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是中國?「Z世代革命」正在亞洲蔓延!英國《金融時報》:對統治菁英感到沮喪的年輕人,正在推翻他們的政府
國際中心 的故事 • 6 小時 •
已讀取 5 分鐘
2025年9月9日,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爆發大規模抗爭,辛哈杜巴宮(尼泊爾政府各部會和辦公室所在地)被縱火焚燒。(美聯社)
© The Storm Media
英國《金融時報》15日指出一場由「Z世代」發起的革命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亞洲。,繼斯里蘭卡、孟加拉之後,尼泊爾成為最新一個被憤怒青年推翻執政精英的國家。這場始於社群媒體禁令的抗議,迅速演變為對腐敗、裙帶關係和機會不均的全面反抗,最終導致總理下台,並為整個地區的年邁政權敲響了警鐘。
加德滿都之怒:從#NepoKid到總理下台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街頭,如今處處可見革命留下的烙印。人行道上乾涸的血跡被季風末期的雨水沖刷,政客被洗劫一空的官邸內散落著破碎的瓷器,而被縱火的公共建築仍瀰漫著刺鼻的煙味。在上週被燒得焦黑的國會大廈大理石牆上,一句用黑色麥克筆寫下的宣言,精準地概括了此刻的歷史轉折:「從現在起,這裡只會有Z世代青年。腐敗的領導人將被趕出國門。尼泊爾萬歲,Z世代青年萬歲。」
這場被稱為「Z世代的抗議」——泛指1997年至2012年出生的年輕人——最近在尼泊爾爆發。就連身著校服的學生也走上街頭,他們怒吼的對象是他們眼中衰老、貪腐的政治精英。在經歷了兩天致命且具破壞性的抗議後,總理奧利(KP Sharma Oli)上週終於宣布辭職,截至9月12日,警方證實這起抗爭已造成51人死亡、近1400人受傷。
事件的導火線是政府對社群平台下達禁令,但這點燃的是早已存在的不滿情緒。長期以來,民眾對於政客及其家族被視為腐敗的行徑早已忍無可忍。
「我們只是為了反抗腐敗而來,」24歲的法律系學生安賈莉·沙阿(Anjali Shah)親眼目睹了警察用實彈射擊她的同伴。「我們覺得,他們可以在網路上封鎖我們,但我們仍然可以走上街頭,抗議政府,質問我們的稅金去了哪裡?當我們在掙扎求生時,他們憑什麼能用公僕的薪水過著那種奢侈的生活?」
尼泊爾的人口年齡中位數為25歲,明顯低於亞洲平均的32歲,這也使其成為一個日益普遍的區域趨勢縮影:奧利那一代的年邁領導人,與被剝奪權利、充滿抱負卻時常失業的年輕一代發生激烈衝突。年輕人厭倦了陳腐的政治遊戲和機會的匱乏。
亞洲青年革命的骨牌效應
《金融時報》指出,尼泊爾只是最新倒下的一塊骨牌。類似的場景這幾年在亞洲各國不斷上演——
斯里蘭卡(2022年): 在嚴峻的經濟危機中,數萬名以年輕人為主的抗議者湧入商業首都科倫坡,佔領了總統府。時任總統拉賈帕克薩(Gotabaya Rajapaksa),現年76歲,被迫搭乘軍機逃往馬爾地夫。
孟加拉(2024年): 達卡大學的學生領導了一場大規模的群眾起義,最終迫使該國的威權統治者,77歲的哈希娜(Sheikh Hasina)流亡印度。
印尼(2025年8月): 國會議員被爆料為自己批准了每月3000美元的豪宅津貼——這在經濟疲軟時期相當於首都雅加達最低工資的10倍,引發學生走上街頭。73歲的總統普拉伯沃·蘇比安托(Prabowo Subianto)緊急取消了國會特權並解雇財政部長,才得以平息動亂。
《金融時報》分析這些反政府示威的共同點,在於亞洲經濟體根深蒂固的老化統治階層,年輕一代眼睜睜看著經濟成長的果實被精英階層攫取,自己的生活卻未見改善。這些國家的青年失業率和貪腐程度居高不下。儘管每次抗議都有其獨特的背景,但專家們認為它們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繫。
孟加拉和平與安全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沙夫卡特·穆尼爾(Shafqat Munir)分析:「整個地區的Z世代都在向政治領袖發出信號:他們想要改變。這些年輕人對政治領袖的態度,不像老一輩那樣畢恭畢敬」、「今日的Z世代有著非常全球化的視野,他們能看到其他國家發生了什麼。對他們來說,網路不僅是通訊工具,更是能點燃風暴的生命線。」
社群媒體引爆的「尼泊爾政二代」之亂
《金融時報》指出,尼泊爾的「瑪麗安東尼時刻」(Marie-Antoinette moment,源自法國王后瑪麗‧安東妮「沒麵包就吃蛋糕」的傳聞典故,類似「何不食肉糜」之意)恰恰來自社群媒體本身。在禁令頒布前的幾週,Instagram和TikTok上流傳著大量影片,展示了政客子女們的昂貴名車、名牌包和奢華假期,並附上#NepoKid(裙帶小子)和#NepoBabies(裙帶寶寶)等標籤。
這些尼泊爾權貴家族奢華生活的影像,對「國際透明組織」公布年度清廉印象指數排名第107(共180國)、人均年收入僅1400美元的國家(世界銀行數據,僅高於阿富汗)來說,無疑極具煽動性。一則展示尼泊爾高官後代喝香檳的Instagram貼文寫道:「老百姓連鹽巴都買不起,你們卻用金銀盤子吃飯。」
法律系學生沙阿說:「這場運動的起點,就是一個揭露『政二代』的社群媒體趨勢。他們在自己的社群媒體上炫耀奢華生活,而我們卻在為沒有安全的飲用水、沒有工作、沒有機會而掙扎,生活在一個貪腐橫行的國家。」
失落的人口紅利與經濟困境
許多走上加德滿都街頭的抗議者,根本不記得、甚至不知道上一次帶來劇變的2006年抗爭。那場起義結束了尼泊爾長達239年的君主專制。然而,儘管當時喊出建立「新尼泊爾」的承諾,共和時代並未給這個飽受十年內戰創傷的國家帶來穩定。十幾年來,尼泊爾換了十多個政府,政治舞台上來來去去的演員卻始終是那幾位——像是這次倉皇下台的奧利,其實已經四度擔任總理。這讓在改革希望破滅中長大的一代,積累了巨大的挫敗感。
《所有道路通向北方:尼泊爾轉向中國》的作者阿米什·拉吉·穆爾米(Amish Raj Mulmi)指出:「國家對普通公民的關切持續無動於衷,總理和政治精英的行為就像是新的國王,認為沒有人能挑戰他們。這種挫敗感和憤怒,就像在孟加拉、斯里蘭卡和最近的印尼一樣,在本週徹底爆發了。」
根據聯合國數據,南亞和東南亞國家的年輕人口比例普遍較高。例如在2023年,尼泊爾15至24歲的人口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高於全球平均的15.6%。年輕的人口本應是經濟的福音,帶來創新、技術和活力。然而,在亞洲部分地區,所謂的「人口紅利」仍未兌現。
根據尼泊爾外國就業部的估計,現在每年約有70萬尼泊爾人離開國家尋求更好的未來,主要前往富裕的海灣國家,這對一個僅有2900萬人口的國家來說是嚴重的人才流失。世界銀行指出,海外移民匯款一直是尼泊爾經濟增長的「核心」,但「並未轉化為國內的優質就業機會,從而加劇了機會喪失和人才持續外流的惡性循環」。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數據,孟加拉、印尼和尼泊爾超過80%的勞動力從事非正規就業。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2024年斯里蘭卡15至24歲年輕人的失業率約為22%,而尼泊爾則為21%,均高於全球平均水準。
巴黎政治學院的南亞問題專家克里斯托夫·賈夫雷洛(Christophe Jaffrelot)表示:「亞洲部分地區年輕人的不滿,主要源於政權的腐敗和威權特徵,但這也反映了社會經濟的挫敗感。貧富差距在各地都在擴大,超級富豪與受失業影響而陷入貧困的中產階級年輕人之間的鴻溝越來越深。」
革命之後:Z世代掌舵,重建議程啟動
亞洲年輕人目前已經成長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在孟加拉,他們創建了「國民公民黨」,將參加明年的選舉,並承諾若當選將為國家起草一部新的民主憲法;在斯里蘭卡,年輕人的選票2024年將阿努拉·庫馬拉·迪薩納亞克(Anura Kumara Dissanayake)意外推上總統寶座,這位56歲的領導人承諾結束腐敗並取消精英特權;在尼泊爾,Z世代團體的代表們在上週五成功爭取到任命被認為清廉的前首席大法官蘇希拉·卡爾基(Sushila Karki)領導看守政府,以抵禦那些企圖竊取他們革命果實的舊勢力。
在卡爾基的要求下,總統迅速解散了國會,並宣布將於明年三月舉行新的大選。目前,加德滿都的街頭已經恢復平靜。儘管燒毀的汽車殘骸和政府建築的廢墟之間仍設有軍事檢查站,但Z世代運動的領導人之一蘇丹·古隆(Sudan Gurung)表示,年輕人「正在努力重建我們的國家」。
另一位25歲的示威者亞蒂什·奧賈(Yatish Ojha)則說:「Z世代之間的共同點是我們的年齡和不滿。我們走上街頭抗議腐敗,要求政客問責和透明」、「我們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鄰國斯里蘭卡和孟加拉的影響。」不過奧賈也承認,其實「我們從未想過我們能在兩天內推翻整個政治體制」。
ebola01 wrote:
尼泊爾的人口年齡中位數為25歲,明顯低於亞洲平均的32歲,這也使其成為一個日益普遍的區域趨勢縮影:奧利那一代的年邁領導人,與被剝奪權利、充滿抱負卻時常失業的年輕一代發生激烈衝突。年輕人厭倦了陳腐的政治遊戲和機會的匱乏。
亞洲青年革命的骨牌效應
《金融時報》指出,尼泊爾只是最新倒下的一塊骨牌。類似的場景這幾年在亞洲各國不斷上演——
斯里蘭卡(2022年): 在嚴峻的經濟危機中,數萬名以年輕人為主的抗議者湧入商業首都科倫坡,佔領了總統府。時任總統拉賈帕克薩(Gotabaya Rajapaksa),現年76歲,被迫搭乘軍機逃往馬爾地夫。
孟加拉(2024年): 達卡大學的學生領導了一場大規模的群眾起義,最終迫使該國的威權統治者,77歲的哈希娜(Sheikh Hasina)流亡印度。
印尼(2025年8月):
尼泊爾
眾議院:275席議員中,有165席透過單一選區簡單多數決產生,另外110席則透過比例代表制選出。
國民議會:成員由各省議會及地方首長間接選舉產生,總統可提名少數成員。
斯里蘭卡
總統:由公民直接選舉產生,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任期五年。
國會:共225名議員,任期五年,其中196席由各選區選出,另外29席則依比例代表制分配。
孟加拉
總統:為國家元首,由國會選舉產生。
國會:為一院制,共350個議席,其中300席由直選產生,另外50席則保留給女性議員,並根據各政黨在直選中的得票比例分配。
印尼
總統:由公民直接選舉產生,為國家元首和最高行政首長,任期五年,可連任一次。
國會:為兩院制,包括人民代表會議(國會)和地方代表理事會。國會議員及地方代表理事會議員皆為直接民選。
所以還要吹選舉有多牛逼嗎??

內文搜尋
X



























































































