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都在吹中國汽車產業將超過日本?

手機就是很實際只有量沒有利潤的例子
中國手機市佔過半
只有市場利潤10%
三星只有20%市場
卻有市場利潤17%


中國手機廠獲利低得可憐!華為高層嘆:全球市佔過半 僅賺走10%利潤

儘管近年來中國手機品牌快速崛起,目前全球前5大品牌除了三星、蘋果(Apple Inc.)之外,其餘都是中國品牌,儘管市佔率大幅攀升,但若就獲利而言,Apple幾乎賺走手機市場近7成獲利,還是最大贏家。


財聯社報導,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副總裁楊海松近日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表示,中國手機廠獲利低的可憐,中國品牌的市佔率過半,卻僅獲得10%左右的獲利。

他表示,在智慧手機的銷售中,Apple的市佔率為13%,獲利卻達66%,三星市佔率達20%,賺走市場17%獲利,至於中國及其他廠商市佔達67%,所獲利潤僅有17%,中國品牌約僅賺到10%獲利。

雖然他未提到華為手機的獲利,但從整體來看,華為手機的獲利率也不會太高。
中國手機獲利低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大全部靠中低階手機來取得市佔率,無論任何一個中國品牌高階機型佔整體銷量比重很低,即使是之前的華為高階機型每年也僅3000萬支左右,佔其原本1年出貨量2億支以上僅10%多。
2好3壞 wrote:
中國手機廠獲利低得可憐!華為高層嘆:全球市佔過半 僅賺走10%利潤(恕刪)


媒體長期是這樣洗腦沒錯 ~
不過事實上中國大量生產降低成本 , 最大受益者是中國人民喔 !

2021年中國除了汽車銷售2,627萬輛 僅美國的1.8倍之外 , 其他諸如手機
電視 電腦 白色家電等 , 中國市場規模都是美國的三至四倍哩 !

在中國工業產能崛起前 , 你知道一隻黑金剛手機要多少錢嗎 ? 一台大尺吋
平面電視比現在貴幾倍 ? 而現在中國人都能很輕鬆就能享受這些生活用品
了呢 ~~
dc1132 wrote:
希望是真的不然 幾(恕刪)


刀片是BYD的,想要突出的是安全性吧?我記得能源密度與三元鐵鋰沒差多少。

不過BYD還是照樣燒了。

廣告,總有誇大的地方,只要不是虛假,其實無所厚非。

就像每個人都跟廣告一樣從小就熱愛奔馳"The best or nothing"?

寶馬真的就是"BMW sheer driving pleasure"?

Porsche Panamera 真的就是“There's no substitute"?

看實際表現吧。

不過要能吹,至少要有點底子,特別是寧德時代這種全球第一大電池供應商,不是嗎?
餐桌上的鹿早

有趣的是比亞迪駐車會自燃。。但是撞車之後很少自燃。。。

2023-05-13 10:35
GarryOne wrote:
媒體長期是這樣洗腦沒(恕刪)


華為自己說的
這也能怪媒體洗腦
好笑
中國電動車也是在複製手機模式
完了,芭比Q了
中國電動車補貼沒了,這下完了

中國電動車補貼2022年底將「落日」,特斯拉成為最大贏家!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1333
bulldog2005

呃...你最近沒看大陸新聞?三條鼓勵政策你沒看到?

2022-07-04 2:12
纯洁的男人 wrote:
完了,芭比Q了中國電(恕刪)


那裡會完呢.長期來說在電動車的時代來臨時.日本汽車工業將會逐步走向衰敗

而老共成為前三
纯洁的男人 wrote:
華為被美國制裁的結果(恕刪)

華為2021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636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8.6%;凈利潤11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9%。面向未來,華為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1年研發投入達到1427億元人民幣,創下歷史新高,占全年收入的22.4%,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8450億元人民幣。
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在接受访谈时表示:引进60年,中国汽车产量是
美日德三大国的总和,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专利却不是我们的,每辆
车到现在还要交专利费。

柳冠中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去做这些
0到1最基础的东西,如果汽车工程师去汽车厂,去做个造型或者其它
小功能,就能马上有工资了,还挺高。而进行发动机、变速箱专利技
术的研发,技术投入长达可能会达到10年,还不一定有产出结果,久
而久之就没有人去
ltelung

又一個腦袋不清的..[挖鼻孔]

2022-07-04 10:07
總加速師 wrote:
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在(恕刪)


懂嗎.他講得是燃油車.但電動車就完全不同.中國的電動車會壓著日本打
總加速師

第二段才是重点,大家要赚快钱,不愿花十年去搞技术。

2022-07-04 11:49
x365555

晶片也是一樣[笑到噴淚][笑到噴淚]再笨車子也不能買中國的,命也重要。[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2023-05-06 0:23
托樓主純男夠淫蕩的福。

在本土市場已經完成反殺,國際市場慢慢加油吧

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汽車市場新車銷售量。
比亞迪打敗一汽大眾(福斯)和上海大眾兩家之合,拿下品牌榜季度銷冠。
長安汽車也打敗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兩家之合。
大眾和豐田這兩個在華稱壟斷品牌銷冠幾十年的巨頭。正式開啟了神壇告別之旅。

至於世界市場,這幾年慢慢看

PS:
在我左岸才12萬的元Plus新能源,改頭換面的ATTO3在德國售價居然相當於32萬人民幣。
編外摸金校尉,野生洛陽鏟師。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