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中國奉陪到底,台灣2季GDP成長8.01%,8月出口584億美元創歷史最高紀錄,成長34.1%出口金額超越南韓, 打擊中國,墨西哥進口汽車關稅要上調50%,美歐將聯手二級關稅, iphone17美國最便宜, 中國已連續5個月製造業PMI疊加衰退, 中國手機電視冰箱微波爐全球出口嚴重衰退,C919傳停產
榮枯線是50, 中國官方這49這個數字, 低於分析師預估的49.8. 代表中國內需無力, 難以吸收輸美的停產產能,
但是, 中國PMI造假的成分, 看來還是存在, 外界預估是更差. 至少跌到48. 其實在中小企業的分項指數, 確實只有48左右, 而且大部分預測都是說, 中國製造業PMI至少連跌3個月以上
從分項指數來看, 中國中小型企業的規模縮減速度較快, 中小企業採購規模下滑後, 將會逐漸往上影響到上游大型企業. 這也是必然會發生的.
台灣上月PMI 達到54.2, 處於高度經濟成長區間, 而且預估4月的PMI只會比3月往上, 不會往下. 預計是5/2發布數字.
由於多年來太過強調中國製造, 中國成份, 因此當關稅戰停止出貨後, 影響是一整串, 從下游到上游, 連環爆, 損失倍數放大. 這是目前中國面臨的極大困境.
我深深感謝川普對中國實施245%關稅, 讓中美的肥單掉滿地, 吃到撐. 台灣製造工業, 大賺錢.
=================
中國4月官方製造業PMI降至49.0,創16個月新低,不如預期
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破50的榮枯分水嶺,降至49.0,創下自2023年12月(49)以來的16個月最低水準,低於市場估的49.8。在此之前,連續兩個月處於擴張區間。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分項指數中,生產指數為49.8,月降2.8個點;新訂單指數為49.2,月減2.6個點。
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2、48.8和48.7,比上月分別下滑2.0、1.1和0.9個點,均處於臨界點以下。
美國人消費不起, 大型連鎖店接連關閉分店, 倉儲中心, 甚至走上破產, 還有人在吹噓美國經濟好. 看來是大紀元跟新唐人看太多喽
Advance Auto Parts 宣布
關閉 523 間直營店
204 加盟店關閉
關閉4個物流中心
這是美國人DIY修車常去的材料店, 代表老美都沒錢買材料修車喽
Best Buy 賣家電的
2024 關閉24間 2025 預備再關閉15間分店
Big Lots
有900間大型店的企業宣布破產
Denny's
美國數量最多的24小時連鎖餐廳2024關了50間, 2025 要再關閉100間
PS, 這已經是美國基層的用餐去處, 連這邊都關門, 表示基層老美窮到沒錢外食了
Foot locker
賣球鞋的店, 到2026 要關掉400間店鋪
老美居然買不起鞋子喽,
Forever 21
時尚衣服連鎖店 被中國貨打趴 2025 要關閉200間店
JC Penny 平民百貨
已經在破產保護下營業, 還要關閉8間店
JoAnn 布料店 擁有850間分店
已經在破產保護, 依然無力回天 即將全數關門
Macy's 中產百貨
原本準備關50間店, 現在要關閉65間, 看來受到川普打擊不小
Party city 850間店
銷售party 用的各種物品店, 宣布破產 於2025 2月 全數關閉. 老美沒錢慶祝活動, 小朋友沒法過生日 好慘!!!
7-11 便利商店
預備關閉444間 便利店還會關門?! 窮到買不起點心跟零食了!!!
TGI Fridays
2025 1 月已經關閉36間店, 還繼續在醞釀觀更多的點, 看來會在這消費的基層跟中產窮到沒法外食了
Walgreen 藥妝店
到2027年預計關閉2150間店. 之前在各大城市不斷地被零元購 損失慘重, 現在更是慘上加慘, 以後老美要去哪買藥哩?
Walmart
預備關閉加州的6個點
nerdwannabe wrote:
2025年來 美國連...(恕刪)
機構預估貿易戰可能造成中國 570萬-1580萬人失業, 美中脫鉤越大則中國失業問題就越嚴重
中國仍在自欺欺人, 深深誤以為中國製造商品毫無替代性, 但是這是錯誤的觀念
或許短期內減購與外移需要一些時間,但是做生意是為了賺錢,不賺錢就快速走向停產,在這恆古以來不變的定律下,美國不會想買中國製造的產品
美國沒有恢復購買中國製造, 數字會說話
根據海運承攬業的非正式統計, 中國運往美加的貨櫃數量, 與之前相比, 減少四成
而根據長榮海運的受訪資料, 中國對美國的貨運量, 減少6,7成
===========
鉅亨網
上海航交所今 (25) 日公告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 (SCFI) 呈現連 2 跌,較上周下跌 22.74 點至 1347.84 點,跌幅 1.66%,貨攬業者指出,中國到美國的貨量已減少約 40%,目前觀望氣氛相當濃厚。
長榮 (2603-TW) 更不諱言,受到美國對等關稅措施衝擊,觀察到中國出口貨量減少達 6-7 成,第二季泛太平洋航線的貨量已受到影響。
========
野村證券29日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如果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下降50%,中國可能會立即有570萬人失業。一旦其長期影響波及到經濟,失業人數可能會增加至1,580 萬。
nerdwannabe wrote:
2025年第一季,全國民航累計運輸旅客約1.9億人次,較去年成長約7.5%,平均客座率超83.3%,較去年成長約2.8%,民航市場開局維持平穩成長的態勢。
這邊說乘客數量成長
那邊說營業虧損
人數成長比較重要 還是營利比較重要
如果兩個新聞都是真的 那更慘
賣越多虧越多 ~
還是說台灣都是假新聞
明明對岸 航空業大賺錢 我們這邊都捏造假消息 專門黑對岸 ??? 然後以為台灣人都不會上網查資料 ??
當全球航空業自疫情重創中逐步復甦、營運回到獲利軌道,中國三大國有航空公司:中國國航 (601111-SS)、中國南航 (600029-SS)與中國東航 (600115-SS),在今年第一季虧損,已連續第五年年度報虧。
https://uanalyze.com.tw/articles/8177516327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503300061.aspx
2024年還未轉虧為盈,3大航空都提到了行業競爭加劇,公商務的需求不足以及匯率波動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其中市場內捲競爭加劇,旅客結構變化,機票價格水準持續下降的現象在財報中相當明顯。
例如南航的財報顯示,在2024年的載客率84.38%,較2023年的78.09%有所增加,但每人每公里的收益0.48元,較2023年的0.55元下降;國航的票價同樣是下滑趨勢,2024年的每人每公里收益0.5338元,比2023年下降12.41%;東航2024年的每人每公里收益0.512元,年減13.66%。而每人每公里的收益代表了票價水準的指標。
報導另引述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的資料指出,雖然2024年的旅客量創歷史新高,但全年的經濟艙平均票價比2023年下降超過10%,全年每人每公里收益水準年減12.5%,這主要由於旅客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公務與商務旅客占比下降。
此外,中國旅遊服務平台「去哪兒網」旗下的航旅大數據研究院也分析,2024年間,追求高價值的旅客比例正在下降,新增旅客主要由休閒旅遊與探親構成。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電子信箱
訂閱
這樣的趨勢在2025年仍在延續,以今年中國春運為例,民航旅客量再創歷史新高,但票價卻比2024年春運同期要便宜。
統計資料顯示,2025年中國春運期間的民航經濟艙平均票價達874.9元,年減11.3%。
兩個字
內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