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黃維幸觀點:一國兩制—就是要「民主」與「威權」和平共處

https://www.storm.mg/article/2139468

黃維幸觀點:一國兩制—就是要「民主」與「威權」和平共處


英文總統在新年(元旦)談話說:「感謝台灣人民給了政府最強大的後盾,台灣人民不可能接受一國兩制。看到香港局勢不斷惡化,政府濫權證明一國兩制破產,也說明民主與威權無法同時存在一個國家。」而且,不只是民進黨如此宣示,國民黨候選人也是信誓旦旦:「絕沒有説過贊成一國兩制」。甚至其他主要政治人物,大都擧天發誓,避之唯恐不及。我認爲:這種言論, 繼續傳播對一國兩制共存精神的誤解;顯示對穩定兩岸關係缺乏務實的判斷;削弱各地中道力量的威信和力量。

一國兩制是和平共處的良方

我們一般討論民主政治,腦中浮現的影像是本於英國民主發展的多數決政治,贏者整碗端去,輸者期待有朝一日成爲多數,也來個唯我獨尊(所謂得到「mandate」)。但是, 幾十年來,部分政治學者發現,多數少數的輪替不是民主的唯一形式。民主的形式,還有各黨各派,民主協商,共存共榮的安排。這種「共存」的民主理論,在過去幾十年來在世界各地,被運用到一些看來沒有希望的族群衝突,不斷努力,勇敢實驗,解決或至少緩和了流血暴力衝突。證明「基督教」與「天主教」;「國協派」和「統一派」世仇可以共存;回教徒和基督徒可以嘗試相處;過去的白人殖民主可以安全生活在絕大多數的舊日黑奴之中。一國兩制是爲了和平共處, 細節容有不同,其精神相符。

族群共存要務實處理

舉個實際的例子:當北愛爾蘭的基督教國協派和天主教的統一派流血鬥爭,
不可開交之時,民主共存理論的鼻主李普哈分析了北愛爾蘭的可能走向大致有六:

一、不管族群衝突,埋頭經濟發展(這也是台灣某候選人 「談統獨太早,應該發展經濟」的鴕鳥心態);二、去殖民化(即英國對族群衝突撒手不管);
三、强行族群融合(某些大陸學者認爲的良方;
四、共存共治,族群共享權力;
五、各自分割獨立;
六、外部强加的控制。

我雖同意他四、共存的建議,但也不認爲他的論述一定詳盡。
不過,就分析而言,顯然一、二、三都沒有針對族群衝突,提供解決的辦法;北愛爾蘭本身内部也辦不到,與台灣問題也相去較遠。
比較對兩岸情勢有關的是:四、共存, 即一國兩制;五、臺獨;六、武統。如果一般的觀察正確, 即台灣絕大多數不同意五和六(急獨急統),剩下的唯一出路是四(和平相處,保持現狀)。
如果是這樣,所有台灣政治檯面上的人物一致拒絕一國兩制,無異反對維持現狀,
只是談空說有,臺語畫隻虎爛。


重複一次:就台灣而言,完全拒絕一國兩制對臺海局勢的穩定沒有好處。從當前及可以預見的環境和局勢,我們能想出比一國兩制和平共處更能穩定局勢的方法?從中國大陸的角度,台灣「維持現狀」就是一國兩制。台灣的所有決策者要是主張大陸的體制無法與台灣現狀共存,大家在忙著維持什麽現狀?或者,已經説過,馬上臺獨或一統?可能嗎?大多數的台灣人民同意嗎?

中道的力量值得珍惜愛護

各地的聲音輿論不是鐵板一塊, 要瞭解和珍惜對方的中道力量。一國兩制不是洪水猛獸;剛好相反,它代表中國大陸中道的見解。

無可諱言,一國兩制有許多必須改進增强的地方。可是,這不代表應該完全否定一國兩制。 即使香港局勢不斷惡化的觀察正確,這最多只能説是:一國兩制的落實不力。説是兩制「破產」,對香港沒有幫助。 如果無論台灣,大陸,或港澳一致認爲:香港式的制度無法與大陸的制度同時存在一個國家。那麽,言下之意,只能一制。
可以想象(也許有人早已認爲):像印度尼赫魯在一夜之間將坦克車開進前葡萄牙殖民地的果阿,
才是香港問題的解決辦法。

台灣領導人這種自我中心,情緒直覺的宣泄,不僅不能說明香港局勢,證明一國兩制無效,反而是助長部分中國大陸輿論對適用一國兩制的不耐與批判的氣勢。「民主」與「威權」無法共存,看似大義凌然。換個角度,同樣的邏輯可以把 「真理」説成:「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無法同時存在一個國家。換句話説,可以沒有什麽一國兩制。 這豈是大家所樂見的一國兩制真正的「破產」?

掙脫意識形態的宰制
德國有一位思想家韋伯曾經有過一句名言:「從事政治最大的罪惡是不能超然」,因爲權力使用的誤差,影響萬千人民的命運。所以,我想還是放下先入爲主的情緒反應,花一點心思研究到底什麽是 (而且可以是)「一國」「兩制」吧!

*作者為律師、教授、哈佛法學博士、前陸委會諮詢委員,本文是此議題大型研究中的一點意見。
2020-01-30 20:19 發佈
通常這樣的人根本沒去過中國

他們還在幻想共產黨會讓他們變成權貴階層

也好 反正等中國人死光就沒有人會舔共了

這是唯一的辦法

為什麼總要活在感傷中? 我们想念家的味道 交通可能早已废掉 想在阳春三月 情真意切 看见你的微笑
要和平共处,请履行香港基本法里面的规定,给香港真普选行政长官和立法会,谢谢
用最近比較夯的WHO來看,一個中國,誰要進去?
現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那不就告訴你有一方就是少了東西不是嗎。
東西少了,心裡就會有了疙瘩,有了疙瘩要大家快樂過日就會難。

要防衛者去跟侵略者和平共處

 

這是啥邏輯?

兩軍對峙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渡大河
hhbcl1414 wrote:
要和平共处,请履行香...(恕刪)

基本法没有寫要真普選...
ho520 wrote:
要防衛者去跟侵略者和(恕刪)


你也可以選擇武士道精神跟共產黨打到底,
支持你去打到底。
這對你很好的,實踐人生夢想,很好的。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DandelionJack wrote:
https://ww...

但是,地緣經濟告訴我們,受市場規模、成長速度、地理距離、語言文化,和路徑依賴制約,台灣經濟出路就是繞不開大陸市場。當RCEP即將啟動、一帶一路次第舖陳時,沒有中國大陸善意對待,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潮流中,勢必邊緣化。台灣人真的都想勒緊褲帶嗎?

(恕刪)


新加坡 是個 好的對比 不是嗎?

台灣,一直以中華民國的憲法 規範自己,白話來說 就是另一個舊中國的憲法,以100年前的中國內戰爲起始點。

對比 新加坡,台灣的整體思維還是很中華,官方語言只有中文,因此繞不出中國。但政治思維又以美日歐為主,因此主流價值跟中國是對立的。

偏偏中國有霸權主義(跟馬來西亞 對待 新加坡 不同),因此 台灣 面對著 虛擬中國的自己 又 被 中國強權 欺壓。 

台灣人 漸漸 走向 心靈上的 自由 與 自我認同。

一個有中華文化的 民主體,憲法改不了,那就繼續自我成熟 強健心態。 
去中華化 換全英文 都不像是台灣的主流意識,
雖然 繼續西化一些 還是對台灣 可能最好的成長方式。

請考慮 不再用老中國的框架來看台灣了。你的文章推廣 有明顯上一代思維 或 現正共產黨的 政治意圖與框架,舊了。 
s927471 wrote:
新加坡 是個 好的對(恕刪)


問題在你還是沒提出台灣要如何面對中共要求談判的解決之道?
台灣的發展不可能不考慮中國大陸的反應,不論是要和還是要戰,
就跟台灣的發展要考慮美國跟日本的想法是一樣的,甚至於連南韓的動向也要考慮在內。

總要有個應對之道吧。
一下很難拿出應對之道,民進黨蔡英文政府拿出個草案或者腹案也是可以的。
民進黨蔡英文政府講得模裡模糊的,等於沒講。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DandelionJack wrote:
你也可以選擇武士道精神跟共產黨打到底,
支持你去打到底。
這對你很好的,實踐人生夢想,很好的。


你應該會去譴責二戰當時那些抗日份子

不跟日本好好擁抱,竟然選擇抗日
兩軍對峙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渡大河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