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報導,這名學生茱利亞.徐(Julia Xu,譯音)目前就讀俄亥俄州歐柏林學院大學部三年級,她在自拍影片中說,美國保守派評論員柯克(Charlie Kirk)遇刺身亡隔日,老師在課堂上安排5分鐘時間,讓學生討論此事。
茱利亞.徐表示,她是課堂上唯一舉手發言的人,並直言自己「一直認為政治暗殺應該恢復」。她還說,不是所有人都該享有言論自由,有些人應該在公開場合「保持恐懼」。她援引毛澤東「民主專政」理論,主張反動派、帝國主義者和資本家不應享有言論自由,以免「革命成果毀於一旦」。
她提到,當天的課程主題是「中國革命」,相關資料內容包括毛澤東的思想,以及「暴力革命如何解放數百萬人與女性」等討論。
影片發布後,很快被美國自媒體和網友轉傳,引來抨擊,不少人要求政府註銷她的簽證並遣返中國,甚至有人直接向校方舉報,質疑她是否仍適合留在校園。
隨著輿論持續發酵,徐火速刪除影片,並將所有社群帳號轉為不公開,但相關內容已在網路廣泛流傳。
https://tw.nextapple.com/international/20250919/DE22E21D8B3D4290E5D18A84A345546E
Luigi Mangione是誰?轟動全美的「學霸殺手」冷血槍殺美國醫保CEO,卻爆紅成為人民英雄?
天使的臉孔,魔鬼的心腸?也許Luigi Mangione自認有理,但私刑正義絕非英雄之舉...
By Allie Hsieh and Queenie Shih Published: 2025/01/02
美國聯合健康保險公司(UnitedHealthcare)CEO湯普森(Brian Thompson)在曼哈頓飯店外遭槍殺身亡,經過6天的大規模搜捕,兇手曼吉昂(Luigi Mangione)終於遭到逮捕。但當他的照片登上新聞後,卻迅速因高顏值、超強學經歷及家世背景引起熱議,而隨著他的作案動機曝光,網上聲援、支持他無罪釋放的聲音也越來越多,甚至有許多人稱呼他為「現代羅賓漢」、「美國英雄」。
究竟為何美國人民對犯下如此驚世駭俗的殺人案件的兇手,竟將他當成捧上神壇、當成偶像一樣崇拜?這起事件又牽扯出美國社會什麼樣的爭議和內幕?
1. CEO槍殺兇手曼吉昂是「高富帥人生勝利組」?
26歲的曼吉昂出生在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的富裕家庭,他的祖父是知名企業家,家族經營不少養老院和俱樂部。曼吉昂高中時就讀每年學費破百萬新台幣的私立男校,並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還身為畢業生代表在畢業典禮上致詞。後來他就讀於名校賓州大學,取得電腦科學的學士、碩士雙學位,師長同學們都稱他性格開朗、人緣好,連在常春藤盟校時的同學都稱讚他「可能是全校最聰明的人」,不僅家世背景令人羨慕,還擁有超強學歷和高IQ。
2. 犯罪者為何能擁有眾多支持者?
即使歷史上也有不少犯罪者因外表出名,但引起的討論和支持聲量都遠不及曼吉昂。他的個人推特目前也已突破40萬追蹤數,至今仍持續有越來越多人聲援他,有網友還發起募資,想為他募集資金聘請最好的律師打官司,#FreeLuigi(釋放路易吉)的話題也熱度高漲,甚至有人製作他的相關周邊販售,例如印有「CEO獵人」(CEO Hunter)的衣服。前陣子在華盛頓廣場上還有人們身穿曼吉昂躲藏時的裝扮舉行「模仿大賽」,聚集不少支持者以行動聲援他。
除此之外,曼吉昂被逮捕時的照片及影片也在網上瘋傳,他的外表、身材也引發許多人的關注,更有人挖出他以前的照片。而他身穿橘色囚服的照片底下,甚至有人留言表示「沒看過這麼帥的囚犯大頭照」。
與他犯下的罪行相反,曼吉昂在網路上不僅被塑造成偉大的救世主,還因出色的外貌而受到「更寬容的待遇」。一直以來,人們對高顏值殺人魔的迷戀和好奇,以及被完美表象蒙蔽的人性,是否成了邪惡滋長的養分?
3. 犯案前7個月曾音訊全無
據其親友透露,曼吉昂先前因衝浪過程發生意外導致背部受傷,即使手術過後也未能完全康復,因此落下經常性背痛的病根,這也讓他從此性情大變。
案發後網友搜尋他的各大社群網站,發現他曾在書評網站上留下支持以暴力手法解決問題的評論,並在作案前7個月完全銷聲匿跡,連親友也不知道他究竟去了哪裡,他的母親也在11/18向警方通報他失蹤多時。
4. 為何他憤而槍殺保險公司CEO?
令許多人都相當好奇的是,究竟為何擁有大好未來的曼吉昂要自毀前途,當街槍殺一名醫療保險公司CEO?
曼吉昂被逮捕時據說身上帶著一把3D列印的「幽靈槍」和一份手寫宣言,文中強烈批評美國擁有「全世界最昂貴的醫療保健系統」。據警方透露,曼吉昂在文中寫了很多他對美國企業,尤其是對醫療保險產業的不滿。而先前他出席在賓州的聽證會時也激動大喊:「這完全背離現實,是對美國人民智慧的侮辱!」
5. 一起槍殺案,將美國醫療保險問題搬上檯面
「坦白說,這些寄生蟲是自作自受。美國醫療保險系統是全世界最昂貴的,但我們的預期壽命僅排第42名。」曼吉昂的自白書,也引起美國社會上對於醫療保險的討論,許多民眾紛紛對收取暴利卻效率不佳的醫療體制表達強烈的不滿。而警方在案發現場發現刻有「Delay、Deny、Defend」三字的彈殼,這三個詞也呼應了美國人民申請醫療保險時的處境,總是受到一再「拖延」、被「拒絕」,以及人民到處尋求方法卻抗辯無門。
此內容來源為 instagram,該網站能找到相關內容或更多資訊。
在網路上也流傳著這樣一張圖,將曼吉昂槍殺CEO與醫療保險公司拒絕為病人理賠同樣視為「殺人」。當人命在金錢、腐敗的體制和階級差異面前不值一提時,究竟誰該為了這樣的社會陋習負責?
事件發酵後,陸續有人分享自己的親人因遭到保險拒保而喪命的案例,也有許多人透露自己與保險公司周旋、遭到不平等對待的經驗。尤其當他們發現死者CEO年薪高達1020萬美元(約3.3億台幣),但他們每個月都得支付上千元的高額保險金,還得面臨拒賠、拒保的困境中。也許這正是美國人民,對此次曼吉昂槍殺CEO事件有如此瘋狂反應的真正原因。
6. 曼吉昂事件背後的隱憂
雖然曼吉昂的行為再次激起了美國社會對醫療制度的討論,但他以極端的手段不但無法真正解決問題,還要賠上自己的大好前途,同時死者的家人、小孩也成為了無辜受害者。
此外,社會上的極端支持行為也是潛在的風險,眾人將曼吉昂貼上「現代羅賓漢」、「美國英雄」、「蝙蝠俠」標籤,諸如此類造神的行為也可能造成模仿事件出現。因此事發後美國保險業同行人人自危,許多保險公司高層開始花錢聘請維安保護,害怕類似的效仿犯罪事件降臨到自己頭上。
7. 製片商嗅到商機,準備製作、拍攝他的故事
據傳目前已有3部作品將以曼吉昂此次的事件為主題拍攝,第一部是由奧斯卡紀錄片名導艾力士吉伯尼(Alex Gibney)拍攝的紀錄片,劇情將聚焦在探討殺人犯是如何形成的、這起兇殺事件對社會造成的意義以及人們對生死存亡的價值觀;同時也會深入挖掘美國人民對醫療保健及保險公司拒絕賠付的不滿。
艾美獎提名者史帝芬羅伯特摩士(Steven Robert Morse)則將會以不同視角探討事件中的各方人物,包含受害者、家人和嫌疑犯本人的不同立場和觀點,將聚焦在凶殺案裡「道德的複雜性」,並陳述有關美國私有化醫療保險問題的歷史。
電視主持人丹艾布拉姆斯(Dan Abrams)將會主持《調查探索》(Investigation Discovery)1小時的特別節目,深入探討擁有如此優渥財富和背景的年輕人,如何會犯下這樣重大的罪行,以及事件背後的心理問題。
回顧近幾年,在串流平台接連播出幾部改編真實犯罪事件的影集,都在網路上掀起議論,甚至有案件因此重新審判,包括《與殺人魔對話:泰德邦迪訪談錄》、《食人魔達默》、《怪物:梅內德斯弒親兄弟檔》。不知不覺中,大家似乎著迷於那些看起來性感、帥氣的罪犯,他們的外表是否影響社會看待犯罪事件的眼光與公正性?
晉與明夷 wrote:
究竟為何美國人民對犯下如此驚世駭俗的殺人案件的兇手,竟將他當成捧上神壇、當成偶像一樣崇拜?這起事件又牽扯出美國社會什麼樣的爭議和內幕?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9536
在地新聞《Kron4》表示,案發後數日,檢方努力搜索並且開出 6 萬美金(約新台幣 195 萬元)的懸賞高價,兇手曼吉昂(Luigi Mangione)在賓州城鎮阿爾圖納(Altoona)一間麥當勞被人發現,進而報案後遭到逮捕。
接著,一堆美國鄉民紛紛跑去這間麥當勞的 Google 頁面,留下一顆星評價及排山倒海的負面留言,例如:「這間麥當勞有嚴重的老鼠問題(rat problem)」(英文的 rat 除了代表老鼠以外,另一重意義是「抓耙仔」)、「這間店的員工嘴巴太大,講話講不停」(嘴巴大意指口風不緊而去爆料),最終 Google 還得將這些留言給刪除。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