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中國傲慢清零 每月經濟損失1.3兆

中國傲慢清零 每月經濟損失1.3兆

中國政府一直把重點放在限制措施和病毒檢測上,而不是接種疫苗(路透資料照)

譚德塞也看衰 叫中國要轉變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2019中國爆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當時幾乎全球為防病毒快速蔓延,紛紛祭出鎖國政策,不過至今,基本上全球大多數國家世界其他地方都在試著與病毒共存,中國是唯一仍將抗疫視為第一要務的經濟體。中國繼續採「清零」政策,大規模封鎖,導致供應鏈上生產和分銷的所有成本幾乎都在上漲。

所謂的「清零」措施,包括大規模檢測、追蹤接觸者和嚴格隔離等,少數幾宗病例都能觸發全城的封鎖。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認為,中國的「清零」防疫政策不可持續。自2019年底武漢爆發疫情以來,中國無論是確診、因病死亡人數,相對歐美國家來說低出許多,建議中國在政策上要做轉變,根本不需要繼續採取強硬的措施來遏制病毒。


中國傲慢清零 每月經濟損失1.3兆
嚴格而長時間的封城,讓中國居民面臨停診、供應鏈斷裂等災害。(路透資料照)

封控造成的死亡 多於疫情

世衛突發事件專案執行主任萊恩(Michael Ryan)表示:「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想要採取強硬的措施來遏制病毒傳染,是可以理解,但還需要考慮清零對人權的影響。」

然而嚴格而長時間的封城,讓中國居民面臨停診、供應鏈斷裂等災害。以「停診」為例,封城意味著醫院關門,即使每日醫院會開少數名額讓需要定期回診的患者看診,但這種掛號是要用「搶」的,即使成功拿到名額的病人,還需要跨過「頻繁做核酸」、「缺乏交通工具」等困難,才能到醫院就診。

此類事件在網路上發酵,引起激烈反應,有觀點認為,封控「停診」造成的死亡個案遠大於防控避免的死亡。不過中國政府似乎聽不到人民心聲,仍然將抗疫視為第一要務。

《BBC》指出,可以將此歸咎於兩個原因:政治和疫苗。

中國傲慢清零 每月經濟損失1.3兆
中國採「清零」政策,大規模封鎖(路透資料照)

中國政治自豪 拒絕外國有效疫苗

傳染病專家梁萬年在3月曾表示:「一些脆弱人群,尚未完全接種兩劑疫苗,或加強針,因此我們不能就這樣讓步。」根據官方數據,當時89%的人接種了兩劑疫苗,但符合資格的人當中只有56%接種了加強劑。

今年上海疫情爆發的時候,中國市政官員表示,60歲以上人士只有38%接種三劑疫苗,80歲以上只有15%接種了兩劑。在全國,80歲以上只有19.7%接種了加強劑。外媒指出,中國繼續堅持「清零」是政治性的,中國人接種疫苗數少,是因為官員一直洗腦國民,將疫情描述成一個國外的問題,歸咎外國旅客將病毒帶入中國。

《紐約時報》指出,中國時而解除、時而重啟的防疫措施,可能至少會持續到明年,部分原因是政府一直把重點放在限制措施和病毒檢測上,而不是接種疫苗。另外中國迄今拒絕引入外國研發的有效疫苗,報導形容「這個決定是出於政治自豪感,而不是醫學考慮。」

還有觀點認為,為了保障今秋召開「二十大」前,中國不出現疫情失控的局面。即使內部和外部壓力疊加,中國政府並未改變「清零」的嚴格防疫政策,而是在多個場合重申「清零」的重要性。

外媒指出,習近平堅持下達的政策,充分顯示一個獨裁威權體制的弊端:僵化、傲慢、過度控制、報喜不報憂。

中國傲慢清零 每月經濟損失1.3兆
上海經濟規模達4.3兆人民幣,中國實施封城,影響甚大。(路透資料照)

上海封城 第2季GDP衰退13.7%

上海每年經濟活動規模達4.3兆人民幣,居中國各省市之首;金融業方面是公認能與香港競爭的金融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貨櫃港口,是中國對外進出口貿易首要樞紐。上海可以稱是中國的經濟首都。

上海今年首季GDP為增長3.1%,不過受疫情及封控等影響,第二季GDP年減13.7%,拖累上半年GDP跌5.7%。上海6月城鎮調查失業率達7%,第二季平均為12.5%,上半年平均為8.9%,均高於全國的5.5%、5.8%及5.7%的水平。

確診病例在中國國內持續居高不下,中國嚴格實施封城影響,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針對121家美企進行調查顯示,逾50%已縮減或延遲在中國的投資計畫,近60%下調全年的財測。

中國傲慢清零 每月經濟損失1.3兆
3月底統計,中國疫情封鎖可能帶來每月至少460億美元(新台幣1.3兆元)的經濟損失(路透資料照)

葉倫:中國封城 全球供應鍊中斷

因為嚴格的封成措施,外資及本土企業面臨停產。根據3月底統計,中國疫情封鎖可能帶來每月至少460億美元(新台幣1.3兆元)的經濟損失,約占GDP的3.1%產值。而當時經濟學家表示,460億美元的損失估計是保守的,因為這還不包括通貨膨脹對國家收入的影響,如果封城時間拉長,影響程度會翻倍。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城市封鎖、停工、塞港和港口關閉,對進口和經濟帶來衝擊,而這最終將擴及到世界各國。目前中國的經濟表現已經對全球各地經濟成長產生了外溢效應。

德國最大船運商赫伯羅特(Hapag-Lloyd)報告說,盡管上海港通過組織員工寄宿公司,來確保集裝箱貨輪的裝卸,但是從上海港前往周邊其他港口的轉運物流,出現了嚴重遲滯。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警告。中國封城範圍之廣,將加劇全球的供應鏈困境,推升價格、阻礙商品流動和全球供應鏈的復甦。中國近年來建立供應鏈主導地位,不過因為嚴格的控管,造成多家企業、工廠停工、停產。為此,許多企業開始思考多地化生產。


中國傲慢清零 每月經濟損失1.3兆
中國經濟第二季的年增長率只有0.4%,比市場預期的1.1~1.2%還低(歐新資料照)

中國經濟成長 已貼近0

中國經濟第二季的年增長率只有0.4%,比市場預期的1.1~1.2%還低,也是自2020年武漢爆發新冠疫情以來,最低的季度成長率。上半年經濟成長更是只有2.5%,遠遠落後政府設定的全年成長目標5.5%。

上半年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一年前攀升1.7%,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 上揚1%。第2季CPI 升2.3%,其中 4、5 月均上揚2.1%,6月攀升2.5%。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調查結果,71%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差」。展望未來六個月,經濟學家普遍預期全球經濟將持續疲弱,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警告,中國經濟長期放緩,將對全球造成嚴重影響。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44059

----------------

中國人雖然很喜歡扮演受害者,但中國人的赤貧其實是自找的,怨不得別人
荒謬又充滿自信,就是這個民族的特徵
日台統一,百年和平
2022-09-01 9:41 發佈
一天到晚關心對岸大小事務
為何都不關心台灣這幾年
因為民進黨與世不同、特立獨行的防疫作為
造成台灣經濟及各行各業受到多大的衝擊及影響??

你們這些人,
口口聲聲說你們愛台灣,
可是你們的所作所為卻完全不是如此!
人類中最卑鄙無恥的是, 權力擁有者和諂媚權貴者, 藏身安全場所歌詠戰爭, 用愛國心將無知者送往戰場!
關台灣人屁事? 大陸爛到爆又怎麼樣?

會讓台灣不再受民進黨荼毒嗎?
會讓民進黨不再掏空台灣嗎?
會讓民進黨不再空轉台灣嗎?
會讓台灣不再缺電嗎?
會讓台海變安全嗎?
會讓台灣每天不再因疫情死那麼多人嗎?
會讓台灣人不用吃萊豬吃核食嗎?

不會的話,在那邊叫什麼叫?
陽炎級驅逐艦-雪風

喜歡看大陸笑話 爽

2022-09-01 13:49
hakama99

哪裡抹黑了 公佈事實給大家看也不行 你就只想當井蛙是不是

2022-09-01 14:32
說的好像 選擇共存就沒有經濟損失一樣

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陽炎級驅逐艦-雪風

現實就是堅持清零的代價比共存高

2022-09-01 14:10
很好啊,好棒棒
來,歡迎1450來說說,選擇躺平犧牲了一堆人的國家裏面,哪個經濟比較好的?

美國?英國?歐盟國家?還是日本韓國?
專門打臉1450,如有誤傷請見諒。
hakama99

不愧是聾的傳人 先去查查什麼是升息什麼是降息 哪個會讓投資市場降溫好嗎

2022-09-01 14:28
hakama99

小驢驢升息降息搞清楚了沒啊 不要當無腦粉紅了

2022-09-02 13:50
自找?有哪個所謂先進國家在送中國人國籍嗎?連國籍都不送就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了。
沒辦法~ 中共就走共同富裕(貧窮)路線...
順便拖垮其他國家...
KiKiUnicorn wrote:
一天到晚關心對岸大小(恕刪)


公道話:

台灣新聞有其專有的討論區,此區是兩岸新聞區,自然要貼大陸方面的新聞,對吧!

不能貼大陸新聞,那是要廢掉此討論區,還是任其隨便亂竄?還是禁言大陸的任何事物?
Justice Sun

"兩岸" 不是 "大陸" 新聞區吧? 大陸台灣兩邊共同事務才有關"兩岸"吧? 不然還要一個"台灣"新聞區是在幹嘛的?

2022-09-01 13:34
hakama99

照你講兩岸不能只貼大陸 國際版是不是不能單一國家的新聞??公三小

2022-09-01 14:29
結果經濟沒崩潰反而威脅到西方各國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