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oxyribose wrote:重點前面提到大陸有...(恕刪) 大陸有太多的外送平台了.應該不會開33%這種價...削價競爭是搶市佔的不二方式.不同的外送平台也是會競爭的,假設外送業者抽25%,那台灣的外送市場才起的來,店家才會吃的下,平台的選項才會多,消費者要的不就是越多選擇越好....要進入良性循環,等其它有競爭力的業者投入,才有可能.
Ste100 wrote:大陆有太多的外送平台...(恕刪) 我有一次跟外卖小哥聊过,他们是按单结算的,送一单 正常时段是顾客付2元、商家付3元,如果顾客给五星好评平台再加付1元。雨雪天气以及夜间时段,就顾客和商家两边都涨价。然后外送平台抽外卖小哥的成。商家和顾客不管交易多少,就是按单数算外卖价,不抽交易额的成。所以外卖小哥更喜欢去一个目的地能送好几单,而顾客倾向于拼单,一个办公室的小伙伴一起下单某家的午餐~
大韓聖國 wrote:只有UberEats...(恕刪) 給你一個新的idel,最新的共享經濟出租女友,出租老婆。。。時間內當你女友 老婆環保又共享。。。讚吧!每個市場都需要考察,只有中國人太自大以為國內市場成功,全世界套這模式都能成功,所以一出來大挫敗。
大韓聖國 wrote:只有UberEats...(恕刪) 簡單說,台灣小但是美食太多太密集了,密集程度我想台灣說第二沒人敢說它第一,跟大陸沒法比,這就跟微信支付這類東西在大陸很便利,但在台灣卻才剛起步一樣,因為在台灣幾乎不到100公尺範圍內你一定能找到提款機,但在大陸,你想提款開車可能要開幾十分鐘才會有
yaucheng11 wrote:簡單說,台灣小但是...(恕刪) 台灣總是以小區域看世界, 從市場這點可以完全明白...一門生意本來就是解決問題才會有利潤產生, 市場經濟下,一家企業能幫愈多的人解決愈困難的問題, 就能夠獲得愈多的利潤...一個國家越大人口越多, 提供解決問題的機會就愈多... 所以大陸型國家的大市場就是這樣來的... 縱使在歐洲, 成功的歐洲企業生意也是以全歐為考量...台灣地小人稠, 服務業多方便, 方便的同時就代表很多生意是做不來的... 本來就不大的島內內需市場已經被切割碎片化, 加上服務業多, 造成服務業新水低落但又競爭激烈, 很多人常常以台灣服務業品質好來說嘴, 但從沒反思過這就是島民相互壓榨的成果...一個地方生活方便很好, 但衍生出來的就是國民被訓練得無法忍受不方便, 更沒辦法進一步去做幫人家解決不方便的生意, 無法理解大國家大經濟區域的問題, 只會一昧用台灣經驗去嘴, 台灣好棒棒好方便, 然後其他其他國家為什麼不像我們一樣ooxx... 這是台灣目前很大的問題, 國民的忍耐性很低, 無同理心...希望搞服務業的以後不要再抱怨薪水低, 因為這是全體國民自己選的, 以台灣的人口基數,內需市場的頂也就這麼高, 怪不得任何人...
yaucheng11 wrote:簡單說,台灣小但是...(恕刪) 开车10分钟夸张了,我家除了小区门口3家银行的atm之外,东南西北4个方向最近的atm机距离大约是500m、50m、200m、150m不过,现在都把atm装进手机里了,身上已经不再携带银行卡和现金啦。。。
coolcat.lin wrote:开车10分钟夸张了,我家除了小区门口3家银行的atm之外,东南西北4个方向最近的atm机距离大约是500m、50m、200m、150m不过,现在都把atm装进手机里了,身上已经不再携带银行卡和现金啦。。。...(恕刪) 大陸以前是確實比較少我待的還是上海十幾年前我就在用信用卡在上海刷卡買東西薪水也是去中摑工商銀行的提款機領出來浦西比較多有地方領,浦東就....當然現在不一樣了為什麼行動支付在大陸以外的地方沒辦法這麼快普遍就是因為已經習慣用提款卡和信用卡很久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