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汽車墳場」嗎?最近有網友用無人機拍到杭州某地堆滿了新能源車,車旁雜草叢生,有的草甚至高過車頂!這些車都沒上牌,全是同一款型號,密密麻麻停了好幾年。附近居民說,這片車已經放了五年,總數大概800多台,車門能正常開,座椅連保護膜都沒撕。你說這是工業垃圾?可這些車好歹也值三十多萬,電池續航450公里也沒問題,那為啥就扔這兒呢?
其實不只這一家,許多車企都有類似的「汽車墳場」,把賣不掉的車堆在一起。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主要是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內卷」太嚴重。政府補貼政策讓200多家車企一窩蜂進入,結果產能過剩,市場飽和,競爭白熱化。比亞迪帶頭降價,其他車企像吉利、通用等也跟著降,價格戰打得昏天黑地。表面平靜,背地裡每個車企都在拼命搶市場份額,因為誰先搶到話語權,後面就能補回虧損。
但這樣降價真有那麼好嗎?有幾個風險得注意:
- 買車被割韭菜:新車出得快,買了沒倆月就降價,車主心態崩了,找誰說理去?
- 安全隱患:價格壓這麼低,成本肯定得縮水。長城汽車老闆魏建軍就質疑,十萬塊的車還能保證質量嗎?
- 售後風險:好幾家新勢力車企已經倒閉,比如高合、恒馳。車買了,售後沒人管,維修保養成大問題。
最近比亞迪的問題更嚴重。山東一家核心經銷商——濟南前程集團資金鏈斷裂,4S店關門跑路!很多車主交了幾年保險費,結果店倒閉,錢打了水漂;還有客戶付了車款,卻因合格證被拿去抵押融資,車上不了牌。車主投訴無門,銷售推來推去,最後連人都找不到。
另外,還有一個怪現象叫「0公里二手車」。這些車剛下線就上牌,算「賣出」,但實際是新車,里程幾乎為零。車企這麼幹,一是為了製造熱銷假象,拉高估值;二是處理庫存,快速回籠資金;三是套取新能源補貼。這種車價格可能便宜10%-20%,性價比高,但保值率差,售後也可能有風險,尤其是新能源車多數只保首任車主。
總的來說,現在汽車行業競爭太殞了,降價、庫存、售後問題層出不窮。消費者買車除了看價格,還得關心質量和售後,不然買了車可能就是個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