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鄉民看不懂,宅爸補充一下老美在做敏感度分析 sensitivity test of Made in China1.把東南亞的訂單灌回中國,刺激中國產能稼動到 120%2.提高原料價格 & 鎖定商品價格3.中國吃的下,GDP 增加,邊際效益為負,70%->75% 意義不大同時看透老美陽謀,不跳火坑1.當東南亞疫情緩和,則訂單回流,商品價格不變以其 1/3~1/2 於中國的工資 & 寬鬆的環保規定維持低利的低端製造澳方降燃煤等原物料價格,否則東南亞做不下去
ai_0301 wrote:宅爸在其它主題,猜到(恕刪) 四川的水力發電非常的便宜起碼還浪費10%以上這還是在現在已經有幾條超高壓的輸電青藏高原還有相當多的水力發電可以開發所以離邊邊比較近的耗能工業基本上是個適合的地點那東北就會更慘了但這邊也有缺點會地震且可能大地震
ai_0301 wrote: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 (恕刪) 這種沒啥好看的啦對中國來說依據自己的進度慢慢前進時間在中國這邊不用急把該調整的結構好好調整好例如國內消費這個的增長遠遠不如預期那如何有健康的增長(不能是欠馬爸爸的錢的增長方式)這個才是實際的追的快沒有任何意義早兩年追上和晚兩年追上根本沒有差
ai_0301 wrote:可能有鄉民看不懂,宅(恕刪) 所以我前面不就說了嗎?中國內部的需求可以滿足至於歐美的那短期利益根本沒差別賺了今年然後擴廠虧了後面幾十年那就虧大了歐美欠那是歐美的事情不需要中國幫歐美解決
economic wrote:所以我前面不就說了嗎(恕刪) "別賺了今年然後擴廠虧了後面幾十年"兄台这句话是真说到这次为什么全国拉闸限电的点子上了。中国如果不是中央集权政府,这一波盲目扩产足够喝一壶了,最后导致席卷全国的倒闭潮也说不定。身边做外贸的普遍反应应收总额增长,利润率却是在下滑,因为太多工厂一窝蜂出去抢订单,自己人跟自己人价格战打的非常凶,连带抢原材料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上涨,价格又下跌。中央不下手强硬治理,怕是要缔造一个全球停摆中国工厂加足马力,最后却还亏钱的世纪奇迹了,到头来全便宜了狂印美钞的美利坚。当然,个中理由塔绿班是看不懂的,他们只看到中国要崩溃了。
economic wrote:那個治標沒治本當然先(恕刪) 当时董建华其实是想标本兼治的,除了公屋计划,一起也提出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向,在高新数字化方面发展,希望能打造一个东方硅谷,打造一些新的经济体,让香港逐渐脱离地产资本的掌控。但是被几大地产商联手抵制,最后搞成了个地产项目。历任特首里,他算是最懂经济,也最下功夫想把香港拉到正常发展道路上的一位了,所以下台也特别快。
mini_pull wrote:当时董建华其实是想标(恕刪) 新創拼不過深圳啦深圳都發展具備算完善的金融體系了香港很難競爭的深圳的問題是自己太小了,物價和房價上生太快所以要好幾個海底隧道往珠江對岸發展連成一體,到時候香港就得面對是否要加入的選項了單獨的自由港口貨幣是否足夠自己發展得思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