車機有擴充餘裕,應該可以增加功能,直接取得收費和過站紀錄。但可能也無法單獨達成,而需要三方開發手機app。否則你最多看到的是扣款金額/時間/和端點設備代號,而不是路徑。

這當然是不合理的,不過我們在對岸很難置啄大陸事務合理性問題。老共政策推動有很多不合理但是老百姓諒解得要命,政策是否受歡迎才是重點。共產黨怕的是民怨,而民怨不太需要合理性作為基礎。只要民怨夠高,自然有人會加速解決免得自己被解決。

2. 你講到重點了,官方的參考資料尚未公布,三方開發者也沒輒。關於資訊公布,在台灣涉及公眾利益會有"政府資訊公開法"做依據。尚未公開也可能是眾多營運單位尚未談妥,如果視為公司財產而非公眾資訊,那公開也必有一定的代價。所以我說最有可能的是增加一個清算單位來處理,不過這涉及到非常龐大的商業利益。延遲公布未必是技術問題造成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