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差距沒那麼可怕,中芯國際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chiashin wrote:
十幾二十年,一晃就到了!
而且重點不在追上,而是不再受制於人


先把基礎科學打穩,才可能不受制於人

基礎科學都是要幾個世代的功夫

你看看日本從明治維新到科學強國花多少時間

十幾二十年... 太天真了
兩軍對峙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渡大河
有夢最美XD
7rabbit7 wrote:
這是你對於時間的概...(恕刪)
ho520 wrote:
先把基礎科學打穩,才可能不受制於人
基礎科學都是要幾個世代的功夫
你看看日本從明治維新到科學強國花多少時間
十幾二十年... 太天真了
過去幾十年,沒在打基礎?
中國的總研發經費,已經跟美國差不多!
國際重要論文排名,日本從20年前的第四掉到第九
而中國進步到第二,材料、化工、計算機科學等領域排名第一
上面這些是日本媒體的報導!
chiashin wrote:過去幾十年,沒在打基礎?中國的總研發經費,已經跟美國差不多!國際重要論文排名,日本從20年前的第四掉到第九
而中國進步到第二,材料、化工、計算機科學等領域排名第一
上面這些是日本媒體的報導!



日本已經連續18年都拿諾貝爾獎,中國呢?


更殘酷的事實...日本人口只有中國的1/10


1949年 Yukawa.jpg 湯川秀樹 京都帝國大學理學部畢業,理學博士(大阪帝國大學)
以核作用力的理論基礎預言介子的存在

1965年 Tomonaga.jpg 朝永振一郎 京都帝國大學理學部畢業,理學博士(東京帝國大學)
在量子電氣力學分野的基礎研究

1973年 Leo Esaki 1959.jpg 江崎玲於奈 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部畢業,理學博士(東京大學)
在量子穿隧效應的實驗中發現半導體

2002年 Masatoshi Koshiba 2002.jpg 小柴昌俊 東京大學理學部畢業,羅徹斯特大學大學博士畢業(Ph.D.),理學博士(東京大學)
對於天體物理學,特別是對宇宙微子檢驗有卓越的貢獻

2008年 Makoto Kobayashi-press conference Dec 07th, 2008-2b.jpg 小林誠 名古屋大學理學部畢業,理學博士(名古屋大學)
發現對稱性破缺的來源,並預測了至少三大類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Toshihide Masukawa-press conference Dec 07th, 2008-4.jpg 益川敏英 名古屋大學理學部畢業,理學博士(名古屋大學)
發現對稱性破缺的來源,並預測了至少三大類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2014年 Isamu Akasaki 20141211.jpg 赤崎勇 京都大學理學部畢業,工學博士(名古屋大學)
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使得高亮度的省電白色光源成為可能
Hiroshi Amano 20141211.jpg 天野浩 名古屋大學工學部畢業,工學博士(名古屋大學)
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使得高亮度的省電白色光源成為可能

2015年 Takaaki Kajita 5171-2015.jpg 梶田隆章 埼玉大學理學部畢業,理學博士(東京大學)
發現了微中子震盪,並因此證明了微中子具有質量



1981年 Kenichi Fukui.jpg 福井謙一 京都帝國大學工學部畢業,工學博士(京都大學)
化學反應過程的理論研究

2000年 Hideki Shirakawa 20011212.jpg 白川英樹 東京工業大學理工學部畢業,工學博士(東京工業大學)
導電性高分子的發現與發展

2001年 Rioji Noyori.jpg 野依良治 京都大學工學部畢業,工學博士(京都大學)
 發現手性觸媒之不對稱合成

2002年 Koichi Tanaka 2003.jpg 田中耕一 東北大學工學部畢業,工學士(東北大學),東北大學名譽博士
 開發生物巨分子的同定與構造解析手法

2008年 Shimomura Osamu 1-2.jpg 下村脩 舊制長崎醫科大學附屬藥學專門部畢業,理學博士(名古屋大學)
 綠色螢光蛋白(GFP)的發現與生命科學的貢獻

2010年 Nobel Prize 2010-Press Conference KVA-DSC 7383.jpg 鈴木章 北海道大學理學部畢業,理學博士(北海道大學)
 發現有機合成中的鈀催化交叉耦合反應
Nobel Prize 2010-Press Conference KVA-DSC 7398.jpg 根岸英一 東京大學工學部畢業,賓州大學博士畢業(Ph.D.)
 發現有機合成中的鈀催化交叉耦合反應


1987年 Susumu Tonegawa Photo.jpg 利根川進 京都大學理學部畢業,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博士畢業(Ph.D.)
 發現多樣性抗體的生成和遺傳學原理

2012年 Shinya yamanaka10.jpg 山中伸彌 神戶大學醫學部畢業,博士(醫學)(大阪市立大學)
發現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

2015年 Satoshi Ōmura 5086-1-2015.jpg 大村智 山梨大學學藝學部畢業,藥學博士(東京大學),理學博士(東京理科大學)
發現治療蛔蟲寄生蟲的新療法

2016年 Nobel Laureates 1042 (30647248184).jpg 大隅良典 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畢業,理學博士(東京大學)
 發現細胞自噬機制

2018年 Tasuku Honjo 201311.jpg 本庶佑 京都大學醫學部畢業,博士(醫學)(京都大學)
 發現以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方法
兩軍對峙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渡大河
樓主這篇大陸文章好像貼錯版了,應該放到笑話版去才對
這只是龜兔賽跑的事情而已
半導體的物理極限沒有突破
本來差距就是時間的問題
當然花多少時間就是各憑本事
前提有沒有資金及人才持續進行
台積電無法被超越,三星頂多是追上,談不上超越.台積電的一路走來主要是靠政府30年來頃全國之力支持,便宜的土地廠房,水費電費, 優惠的稅率,再加上便宜好用的人力.台灣人才有限,台積的待遇相較優渥,因此人才都跑去台積,所以台積電能成功其他晶圓代工廠或DRAM廠都做得2266. 事實上台積電就是一間外資為主公司,外資佔近80%,每年領走大量現金股利,也不知道裡面多少是中資,當然也包含假外資.然後幫一堆國外企業代工.但肯定的是台積有照顧到相當多直接員工跟相關上下游廠商員工,所以台積是台灣大到不能倒的事業之一,佔台股比重近20%.(另一是房地產但很不樂觀).在國際分工架構下台積會永恆的一枝獨秀.簡單說台積模式無法被複製,或許有其他政府願意砸更多錢,但便宜好用,任勞任怨也甘之如飴的人力資源是無法仿效的.
三星光企業規模與品牌知名度就不知道大台GG多少了,

哇~考試100分 wrote:
發展國產晶片是14...(恕刪)


有夢最美......
中芯現在14nm vs tsmc 7nm
中芯國際最需要的就是時間追上7nm........這句話沒錯啊, maybe 10年~15年可以追上
當然了, 一路追的過程, 很辛苦, 要花很多錢
最擔心像GF一樣, 追趕過程中銀彈不足宣布無限期停止7nm製程開發了
只要銀彈夠, 一路追下去......總是會追上tsmc 7nm的
日本國內的晶圓廠, 就是銀彈不足, 放棄在90nm or 40nm間, 多數轉往tsmc代工了

中芯加油........銀彈要被足 ^-^
ps: 10~15年後.....tsmc 的2nm or 3nm 又在前面讓你追了 ^-^

always CoCa Cola wrote:
三星光企業規模與品牌知名度就不知道大台GG多少了...(恕刪)

會這麼講就是搞不懂狀況了
品牌知名度只能用在消費者
台積電又不直接面對消費者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