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香港就是炒房到經濟崩潰,才會天天抗議。

3dFPSone wrote:
香港是資本主義運作到...(恕刪)

黎智英起家的佐丹如,我沒看到。

香港的蘋果日報,我沒看到。

可是在台灣的 壹週刊 蘋果日報,我可是親眼看他怎衝破重重封鎖,打破傳統的商業模式。

當年式全台自由 中時 聯合三大報系全面封鎖蘋果的配送通路。

他自己搞,把以往把報紙送到家的模式,改為以配送到便利商店為主的模式。沒有廣告商配合,就自己搞。

現在把中時跟聯合打的有多慘。

他有沒炒地皮,我不知道,不過沒聽說他出清廠房。

如果沒賣掉,自用。。。又沒涉及官商勾結,這樣算炒地皮嗎?
zzplus wrote:
當年董建華是有能力壓制房價的...(恕刪)

董建華擔任特首期間,許多施政計劃最後都不知所終.

中藥港,數碼港,紅酒交易中心...

聽起來很耳熟吧,台灣政治人物也經常喊出這類畫大餅口號,然而
最終能付諸實施,且達成目標的有幾個???


8萬5公屋計劃,出發點是好,但規劃及執行能力是弱智.

老共尚且搞不成大躍進,最後荒謬一場草草了結,更何況是香港.
香港愈亂愈好。 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

愈亂 窮人愈有機會。

房子帶不走的, 愈亂 富人才會低價賣房逃難。
三腳阿喵 worte:
董建華擔任特首期間,...(恕刪)


上海一年上繳稅金6000億
香港算一半一年免繳國庫3000億稅金
港府造公屋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只算成本
中國內地城鎮房價三四千人民幣一平方公尺
按一房一廳一廚衛算60㎡在香港也算豪居
一套房24萬人民幣
一年八萬五隻需要204億
建築成本翻兩倍一平12000一年也只需要712億人民幣
2000年初的時候北京房價只需要兩三千1平
以上數據我只是粗估也得出在經濟上執行八萬五計劃並不難
怎麼會變成跟大躍進運動聯繫上
香港人敢包围警署。但他们万万不敢包围长江实业。
3dFPSone worte:
香港是資本主義運作到極致的地方, 所以也是貧富差距極大的地方。 一切都是自己搞得。



香港堅尼係數0.539 貧富懸殊45年新高- 社會- RFI


鮑渤:從警戒線逼近動亂線的香港堅尼系數- 思考香港

政府統計處公佈香港最新貧窮情況。去年貧窮人口近138萬,貧窮率突破百分之二十。粗略計算,每五個香港人就有一個窮人。

如果橫向比較,香港在發達經濟體中的堅尼系數最高,冠絕英美澳紐。在亞洲區,香港的貧富懸殊程度超過大陸、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自有記錄以來,香港堅尼系數一直高於警戒線,逼近UN所說的「動亂」線。多年來,香港社會時有反對「地產霸權」的聲音,「仇富」心理日熾。這個問題,政府不可等閒視之。

-------------------------------------------------

社會兩極化本來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普遍現象,但在香港貧窮懸殊情況尤為惡化,卻有兩大特殊原因。

其一是地產霸權獨大,不僅窒礙亞洲金融風暴後本港經濟結構的轉型和多元化發展,戕害百業生機,更由於金融海嘯後全球量化寬鬆游資氾濫,資金為求保值和增值,瘋狂追逐實體資產,加上特區政府的土地房屋政策助紂為虐,推波助瀾,教房地產的投資屬性遠高於使用屬性,成為一支獨秀、奇貨可居的資產(資本),令有產和無產階級差距擴大,更形對立。

其二是本港的勞動條件在亞洲金融風暴後不斷惡化,政府為求滅赤,不單帶頭瘦身裁員,更主動引入外判和合約化工種,將本屬公務員體制的勞工大量碎片化和原子化,令體力勞動以至腦力勞動的工作條件和議價能力大降,收入大減之餘,也不穩定,因而人心動盪,為社會增添不穩因素。最弊是上行下效,公帑資助的公營機構固然亦步亦趨,在資源緊絀下,爭相肥上瘦下,自製內部矛盾,連以往為求爭奪人才薪津及退休保障措施俱不俗的大型私營企業亦改弦更張,紛紛效法政府和公營機構削減員工薪津和福利,在資本/勞動對立的關係上,令勞工普遍處於弱勢。


---------------------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全球堅尼系數排名,香港位列第九,排在下列這些國家後面﹕賴索托、南非、中非共和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海地、博茨瓦納、納米比亞、贊比亞。一眼就能看出排在香港前面的都是發展中國家,因此在已發展地區中的獨立經濟體而言,香港的貧富懸殊,全球第一,傲視同群。
小樓昨夜一又東風 wrote:
上海一年上繳稅金60...(恕刪)

公屋用租的。。。。
小樓昨夜一又東風 worte:
以上數據我只是粗估也得出在經濟上執行八萬五計劃並不難
怎麼會變成跟大躍進運動聯繫上 ...(恕刪)

8萬5公屋計劃並不只是公屋.

其中還包括:建商取得建地後,自行規劃的一般住宅.

公屋只重數量,必定規劃極差,不重視居住品質.

一般住宅,在港府為達成目標的蓄意放任下,往往也跟著亂搞出現
許多問題.


---------
計劃推動後,恰逢亞洲金額風爆,施工期間房價已暴跌至谷底.

港府的應對之道,卻總是過猶不及...

推的時候拼命蓋屋,縮手後從2003至今每年新建案大幅減少,甚至
還連續幾年出售公屋.自以為是嘉惠貧困民眾.

反讓可供調配出租的公屋數減少,苦候租屋而不可得,更增底層民怨.
三腳阿喵 worte:
8萬5公屋計劃並不只

公屋只重數量,必定規劃極差,不重視居住品質
...(恕刪)


再差能差过现在的棺材房?

说来说去,港府蠢,港奴更是蠢得无可救药。
老司机 worte:
再差能差过现在的棺材房?
说来说去,港府蠢,港奴更是蠢得无可救药。 ...(恕刪)

你誤解我的意思.

若8萬5公屋計劃不要好大喜功,摻雜太多目標,只單純的針對貧戶增蓋公屋.

或許不至於在亞洲金融風爆發生時,遭牽累是房價暴跌的兇手,而被迫中止.

然而實際上,2000~2002每年完工交屋數量裡:

2000及2001,約只有一半是公屋(2000年8.5萬/4.2萬...2001年10萬/5.1萬)

2002約6.7萬戶,其中更只有約2萬戶是公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