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han8850 wrote:
全世界可能只有日本人.
日本人寫中國歷史是非常不友善的
..(恕刪)
厓山之後無華夏 , 明亡之後無中國 !
日本是唐宋文化的繼承者, 日本在唐朝有大批"遣唐使"? 和宋朝交流頻繁,怎麼會不友善?
日本的建築, 茶道,花道, 圍棋, 大相撲, 和服, 劍道, 武士道, 禪宗 ..... 都來自唐宋文化
古名為平安京的京都,建都之時仿照7世紀唐代長安和洛陽
日本從奈良時代起就傳入了中國唐代建築,稱為白鳳樣,後本土化演變成和樣。奈良的東大寺就是8世紀時的寺廟代表建築。這是全世界現存最大的唐式木造建築 。後來的日本傳統建築也保留了唐代建築的特色。
現在欲知當初盛唐的建築結構,只能從敦煌壁畫及同時代日本建築窺得一二。
奈良時代,日本對中國文化有著大規模的模仿,下至平民,上至統治者。元正天皇下令全日本改用右衽。養老三年,又開始制定婦女衣服式樣。承和九年(公元842),仁明天皇又詔書:「天下儀式,男女衣服,皆依唐法,五位以上位記,改從漢樣,諸宮殿院堂門閣,皆著新額。」正倉院所傳東大寺寫經生記錄的男子服制包括袍、襖子、袴、汗衫、褌、水褌、前裳、布肩衣;女子則服袍、裳、前裳。法隆寺存有蜀江錦,傳說是聖德大子妃的帶裂、褥裂。平安時期和服為唐朝漢服翻版。此時期的和服基本上完全模仿當時期唐朝服飾的模式,而日後貴族階級所穿著的「唐服」樣式亦於此時期留存下來。
婦女頭髮梳成髮髻, 也和唐朝古墓和敦煌壁畫上所繪的一模一樣。
日本和宋朝有強烈的感情。1279年南宋滅亡時,當時的日本處於鎌倉幕府八代北條時宗執政時期。宋朝在"厓山海戰" 全軍覆沒, 10萬臣民投海, 南宋亡國消息傳來,引發日本朝野上下皆慟哭,哀悼華夏為夷狄所吞。
日本舉國哀悼,並引為國喪。上至天皇,幕府將軍,下至平民,全部都縞素孝服面西而跪長達三日之久。
"蘭溪道隆",就是由南宋渡來的禪僧,為日本禪宗大覺派之祖,弘揚宋朝風格的臨濟宗。鎌倉幕府執權北條時賴拜他為師,任命他為鎌倉常樂寺的住持。1253年,時賴建立建長寺,又招他擔任開山住持。南宋滅亡後,大批漢人前往日本,建長寺成為吸引南宋精英來日本的一個文化指標。
是異族入侵, 唐宋在中國亡國後, 日本和之後的元清, 才是反轉兵戎相見 , 元朝忽必烈遣使責令日本臣服進貢,北條時宗拒而不受,斷然拒絕,斬殺來使。
忽必烈一怒之下發動討伐日本遠征。蒙古軍進攻九州時,日本當時雖無槍炮,但幕府動員全國武士應戰。文永之役,創下了日本歷史上罕見的逆轉記錄,再加上神風天降,侵日元軍全軍覆沒。蒙古軍再度二次東征日本,又以慘敗而告終。
日本早在奈良時代就受到中國「華夷之辨」的思想。在幕府和武士的心中,元王朝不過是崛起於中國北方的一個蠻夷部落而已,雖然進了中國,根本不能代表中國,自然就不能和受中原文明薰陶的日本可比。
dohan8850 wrote:
歷史上的古文明都是毀於外族入侵
只有中國文化沒有毀於外族
反而把外族同化了
這是中國文化強大的地方
..(恕刪)
日本這一套就完全是唐宋 , 中國文化若沒有毀於外族?
如果中國還是中國? 還需要去日本 看禪宗意境 "和敬清寂" 的 茶道 嗎 ?
劍道 花道 大相撲 吳服(和服) ,木屐, 榻榻米 , 藝伎 .....現在中國還有嗎??
由現在的中國看日本? 還以為是 另外一個國家
就是因為以前那個唐宋中國, 中原文明, 完全在中國亡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