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掉肥單台灣收到,6月出口533億美元,成長33.7%, 創歷史單月最高紀錄.中國3159台汽車太平洋起火毀損,中國新車庫存350萬台,Walmart成功要求中國供應商吞關稅成本,中國內部新轎車庫存350萬台三個月賣不完, 中國輸美關稅30%+25%小包裹54%
呵呵, Walmart 有60%商品來自中國, 如果要Walmart這部分提高2成的成本, 絕對是不可能的.
看來, Walmart 轉單去東南亞印度, 是勢在必行了~~
反正呢, 你中國供貨商不肯分攤20%關稅, 他以後就一定改下單去東南亞了, 這完全沒有疑慮
而且你中國還拿他的中國店當威脅, 這會觸發Walmart的危機意識, 恐怕不賺錢的店會很快的結束營業. 縮小規模, 以免吵起來的時候, 損失過大.
=====================
逼供應商降價 沃爾瑪遭陸商務部約談
外媒披露,美國零售龍頭沃爾瑪(Walmart)要求中國大陸供應商大幅降價,企圖將美政府對中關稅的負擔,轉嫁給中國供應商和消費者。對此,央視旗下微博公眾號「玉淵譚天」12日發文稱,中國商務部等有關部門11日約談沃爾瑪高層主管以釐清傳言。
文章指出,此次約談有幾個值得關注的訊息:一是沃爾瑪單方面要求中國企業降價,可能造成供應鏈斷裂的風險,損害中美企業和美國消費者的利益。二是沃爾瑪臨時要求中國供應商降價,有違反商業合同的可能,亦將擾亂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三是美方單邊加徵關稅傷害中美企業,中美企業應該攜手共同應對。四是若沃爾瑪執意如此,接下來就不只是約談了。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沃爾瑪要求包括廚具和服裝供應商等部分中國企業,在每輪關稅調整中降價10%,幾乎等於讓中國供應商承擔全部新增關稅成本。許多供應商反映,原本利潤空間就微薄,降價幅度若超過2%至3%,便會虧損,甚至可能被迫降低產品品質。
Panchrotal wrote:
加拿大關稅加25%
比中國更多而且已經實施
後續還可能有250%關稅
美國近百年換帖兄弟加拿大
版主提都不敢提一下...(恕刪)
1. 川普第一任貿易戰, 對中國50%金額的商品收25%, 6年了還沒解除,
2. 這次川普對中國加稅20%, 是全面的, 不像加拿大墨西哥還有一部分產品豁免
3. 拜登對中國半導體, 太陽能, 電動車, 加稅50%~100%, 也是加稅還沒解除
4. 美國對中國的鋼鋁加稅太多次了, 到底是加了多少, 我看美國人自己都不會算了, 要靠電腦才知道
iamnotapig wrote:
關稅這東西 ,加就加吧。
無非就是讓中間國賺一筆中轉費,洗產地而已。
只要有利潤,
全世界,包括美國,有大把人願意做違法的事情。
殺頭的生意都有人做。
美國連毒品、芬太尼都管不住,
還能管得住普通商品的走私?
你這樣想, 就大錯特錯了~~
=======================
* 舊模具, 買主不想多開一套, 會沿用中國舊的, 自然是買在中國生產的零組件來用
* 新模具, 如果放在中國以外的國家, 那~~ 中國生意就被搶走了, 最多只剩下零星的變壓器線材可賣了
=======================
當新產品上市了, 舊產品就會降價或停售, 還沒清空庫存之前, 會出現一種假象, 中國產品就是便宜又受歡迎....
但是不用很久, 中國就會很錯愕了, 怎麼沒訂單了. 新產品市場成熟了, 可以全面停產舊型了, 那時候中國什麼退稅補貼貶值等措施都沒用了, 零組件也不用船運來運去了, 因為這買主的整串供應鏈都不在中國了,
另外, 航運價格大漲, 如果中國仍然一船一船的運送零組件去其他國家, 成本是會不斷提高, 久了也就拼不贏在地生產的原物料與零組件了
另外, 美國人的小商店很少, 大連鎖不會買走私貨. 走私幾乎是沒有, 中國現在都是用小金額包裹運送, 哪有人跑船走私日常用品. 哈哈.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世界20大吞吐港沒有任何一個在巴拿馬運河或蘇彝士運河邊,
甚至離這兩條運河最近的20大港是在數千公里之外。
中國官方罕見轉發評論 批李嘉誠賣港口失了「大義大節」
所以哩
中國為了這個 你口中不痛不癢不相關 的巴拿馬運河
氣得跳腳 大罵 香港首富~~
JOE wrote:
中國官方罕見轉發評論 批李嘉誠賣港口失了「大義大節」
所以哩
中國為了這個 你口中不痛不癢不相關 的巴拿馬運河
氣得跳腳 大罵 香港首富~~
這是轉發評論原文,
通篇沒提李嘉誠,整篇滿滿的愛國商人事蹟。
第一段是楔子引文句句鄉民的問號質疑,
媒體只取第一段楔子引文反問句當肯定句再加上李嘉誠補腦編出一篇"新聞",
文章其他90%的重點不提半句,
和本樓的炮製補腦新聞完全是同個路子。
大公时评: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
发布时间:2025-03-15来源:大公报【字体: 大 中 小】
近日,长江和记公司拟将其持有的包括巴拿马运河两大港口在内的43个港口出售给美国财团的消息,引发国人高度关注和强烈质疑:为何如此轻易将这么多重要港口转让给不怀好意的美国势力?表面宣称的商业行为暗中藏着怎样的政治算计?所谓“精明”的交易有没有考量国家民族利益?这般选择是否在助纣为虐、贻害中国和世界?
由此,人们进一步发出灵魂拷问:在大是大非面前,当事的企业家应怎么取舍,带领企业驶向何方?
历史早已给出答案: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伟大的企业家从来不是冷血投机的逐利者,而是热诚傲骨的爱国者!商场如战场。那些在民族史册上熠熠发光的伟大的企业家,无一不像伟大的将军,坚定勇敢地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他们将自己和企业前进的罗盘对准祖国的星辰,与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因此才名垂青史,为后世景仰。
国人想起的是,在旧中国积贫积弱、强敌环伺之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以实业救国。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马万祺通过商贸网络为前线输送物资,并想尽办法救治伤员。
国人想起的是,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又迫使我们投入一场更加残酷的战争,并对新中国实施全面围堵封锁。当此严峻关头,众多企业家如同战场上的战士,奋力筑起国家新的经济长城,用行动诠释“商之大者,为国为民”。柯麟、柯正平在港澳为国家筹集大量资金和物资。霍英东顶着港英当局“缉私”的枪口,组织船队突破封锁线,将药品、钢材等战略物资运往内地。
国人想起的是,改革开放后,曹光彪第一时间到内地投资开办香洲毛纺厂。面对外界的观望、家人的疑虑,他毅然决然说:“必须得做,哪怕亏掉所有投资也值得做,因为这是对国家发展有用的。”包玉刚与内地造船企业签署协议,定制多艘船只,推动中国船舶业走向世界。他对儿女说:“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要忘记我们是中国人!”曹光彪和包玉刚造就非凡商业奇迹,正根源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坚贞信念,根源于将个人抱负彙于天下兴亡的浩荡洪流。
今天,中国新一代的杰出企业家进一步传承光大着爱国精神。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市场围剿以至针对个人的疯狂打击,他们不屈不挠、绝地反击,在围堵中突围,在承压中超越,坚决有力捍卫国家产业自主尊严。任正非带领华为顶住全球供应链断裂的冲击,在被切断高端芯片供应的绝境中启动“南泥湾计划”,用英勇行动诠释了何谓“站着抗争”,守护了中国通信产业的技术主权,向世界宣告中国企业不会在强权面前屈膝。还有许多企业家将被列入美国所谓制裁名单视作登上“光荣榜”,将外部打压转化为自主创新、突破发展的战略契机。比亚迪、宁德时代、科大讯飞、大疆,一个个拚搏胜利的故事彰显着企业走向成功、走向伟大之路。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历史和现实都提示处于风口浪尖的企业家们,面对美国的强权霸凌,唯有坚定地与国家站在一起,勇敢斗争,才能保家卫国,才能赢得尊严、守住清誉。反之,如果看不清美国那些政客“既要钱、更要命”的本质,选择与之共舞、倒行逆施,或许一时可做成“大刁”、赚到大钱,但最终是没有前途,更会背上历史骂名的。
叶嘉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