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只對台灣晶片感興趣?金融時報:美國對中國政策大轉彎

福魯哈爾認為,這些動向代表美國對始於歐巴馬政府時期「重返亞洲」戰略的重大轉變,在該戰略下,美國應該將重點放在太平洋和美中關係上,遠離中東及其衝突。

這也象徵川普政府在其第一和第二任期內傳遞的信號出現重大轉變,第一任期說的是:中國是美國最大的敵人,美國必須為冷衝突和潛在熱衝突做好準備。

當然,問題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雖然一些報導暗示,美國,尤其是白宮,認為盟友和國際衝突是困難令人難以應對,但福魯哈爾說,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真相:美國根本沒有足夠軍事能力來保護世界。

https://news.cnyes.com/news/id/6165830
2025-09-25 17:38 發佈
已删文
這下台灣的產能過剩了

~~~~~~~~~~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計劃實施 1:1 晶片生產規則,以抑制對海外的依賴

路透社

September 26, 20251:53 PM GMT+8Updated 1 hour ago

9 月 26 日(路透社)—《華爾街日報》週五報導,美國計劃要求晶片製造商在國內生產其客戶進口量相同的半導體,旨在減少對海外供應的依賴。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的話稱,川普政府將對那些未能長期維持 1:1 比例的公司徵收關稅。

該計劃源於唐納德·川普總統上個月的言論,即在國內製造的科技公司可以避免大約 100% 的半導體關稅 。

此舉與川普振興美國製造業的努力息息相關,促使國際企業加大投資,為美國注入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
《華爾街日報》稱,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向半導體高層提出了這個想法,並告訴他們這對經濟安全可能是必要的。

該報引述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的話說:「美國不能依賴外國進口對我們的國家和經濟安全至關重要的半導體產品。」他補充說,除非正式宣布,否則任何有關政策制定的報道都應被視為推測。

白宮和美國商務部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報導稱,根據該計劃,承諾在美國生產晶片的公司將獲得承諾產量的信貸,允許該公司及其客戶在工廠竣工前免關稅進口,初期還將提供減免以幫助企業提高產能。

(Shivani Tanna 和 Ruchika Khanna 在班加羅爾報導;Kate Mayberry 和 Stephen Coates 編輯)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