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跟台灣朋友聊一下非常著名的台灣健保。
看看能不能交流下,我真的不是在質疑台灣啊,只是非常的不理解,想請教一下台灣朋友。
現在來聊一下台灣迷一樣的健保。
我並不是要否定台灣的健保,只是對關於台灣健保的統計數字感到有些不理解,如果這裡有台灣朋友的話,也可以給我解釋一下。
我看到的數字是,台灣的健保占GDP的5%,美國醫療費用支出占GDP15%,日本占7%。
台灣人把自己的健保夸的天花亂墜,但你說的再熱鬧,可實際上台灣社會只是拿出GDP的5% 來給台灣人看病,你怎麼可能比美國和日本還好呢。
而且台灣的人均GDP的收入水平比美國和日本都低很多,而且台灣的個人計提的醫療保險的比例也不高,應該是比中國都低,所以台灣整體的計提的醫療費用應該是不高的,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下面幾種情況才能夠滿足人們的醫療需求:
第一:有很多的政府補貼,但我看到的資料是,台灣的醫療方面的政府補貼不高
第二:醫生的工資不高,是醫生在做貢獻,但我又看到很多台灣人都說台灣的醫生的工資很高,應該是TOP5裡面的。
第三:醫院是公立的,是非贏利機構,但我又看到台灣的醫院每年都賺很多錢,搞不懂。
第四:台灣有很強的醫藥自主開發能力,所以採購成本很低,這個我不知道,台灣朋友有知道的可以告訴我。
最後,就是台灣人很注重鍛煉,基本都不生病,去醫院看病的人很少,所以可以用很少的醫療費用來支持就夠了。
如果以上幾條台灣都不具備的話,我真的不知道台灣的健保怎麼可能讓台灣人這麼幸福。
我們換個角度來說吧,說一下軍事能力,美國的軍費占GDP3%,中國的占1.5%,所以美國的軍事能力肯定比我們要厲害,這是很簡單的問題啊。
但是在台灣會發生什麼情況呢,台灣的軍費占GDP不到1%,而且台灣的GDP基數又很少,但台灣人會說自己的軍事能力天下第一,一個雄風什麼都能對付,這怎麼可能呢。
而且我看到台灣的健保設計為了迎合底層台灣人的需要,大病和小病全包,而且台灣健保醫療體系又包括小診所和大的中心醫院。
我們都知道,健保真正要保障的是那些大病和慢性病,這些病可以導致家破人亡,而一般的小病對個人的負擔並不重。
而只有中心醫院才可以治療大病和重病,小診所只是在占有醫療資源。
我看到資料說,台灣人平均每年要去醫院15次,我不知道只裡面有多少次是去小診所的,我覺得台灣真的要統計一下小診所的醫療支出占整個台灣的健保費用的比例是多少。
因為你整個的醫療費用是固定的,小診所占有的越多,那用來在中心醫院治療大病重病的醫療資源就越少。
所謂的醫療保險制度,或者說是台灣的健保制度,不管你說的是多麼的神乎其神,本質上就是一種保險制度。沒有什麼神秘的。
如果想要一個社會的醫療資源充足,只有兩種模式,一個是北歐模式,就是高福利,高稅收。一種是中國的模式,整體的國家醫療體制,醫院是非贏利機構,規模巨大,對外醫療物品的採購議價能力很強。
但我綜合台灣人所說的狀況是:台灣稅收不高,醫生工資很高,醫院很賺錢,然後台灣健保很好,你們能聽明白嗎,反正我是聽不明白。
現在我們來說一下醫療保險制度,因為這個制度很複雜,就不展開說了,簡單的說就是,如果一個社會徵收了100塊錢的醫療費用,那麼保險公司會留下20%,然後給醫療機構下發80%,醫療機構收到這80%的錢以後,只會給病人身上使用60%,因為每一層的機構都需要贏利,都需要生存下去,否則就會虧損,那整個醫療保險制度就會破產。
說了這麼多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所有的醫療費用都是封頂的,換一個角度說,每一個醫院每年所能得到的醫療費用都是固定的,如果你這個醫院給病人花的錢超出了保險公司給你核定的醫療費用指標,那你只能是自己掏錢墊付了,就是說你就要虧本了。
所以台灣人所說的你只需要花一個掛號費,然後就可以隨便看病了,不管花多少錢都給報銷,這怎麼可能呢,有台灣朋友可以出來解釋一下嗎。
在台灣我經常會看到完全不能理解的事情,中國有很多人看不起病,因為中國的醫保制度不完善,為什麼不完善,因為沒有足夠的錢,所以中國的醫保只能給你報銷大概80%,或者是60%。如果你的病要花一百萬的話,那你自己也要負擔40萬,這對於農民來說,真的是天文數字,負擔不起。
但我們在台灣會看到什麼情況呢,例子太多了,就舉一個最近的吧,有一個很有名的台灣女藝人,應該是叫陳真,他們夫妻都是藝人,應該收入不低,他們在台灣的地位應該相當於中國的一線藝人的地位。
但陳真做了一個心臟手術,卻花的傾家蕩產,連小孩上學的學費都沒有了,還需要別的藝人出來集資來幫助她的小孩以後的學費,台灣的健保不是很好嗎,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情呢,因為她的手術又不是什麼非常複雜的大手術,否則她生活的好好的,如果手術非常複雜,非常昂貴的話,她完全可以採取保守治療啊。
陳真的手術最後失敗了,人也沒有了,喜歡她的人就節哀順便吧。
如果這個事情發生在中國你能想象嗎,就是說范冰冰去做了一個心臟手術,最後把房子和地全買了,這不是他媽的開玩笑嗎。這要花多少錢才能達到這個新聞效果啊。
免費醫療的神話其實早就破產了,像印度就是所謂的免費醫療,其實所謂的免費醫療就是醫療費用的包幹制度,就是說對於一個醫療流程來說,用什麼樣的治療手段,包括用什麼藥都是規定好的,那麼這個包幹的治療手段能夠治好病嗎,當然治不好啦,還需要額外的醫療手段和藥品,那麼這些額外的錢需要誰來支付呢,當然是病人自己支付啦。
現在問題來了,台灣和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到底是哪個更好呢。
舉個例子來說吧,就好比說是吃飯免費不免費的問題吧。
中國是吃飯不免費,不管你吃多少,你都要自己負擔20%的飯費
台灣是吃飯免費,但說到免費,大家要知道其實就是包幹制,那這裡的學問就大了,就看你包幹的額定是多少了,舉例來說吧,也可能是包幹的免費的額度是二兩,就是說你吃二兩是免費的,但二兩麵條可以吃飽嗎,當然吃不飽啦,你是不是還想再來二兩麵條,對不起,那需要你自己付錢。
中國的方式是,你吃二兩麵條也需要自己支付20%,聽起來好像是不如台灣的制度好,老百姓只要聽到免費就高興,但如果你吃到六兩麵條,多出來的四兩麵條也可以給你報銷80%,那麼你覺得是哪種制度好呢。
我覺得各有利弊吧。
我覺得台灣的健保包幹制度是有一個好處的,就是可以避免病人的家屬的道德壓力,就是說如果你的家庭收入不高的話,你可以不用糾結到底是不是要給病人繼續治療,你完全可以採取100%的健保的治療手段,不用額外花錢,其實也就是安樂死了。
這真的是一個很大的社會話題,也是一個道德話題。
在中國,病人的家屬都會面臨一個道德糾結,就是說是否繼續給病人治療下去,因為只要治療就要花錢,對於那些大病和重病,負擔真的很重,不像台灣的健保制度,我們中國人沒有這樣一個官方設計的天然的規避制度來迴避我們的道德壓力,反正如果不繼續治療就是不孝順。
我甚至覺得,在某些方面,安樂死也不是不可以討論的。
因為有些病,我覺得真的沒有必要糾纏了,到最後就是人財兩空。
其實錢還是其次的,關鍵是病人也太受罪了。
我覺得除非是緊急外傷,ICU真的是不需要進入了,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進ICU,不要上呼吸機,尤其不要切氣管。
還有好幾個對台灣的不理解,以後會慢慢說
台灣號稱水果王國,我不理解
台灣號稱美食王國,我也不理解
台灣號稱幸福指數很高,排名世界第三(不丹排名世界第一),我也不理解。
以後會一條一條的請教台灣朋友。
在健保制度很爛的臺灣,補兩顆蛀牙的費用是約12塊人民幣,隨便路邊找一家牙科,排幾分鐘隊就能看。不過別在三更半夜去,診所沒開當然不能看。
在英國、美加,沒預約看不到醫生,急診例外,在臺灣你愛怎麼看就怎麼看,把醫院當菜市場逛都行,當然大醫院的名醫比較難掛到號。
15年前,臺灣換肝健保定額給付約40萬人民幣,病患實際支付住院等必要費用約2.5萬人民幣。
換肝後續的醫藥費,每次大概2300人民幣(從開始的一週回診一次到後來的一個月一次不等),病患實際支付每次約23塊人民幣。
臺灣的健保跟內地的比起來,確實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不給付項目太多,應該全面給付才合理。
kaomotiva wrote:
說了這麼多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所有的醫療費用都是封頂的,換一個角度說,每一個醫院每年所能得到的醫療費用都是固定的,如果你這個醫院給病人花的錢超出了保險公司給你核定的醫療費用指標,那你只能是自己掏錢墊付了,就是說你就要虧本了。
所以台灣人所說的你只需要花一個掛號費,然後就可以隨便看病了,不管花多少錢都給報銷,這怎麼可能呢,有台灣朋友可以出來解釋一下嗎。
你把健保想太複雜了
講白一點健保就是合法的大型老鼠會
健康的人在幫生病的人付錢,年輕人在幫老年人付錢
超出健保範圍的話,會有所謂的自費醫藥材,或是自費的檢查
,住院住太久,超過健保給付日數也會趕你出院
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最新公布的醫療保健指數(Health Care Index)排行榜,台灣以86.71分連續4次獲得冠軍,這也是台灣在該行榜第6度拿下第1名
「Numbeo」每年會統計2次全球醫療保健指數排行,台灣在2016年初、2017年中、2018年中、2019年初及年中皆拿下第1名;而自2015年起,台灣即使未拿下冠軍,也都位列全球前3名。
此次調查,「Numbeo」是依據過去3年來的數據,將醫護人員、軟硬體設備、民眾花費、醫療保健系統等...進行整體評估,台灣在許多部分表現皆相當突出,甚至打敗不少歐美先進國家。
而在本次排名中,除了台灣之外,同樣位於亞洲的南韓、日本分別位居2、3名,中國排在第47名。排名第93名,也是全球吊車尾的則是美洲的委內瑞拉,分數只有39.66分,甚至比伊拉克的表現還要糟。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2002090004/%E5%8F%B0%E7%81%A3%E5%85%A8%E7%90%83%E7%AC%AC1%EF%BC%81%20%E9%86%AB%E7%99%82%E4%BF%9D%E5%81%A5%E6%8C%87%E6%95%B8%E8%A9%95%E6%AF%946%E5%BA%A6%E5%A5%AA%E5%86%A0%E3%80%80%E4%B8%AD%E5%9C%8B%E5%83%85%E6%8E%9247%E5%90%8D
kaomotiva wrote:
現在跟台灣朋友聊一下(恕刪)
補充一下台灣其他人的說法。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台灣最好的大腦都投入醫療界,醫生這個職業在台灣的社會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如果自己出來開診所,很多月入50萬台幣是很基本的。
台灣的私人診所也很多,大型的私人醫療院所也很多,像是長庚醫院就是,這是一家非常賺錢的私人醫院。每天人庭若市。大部分的公立醫院是醫生成長歷練的地方。
台灣的醫療水準跟GDP我是不知道有沒有很大的關聯啦!! 只不過健保制度對醫護人員而言算是一種剝削,薪資確實沒有以前高,但人員素質卻非常高。之後的二代健保的費用,將會讓台灣人支付更多,會從每個月的薪資裡扣除。
再來是醫藥的部分,台灣現在很多藥都是已經沒有專利的學名藥了!!台灣這部分的自製能力還算不錯。如果是新藥,對健保而言自然是比較沉重的負擔。
台灣號稱水果王國,我不理解 ==> 這個確實是沒問題,不太需要懷疑!!你有來過台灣就知道。
台灣號稱美食王國,我也不理解 ==> 這點,我也覺得是不太需要懷疑!!
台灣號稱幸福指數很高,排名世界第三(不丹排名世界第一),我也不理解。 ==> 這個人感受不同,對我來說是習慣了。覺得生活滿便利的就是。也沒有甚麼太多的不好的地方。
自從去過中日韓泰美越後發現,台灣的水果確實不錯!!
就拿我家旁邊的頂好超市來說好了,少部分的水果是進口的,大部分都是在地的水果,像是屏東或是台東高雄等地的水果。光是種類的數量就遠超過東南亞國家的超市,更不用說日本或美國。
再來是台灣的農產品改良技術也是很強,甚至東南亞有些國家也進口台灣的水果,這點讓我去東南亞國家旅行時感到訝異。通常是台灣的水果被改得太甜....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10460
jcatalysis wrote:
台灣號稱水果王國,我不理解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