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台灣有海空絕對優勢
而且中蘇在文革時關係很差
中國共產黨沒有蘇聯支援
蔣介石當時是有能力從台灣出兵百萬國軍
以三民主義為號召
討伐禍國殃民毛匪
復興中華民國
還都南京
勝算是不是很大
zxctwtw wrote:
那時候台灣有海空絕...(恕刪)
估计比较难,因为,虽然当时大陆虽然混乱,但是经济建设仍有很大进步
也就是,文革,主要是高层间的互斗,底层老百姓并没有伤筋动骨
以下是网上找的:
从“文革”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统计数字上看,“文革”时期的经济取得了发展,是明显的事实。关于年平均增长率,1967年至1976年的10年(1966年因经济领域尚未受到“文革”较大影响,故不计入),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9%。具体到各年,动乱最严重的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9.6%,1968年比上年又下降4.2%。其余各年均为正增长。关于阶段发展指标,1976年与1966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9%,社会总产值增长77.4%,国民收入总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53%,关于生产水平,1976年和1966年主要产品产量相比,钢增长33.5%,原煤增长91.7%,原油增长499%,发电量增长146%,农用氮、磷、钾化肥增长117.7%,塑料增长148.2%,棉布增长20.9%,粮食增长33.8%,油料增长61.6%。
中国人,以一个大陆普通人的视角看两岸
zxctwtw wrote:
我一直覺得很奇怪蔣...(恕刪)
这让我想起来“三国演义”,虽然小说中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但是刘备得到了诸葛亮和庞统,但是蜀国仍然被灭了
抛开小说原因,最根本的的是:曹操统治的魏国,开垦农田,兴修水利,经济实力获得很大提升。
而蜀国的诸葛亮的连年北伐,民生怨道,经济下滑,国家之战争,最终是经济实力的PK,所以蜀国被魏国消灭是历史的必然。
这,同样适用于文革。
文革时,虽然大陆批斗的厉害,但是经济仍然取得很大的发展,并没有伤筋动骨到经济不行。
蒋介石如果真的攻打大陆,相信共产党还是能调动人民积极性,进行反抗。
另外,以前看过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虽然那时经常开批斗会,但是,农民并不少干活,经济仍发展
中国人,以一个大陆普通人的视角看两岸
zxctwtw wrote:
那時候台灣有海空絕...(恕刪)
首先。。。
國軍在抗日時。。。
菁英死的差不多了。。。
虛胖。。。
共軍最強的是政戰系統。。。
共軍本身作戰能力不強。。。
不然也不會掃到剩下延安那些老幹部。。。
然後還得靠老蔣的同袍情加蘇聯的調停才免於團滅。。。
我上海一個老哥父母當年就是剩下的那批人。。。
共軍強是強在抗戰後與之結盟的勢力。。。
抗戰勝利後。。。
老蔣頂著盟軍光環。。。
內部派系怕他坐大內亂。。。
蔣系除了與老共跟民盟等對抗外。。。
還要應付內部鬥爭。。。
蔣系外的後來多與共產黨為首的勢力聯手。。。
簡單說就是這樣。。。
當然內裡複雜太多。。。
即便老美硬挺。。。
後期也打不贏。。。
只有文革哪個時間點在老美傾力下有可能。。。
但當時國際大勢與老美的戰略決策就是兩岸分治。。。
聯共抗蘇。。。
島鏈防堵。。。
所以也是不可能。。。

我們中華民族近兩百年來太苦了。。。
戰亂連年。。。
願永不再戰爭。。。
願中華民族再次復興,人民富足康樂,千秋萬代,永世長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